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学士后”们变得敏感甚至自卑

http://www.sina.com.cn 2006/09/19 10:34  中国青年报

  “学士后”们对未来充满期望的同时,也变得敏感甚至自卑

  “精力和‘经’力都不充沛,还面临着父母家人的期望和心理压力,有时候,我们都觉得被压得透不过气来。”赵宏伟一语道出表面轻松的“学士后生活”背后隐藏的辛酸。前不久,赵宏伟与几个一同奋战的“学士后”粗略算了算,发现每人一年的考研成本至少一万多元,几个大男子汉一下子陷入了沉默,“要是再考不上,真对不起父母这些血汗钱。”

  本科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赵宏伟,为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已租房奋战了一年,结果功亏一篑,在复试中被刷,他下狠心要再试一次。但如今,他发觉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尤其是经济压力。

  “本想着第二年考研可以省点书费,没想到考试大纲一下来,书目变了5本,又要买。”赵宏伟给笔者算了笔账,一本《文史要览》68元,《传播学史》42元,几本书买下来就花了近300元,还有上

新东方学校的考研英语班,28个课时400元,再加上每月500元的房租。赵宏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本还想再从学长那买点内部复印资料,一问,一份200多元,买了就没钱吃饭了,只好算了。

  深深体会了“学士后”艰辛的赵宏伟说,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成为“学士后一族”,这需要不错的经济条件和相对宽松的备考环境。

  “3年时间,简直就是破釜沉舟。”曾经是江西某市文科

状元的郑露露说起当年的考研经历还是心有余悸,高考一帆风顺的她在考研上屡屡受挫,第三年才成功,“第一年总分过了,专业课差2分,第二年专业课全过了,总分差2分,命运简直捉弄人。3年之内,心理不断受到打磨,磨得都不像自己了。经济、家庭、感情三重因素,压得人窒息。”

  眼前25岁的郑露露,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憔悴很多。“我23岁本科毕业,直到现在没工作,没收入,毕业后都是27岁的‘老大人’了,年龄和经济状况不相称,像个穿着米老鼠童装的成年人。”郑露露觉得,自己考研和读研期间都吃着父母的,就像个无业游民,心里承受不了。

  “啥都别干,就安心复习,明年怎么说也要考上个研究生。”一毕业,许容就接到父亲这个命令,从小她就被父亲管得很严,考研也是父亲帮她拿的主意。许容现在在学校外租房复习,在城市另一头工作的父亲三天两头地来看她,给她送零花钱并带来吃的,当然,也借机来督促许容读书。许容说,爸爸的软硬兼施让自己毫无办法,但是,时间久了,她觉得心里更浮躁起来。

  “很想认真复习,父母对我期望那么高,但常常看不进去。”许容感到,今年考研与去年的感觉和环境截然不同,以前能与室友一起去图书馆占座,回来还能一起聊天休息,现在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她说自己自制力不好,总觉得动力不足。

  笔者注意到,无论来自外界还是内心,“学士后”们承担的期望值都很高,眼看着昔日同窗纷纷工作甚至涨工资,自己却要依赖父母不能自立,很多人信心受到打击,一面成功欲特别强,一面变得敏感甚至自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