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第22个教师节 > 正文

青春 在奉献中闪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09/06 17:57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

  ——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中北大学校长张文栋教授

  本刊记者 刘俊起

  摘要:介绍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北大学校长张文栋教授求学、从事测试技术研究的经历和取得的主要成绩,指出其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个人不懈努力和团队集体奋斗的结果;总结了他作为中北大学校长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措施和成效。

  关键词:张文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北大学;引信技术;存储测试

  三晋大地,钟灵毓秀。晋中,有一片景色秀丽的校园,她拥有一个很大气的名字:中北大学。正是从这所大学里,走出了一位自信、勤奋、执着的青年学人,他就是44岁的中北大学校长张文栋教授。24年来,张文栋一直在动态测试技术领域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了国家“863”、国防“97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40多个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36个国家重大和重点武器型号,直接经济效益和增收节支总额近9亿元,获国家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7篇)……一串串骄人的数字凝聚着张文栋在国防科技研究道路上的心血与汗水,承载着一个年轻学子努力报国的光荣与梦想。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

  1962年9月,张文栋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勤奋好学的他,16岁就考入太原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并被安排到引信专业学习。那个时候,尽管不少人充满对新生活的向往和探索科学知识、承担社会责任的激情,但多数学生对社会和个人前途仍感到比较迷茫。但张文栋没有把“上个大学,改变身份,谋一份公职”当成自己的目标,没有让大学四年青春虚度,他说:“从太原机械学院时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国防事业。”毕业后,他留在太原机械学院工作。第二年,张文栋又考取了太原机械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兵工测试专家祖静教授,走上了国防科技研究之路。

  张文栋深信,只有那些信念坚定和意志力坚强的人,才能在科学的大道上走稳走远。既然走上了科研这条路,就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艰辛和冷遇,厚积才能薄发。

  1986年硕士毕业后,张文栋又于1992年至1995年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攻读引信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马宝华教授。他在做博士论文前期的半年里,几乎每天在北京图书馆呆10多个小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认真了解所从事学科方向的前沿动态,系统研究飞行体飞行过程中动态参数特点以及总结多年的从事测试技术研究和工程技术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高过载、高温、高压、高转速与狭小空间内瞬态、大量值等动态参数存储测试系统的设计理论。为了验证新理论的正确性,他在以后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奔波于实验室、研究院所和实验基地之间,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工作。虽然在别人看来,多数工作属于重复性的劳动,有些数据甚至可以根据预先设想的结果编写出来,但他认为,科学的东西容不得半点虚假,真理来自实践,只有付出超常的努力,经历无数次失败的考验,才能使自己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并正确地指导于实践。他周围的同志被他忘我工作的精神所感动。一名同在北京理工大学读书的博士生感叹地说:“他太执着了,工作起来很兴奋,吃饭、睡觉什么都不顾,可一到

出租车上三十秒钟就能进入睡眠。”

  终于,2000年,张文栋的博士学位论文从全国数百篇参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对于一名学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项荣誉,更是对自己辛勤耕耘取得成绩的肯定。但他没有在成绩面前飘然于众,每当别人提及此事,他总是很谦虚地说:“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马宝华教授和中北大学祖静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学术奉献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2002年,基于这篇优秀论文的专著《存储测试系统设计理论及其应用》,受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版,2005年该书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在美国出版了英文版。目前这部专著已成为国内存储测试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经典著作。

  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理论,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张文栋没有停止继续求学深造的步伐。博士毕业后,他又于1996~1998年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作博士后研究。为了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张文栋于1998~1999年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传感器与执行器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又到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做客座研究员。在此期间,张文栋还多次前往美、日、英、澳、加、韩、瑞士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由于国外科研、生活条件的优越,很多人出国后留居海外,但张文栋毅然选择了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因为他对祖国,对母校怀着深厚的感情:“我的母校中北大学有着60多年的历史,发展前景很好,在这里我和同事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和平台。我希望在这里能够有所作为,也努力有所作为。”

  二、知耻而后勇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刚刚步入自行研制军事装备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当时测试技术相当落后,通过测试来解决对武器系统精度的确认,在我国兵器技术领域还是一个难题;对民用精密机械的测压、测速更是一片空白。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武器装备和民用精密机械的研制工作。国家决定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难题,太原机械学院成了当时承担该项工作的少数几个大学和科研机构之一。但面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要取得一点点突破都困难重重。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大学毕业后的张文栋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艰辛的测试技术研究之路。80年代末,张文栋参与“七五”重点科研课题“电子测压蛋”的研究时,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当时课题组成员遍查国内外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却找不到一种可资借鉴的技术方案,很多研究都无功而返,不少课题组成员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国外一些从事测试技术研究的权威机构更是断言,这种研究虽然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探索,但就中国的技术实力和研究手段而言,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言外之意是: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不行,中国人不行。张文栋不服:外国人认为我们做不到,我们偏要做到。但同时,他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也觉得压力很大:“作为国防重大项目关键技术的研究者和探路人,如果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失去的将不仅是我个人的脸面。”正当这时,他的妻子意外地得了肾病综合症,病情严重,急需他的照顾。张文栋左思右想,最终在国与家之间选择了前者。他咬紧牙关,在接下来的半年多时间里,吃住几乎全在实验室,饿了,泡方便面充饥;困了,在沙发上小憩。终于,1991年6月,“电子测压蛋”随弹测试。当电脑屏幕上显示出那条清晰而又陌生的压力曲线时,在场的很多同志流下了欣喜与激动的泪水,甚至失声痛哭。正是凭着为学校争气、为祖国争光的信念,祖静、张文栋和他们的团队从荆棘中闯出了一条蹊径,为中国在测试技术领域争得了一席之地。

  “电子测压蛋”的诞生,为我国火炮膛压测试标准由使用了100多年的铜柱(铜球)法向电测法过渡提供了技术手段,解决了瞬态高温(3000°C)、高压(800MPa)等恶劣环境下的测试难题,为提高我国火炮系统安全和射击精度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我国在存储测试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项成果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山西省高校国家发明奖零的突破。现在,电子测压蛋已成为我国火炮研制与验收的必备手段。随后,张文栋又在导师祖静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完善他们开创的测试理论,立足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发明了“弹载全弹道动态参数快速存储测试装置”,实现了火炮弹丸一弹三环境(膛内发射、弹道飞行、终点侵彻)动态参数的弹载存储测试,为炮弹、火箭弹等提供了系列弹载全弹道动态数据测试系统。这项技术于1995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兵器等领域,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末,各种尖端武器的研制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测试技术及仪器提出了性能、精度和微型化等各种苛刻的要求。研究的需要迫使张文栋进入了一个对他来说全新的领域:微米纳米技术。为了获取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与信息,他先后去美国、日本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但由于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他身份的特殊性,他虽然可以利用对方的实验室,但对方的关键技术对他却是大门紧闭。外国人的傲慢和冷漠深深刺痛了张文栋,他意识到,他之所以被人家瞧不起,是因为祖国的落后,是因为人家怀疑他在学术上的潜质。“知耻而后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口气。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克服了语言障碍,并在研究的中期就啃下了一块块在外国人看来难啃的“硬骨头”。某项技术,外国人已经攻关多年,研究者也换了好几拨,最终在张文栋手中实现了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刊物上。就这样,他赢得了与外国同行平等交流的机会,赢得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学者应得的信任和尊严。

  2003年10月,承载着国人数千年飞天梦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安全返回,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张文栋也感到无比自豪。他与课题组合作研制的“新型三轴加速度惯性传感器与实时数据压缩储存动态测试系统”,运用于“神五”的发射并取得了成功,对飞船逃逸的动态数据进行了准确的存储测试。这项技术是将微米纳米技术和动态测试技术成功运用于国防领域和航天技术的结果,解决了15万g高过载、无线电“黑障区”等恶劣条件下武器系统冲击、振动、温度、压力、工作状况等动态数据测试难题,可用于飞船逃逸、星箭分离、战略导弹再入、潜射导弹出水等测试以及反机库、反跑道、反航母等攻击多层硬目标弹药的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巨大。2003年,这项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此外,通过开展微型温度、压力、加速度复合传感器及其集成测量系统,导弹遥测匹配装置自动检测系统,抗高过载数据记录设备,炮射导弹测试技术,电爆元件测试仪等项目研究,张文栋解决了微体积微功耗条件下多参数集成化测量、战略导弹全系统技术阵地自动测试、新型反坦克导弹工作状况全飞行过程存储测试及危险火工品安全自动检测等技术难题,并因此获得了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成绩与荣誉的背后是艰辛和汗水。为了攻克一道难关,他和课题组的同志反复研究、认真辨析;为了拿下一个项目,他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凭借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张文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绩。

  三、科技创新,依靠团队

  2006年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默默耕耘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然而,信息总量的飞速增长和知识的高度专门化决定了仅靠一个个科技工作者自身的奋斗是不够的,重大的科技攻关项目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建设一大批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成为当务之急。

  张文栋对团队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有深刻体会。他指出,形成创新科研团队是开展重大科研活动的基础。他的多数科研成果都是团队集体奋斗的结晶。2004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张文栋把荣誉归功于同事:“如果没有祖静教授的开创和课题组成员的辛勤耕耘,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张文栋自己对科研事业的孜孜追求和无私奉献,以人为本、宽广博大的胸怀,吸引了一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山西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在内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团结在他的身边,形成了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

  张文栋深知,要想团结一支科研队伍,首先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除了在工作上身体力行,他在待遇上总是比别人少拿一份,面对荣誉也更多地考虑年轻同志。他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团队的每一个成员。

  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特别是年轻同志的潜力与积极性,他十分注重为年轻人搭建创新的平台,帮助年轻同志选择发展方向,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在项目管理上,他坚持放手使用的原则,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够独当一面,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年轻人既受到了科研的锤炼,增长了学识,掌握了技能,又培养了自己承担更大项目的能力。

  有榜样的作用,有优厚的待遇,有宽广的发展空间,大家的工作热情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就这样,张文栋用他自身的表率作用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了一支奋发进取、成绩斐然的创新团队。“八五”以来,张文栋所在的国防重点实验室已经完成了近百项国家“863”、国防“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研制的测试系统数十次为我国新型航天器、导弹、运载火箭、宇宙飞船、卫星等提供了准确的测试和计量,为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新型武器研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这个实验室已拥有一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围绕学科的4个方向,分别培养起一支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实验室有20多人担当着各个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而且多是年轻人。这支业务能力强、年轻肯干的学术队伍已被山西省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创新团队”。

  四、抓住机遇,大胆改革

  2000年10月,年仅38岁的张文栋被任命为华北工学院(现中北大学)院长。对他来说,这是事业上的一个不小的转折。虽然在管理学校方面经验欠缺,但他相信,只要能够调动大家的智慧,凝聚集体的力量,学校的事情就不愁办不好。当时,正处于世纪之交,全国上下都在勾画“十五”蓝图,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面临着一次大好机遇。张文栋和他们那一届领导班子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将学校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当时的华北工学院虽然经过60多年的积累,但办学规模较小,在很多方面与国内名校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是大胆地探索,还是稳妥地摸索?学校组织了一场办学思想和发展思路的大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的结果,他们提出了“基建先行、规模渐上”的战略抉择,从此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五年来,学校通过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投入了8亿多元人民币用于基本建设,新增各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校园面积超过了3000亩,等于在2000年的基础上扩建了一个新的校园。从2001年开始,学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到2005年9月,在校生数超过3万人,成为山西省规模最大的高校。

  发展的动力来自改革,而改革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怎样既能调动大家改革的积极性又能维护和实现大家的根本利益?张文栋确定了两条思路:一方面,把

蛋糕做大,把事业做强。通过出台政策,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扶持骨干团队,重奖做出成绩的团队和人员,促进学校科研工作提高层次和水平。2004年,学校科研经费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承担的国家“863”、国防“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数量超过了历年来的总和。2005年全校科研经费更是达到1.2亿元并且有一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以来,学校每年都会涌现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模甚至全国劳模。科研上来了,反过来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的开展。从2000年到2005年,学校增加了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20多个硕士点,而且新上了1个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以及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按照教管相融、教学相长、以管辅教的办学思路,学校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目标,在山西省率先推行了弹性学分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育,使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主动申请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以迎评促建设,规范了教学管理,加强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一致认可,被评为 “优秀”,并在全国评估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提高教师待遇,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张文栋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也贯彻了 “以人为本”的思想。他指出,高校是办学机构,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因此高校里倡导以人为本首先要做到以教师为本。他担任华北工学院院长之初,教师的平均年收入不足1.5万元,许多教师家庭生活相当拮据,“布衣寒食,出行挤公车,消费紧算计”。在张文栋看来,高校教师的形象不应该是这个样子,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满脑子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理所应当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教师收入的难度可想而知。2001年,学校实行岗位津贴制度,他与学校领导班子经过慎重考虑,实行津贴制度不与职称挂钩而与业绩和贡献挂钩的制度,并且向教师岗位倾斜,同级行政岗位的津贴标准比同级教师岗位的津贴低半格。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他也充分考虑到要兼顾公平。“发展和改革,人人有责;实惠和收益,大家共享” 。通过召集座谈会与大家促膝谈心,让大家理解并支持学校以教师为本的津贴制度;通过学校的发展,蛋糕做大了,每个人就可以分得更大的一份。学校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师生的居住环境,提高了不少教师的科研收益,而且大幅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收入水平。随着教学酬金、岗位津贴标准的逐年提高以及1~3级教师

购车补贴制度的实施,2005年,中北大学教师人均年收入达到4.5万元,其中教授人均9.4万元。过去人才流失的现象得到彻底改观,师资队伍建设与科研梯队建设呈现出喜人势头。几年间,通过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引进和培养高学历教师400多人,吸引了10多位留学归国博士来校发展,还聘任了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到校兼职,师资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创新团队。教职工得到了实惠,反过来也增强了投身教学科研和参与学校改革建设的积极性,学校整体改革与发展事业蒸蒸日上,充满生机。

  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张文栋带来了一项项荣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现在,张文栋身为中北大学校长、“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首席教授和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指导着27名博、硕士研究生,另有电子测试技术与国家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西省动态测试 技 术-省 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美国IEEE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等众多兼职,同时还承担着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防“973”项目。为了“不断地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张文栋几乎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长期超强的工作负荷使他血压偏高,但他却不愿意放慢一点工作节奏,因为在他的心中,装着自己的信念、理想和追求:青春,应该在奉献中闪光。

  (责任编辑 周玉清)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