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后悔上大学: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动调适

http://www.sina.com.cn 2006/08/18 11:17  中国青年报

  祝俊初

  一项有877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34.7%的受访者后悔上大学。(《中国青年报》8月14日)对大学,没读向往,读了后悔,若只是个别人感叹,那很正常,但后悔率超过1/3则另当别论。假如,调查样本具群体代表性,按近年大学生毕业规模算,每年全国就有逾百万人加入吃后悔药行列。后悔率如此高,大学教育自然是相当没面子,即便不算失败也谈不上成功

  果然,马上有评论纷至沓来。那么,在这样一条新闻中,什么才是最具价值的“评点”?我看见,拷问大学教育是评论笔锋的主要指向。理念、教改、扩招、收费、质量、就业……被问个不休。这虽然没错,但我认为,检讨的当务之急和建设性角度,并非如此“宏大叙事”,而是人本关怀更直接的“细节触摸”——为大学教育接受者尽可能免于后悔着想。

  统观受访者反馈的意见,后悔的要素依次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4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学费太高,得不偿失”。这些要素,我们毫不陌生,在林林总总的大学教育病相报告中早已指出,不过是借学而后悔者之口再复述一遍。

  当然,新的复述也开启新的思路。比如,在抱怨教而“误人子弟”的同时,后悔者需不需反省学而“不求甚解”?我认为,答案不仅肯定,而且重要。毕竟,“环境压迫”永远存在,不能奢望大学教育完美无缺;毕竟,读了大学不后悔的更多,自己的命运终由自己主宰。

  先看,后悔者何以没学到有用东西?对此,应两面观。教固难辞其咎,学也难言无辜,教有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的问题;学也有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的问题。大学教育,是成年人教育,虽不乏应遵从的硬约束,但并非一切都死板教条、按部就班,其常态是自学色彩浓、自由空间大、自控成分重。显然,你自我把握的好坏,是能否学到有用东西的要因之一。

  再说,毕业后何以找不到工作?就劳动力市场整体而言,这是个伪问题。青春年少、又学富N车的大学生,谋职岂会比少学了三五年者,甚至下岗工人或进城农民还难?只是在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市场这个“圈内”,这才成为真问题。就业,要有与读了4年大学匹配的体面,如场所、工种、岗位、薪酬等。那么,你学富N车的N值到底有多大,就不无干系。

  至于是否得不偿失,更直接取决于你学有所成之虚实。值得强调的是,这还难以算计——在经济上,读大学的花费仅学费类投入很清晰,连机会成本也非常模糊,读大学的收益则更难量化,顶多从薪酬相对水平看个大概。何况,读不读大学的人生得失账,远在经济得失账之外。因此,可以从脱离国民的普遍收入水平上批评大学收费太高,却不可轻言读大学得不偿失。

  这样说不是在为大学辩护,而是说大学教育接受者的知与行,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就算读了大学而后悔的真高达34.7%,也不能100%归咎于“环境压迫”。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动调适。

  专题:大学生为何后悔上大学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