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大代表洪可柱: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性不公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5:37 新浪考试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和新浪主持人合影 主持人:您觉得为了改变现在教育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状,除了咱们现在已经决定要做的提高助学金和奖学金这块之外,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洪可柱:我个人这么看,恐怕教育公平,现在应该说教育的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办教育,应该是主导者,他应该说要履行这种责任和义务,怎么样使我们的教育体现一种公共性和公益性,那一句话,就是说他要加大投入,而且这个加大投入在政策的配制上应该叫做资源配制的均衡化,尽量做到均衡化,这是一个事,不能够不均衡,不均衡就是不公平,你如果把我们高等教育的钱都投到北京和上海,其他地区都不投你说公平吗?对上海和北京公平,但对绝大部分人来讲是不公平的,这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教育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这个和谐和科学发展来讲,我认为这种公平的资源配制是最基础的东西。 第二个是机会公平,受教育者的机会公平问题,现在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不公平的。应该说现在我们招生录取的投放,不是一个均衡化的投放,主要的集中在中心城市,发达地区,特别是北京和上海,而且调查的事实也是这样,应该说在这些中心城市我认为在机会这个均等的问题上,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中心城市投放过多,其它城市其它地区投放过少,这从客观上来讲就剥夺了那些地区广大的青年学生,他能够到高等学校接受深造这种机会,就是机会上极大的不公平。 两条,一条就是资源配置的均衡问题,一条就是上学的机会均等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说教育的公平是无从谈起的。当然现在基础问题,关于教育资源的投入,政府的财政投入,政府履行着一种公益性和公共性投入的责任和义务来讲在不断加强之中,而且现在也表示在不长的将来,我们国家在教育投入要达到4%以上,这样会对于均衡性投入情况之下,对各地来讲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改进,对教育公平的发展来讲也有很大的促进。但是对于教育机会的均等问题,我认为尽管说现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根本性的这种差距没有改变,而且根本性的一些政策没有改变。 主持人:您提到机会公平的这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在我们网友里面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 网友:重点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名额差别太大了!招生名额总是向一些发达地区尤其是重点高校所在地区的投放。 洪可柱:是这样的,前几年表现得非常强烈,我根据一些调查资料做了一些计算,以中部地区长江流域的一些省份,像江苏、安徽、湖北、四川这几个省的情况,包括像我们湖北还算是教育,基础教育的一种大省,他们的一些青年学者上高等教育,或者说特别是重点的一些高等院校,这么一个教育的机会只是北京或者上海的二十五分之一,这种差距实在太大,这种不公平的状况也实在太大了。这种机会的不公平,从现实的意义上来讲的确等于剥夺了这些地区,以这些地区为代表广大地区的学生们他们上学之路,他们受高等教育,特别是受一些名校能够更好培养的这种机遇和机会。 主持人:您指的25倍的机率是说,比如有一个学生,如果他在北京高考的话,那么他上重点高校的机率就比在四川高考要大了25倍? 洪可柱:对,他的机会就大了25倍。 主持人:现在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去改变这样一个现状,您觉得怎么样的方法会比较合适呢? 洪可柱:现在我们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间给学校一个自主权,教育部在体制改革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个牵涉到另外的问题,我们今天来不及交流。实际上要解决中国教育的公平问题,发展问题,有一条,现在教育部也力图在调整,在改革,在调整和改革中间非常重要的就是给高等学校有一定的自主权,其中一个就是招生自主权,这种招生自主权中间就是高等院校自己提出来,根据国家的导向来规划每年高校招生中间招生的名额分配问题,提出分省投放的名额问题,然后报到教育部,教育部就加以审核汇总,然后就下到各个省市。这里面关键就在于各个高校了。各个高校能不能够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就显得很重要。因为既然说我们是国家办的大学,公立大学高校,以全社会纳税人的钱来办的一种高校,他就应该能够体现公益性的问题,公平性的问题,就是说使大家都具有一种机会,都具有一个平等机会来上大学深造。这里有个大前提,就是说社会发展到今天,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基本上是相当的,极个别的天才是极为个别的,关键在于开放和培养问题,如果这个大前提不接受,那当然无法来说这个机会的均等了。现在恰恰就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问题,我认为一些名校就认为他们把名校过多的投放到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学生的素质水平,智力水平要比其他地区高,所以放在那里似乎有理,这种观念到现在为止我认为依然是一种主导思想,在这个主导思想的背后我认为还有一种经济的原因,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原因,也就是把市场,或者说把商场化的一个东西也反映到在教育问题上来了。关键在那里就是这些名校所在的地区可能地方政府给他一些资助,他们又接受了地方的捐助,除了国家的,所以就叫做投桃报李,给他们一种更多的倾斜,就从这个背后原因来讲也认为是合适的,合理的,这两大原因具有综合作用,我认为在高校,应该说高校的权利不断增大的过程中间,自主权不断增大过程中间,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我认为这个机会公平是谈不上的,一个是认识问题,一个是利益的原则,扭曲了教育公平问题,我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地方比如说名校所在的地方城市,给高校一定的资助,我说这是天经地义应该做的事情。这些中心城市之所以有今天,是全国人民支援这些城市的结果,如果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甚至做出奉献,那么这些城市一天都活不下去。所以现在中央提出来叫做“城市支援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应该说这个意识我认为恐怕名校,包括名校所在的这些地方政府应该很好的贯彻。 主持人:现在也有一些网友向您提出来他的观点。我觉得这位网友也许是一个重点城市的市民。 网友:知名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给了很多投入,在招生名额上适当的做一些倾斜应该也是合理的。而且,大学扩招其实很多是招的走读生,比如说他不需要占用学校过多的资源。 洪可柱:首先说一下,这些地方的资源投入捐助,我首先说了它的捐款捐助从名以上来讲是地方财政的投入,从更深的经济关系来看,我认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支持,如果没有全国人民对上海、北京的支持,北京有今天吗?上海有今天吗?这是非常明确的。实际上通过北京这种形式是全国人民的贡献,这是一个事情。 第二个,当然我们认为我们是实事求是的,北京、上海确实在教育的资金投入方面做出了很多工作,这是应该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给这些地区的人民一定的照顾我认为是可行的,大家也应该可接受的。而现在谈的不是这么一定的倾斜,而是一个质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差距,是几倍的差距,这是不能接受的,这就是严重剥夺了其他地区。 第三个问题,刚才这位网友提出来招的主要的走读生,但是有一条,教育最大的资源不是基础设施,而是教师资源。招生名额你增加了,其他人就减少了,这种状况之下我说应该这么来看问题,不是说光在学校睡觉的问题,那是很小很小的一个问题了。 主持人:谢谢洪老师,根据我的了解中国其实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尝试使用您刚才提到的,按照各省人口比例进行名额分配招生,比如像中国政法大学他们已经有一些尝试了,您对他的操作,还有一些效果您有怎么样的评价? 洪可柱::关于教育不公平问题,特别是机会不公平问题,比较长时间以来是社会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但是社会民众广大人民对这个呼声要求非常强烈,应该说是非常强烈的,教育不公平成为我们社会三大焦点问题之一。在历次的两会上面也应该说做了非常强烈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个别的一些学校或者一些名校,就开始了解人民的要求,在这种状况之下,应该说迈开了一个重要的步伐,其中以中国政法大学在去年招生中,打破了过去高等入学这种招生名额,向强市地区中心发达地区倾斜的做法,以各省人口比例为主的这么一种投放。 我对这个做法的看法,第一,我认为他这是一种破冰的举措,是往教育机会公平方面做出一种很重大的突破。另一个方面,我也认为光是这么个做法可能还显得简单了一些,应该说这里面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不单单是人口比例问题,因为在其他地区相应来讲,人口可能非常大,但是教育的资源配置问题在那些地区过去是比较少的,教育的投入比较少,所以人口多是一个事实,但是能够上到高中这种比例可能就比较低,跟发达地区、中心地区,在校的高中毕业生以人口的比例来讲可能就低的多,光按人口比例来分配招生名额,那么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可能就存在一种新的不公平,那就是说那些地区,广大其他地区的毕业生,他上大学的机会也可能返过来就大大多于中心城市发达城市毕业生的机会。这可能会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所以我认为第一,随着我们义务教育逐渐的均衡化,按照比例投放应该说逐渐增加。第二个,应该按照在校生的比例,另外一个还要考虑到历史的因素,刚才像网友讲的北京、上海在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它的稳定,它的发展对我们整个国家社会发展的作用,所以也应该给予一定的照顾。另外对于个别有天赋的人在招生中间的确应该给予另外一种照顾问题,除了这个以外,还应该给边疆地区、特殊地区的照顾。除了这个以外,我认为为了发展我们高等教育体现一种公平,考试应该改革,我认为考试在目前这种阶段,在教育提供的资源和社会的需要,还是存在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考试是不可能取消的,在目前的阶段不可能取消,但是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还需要进行改革,这是应该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考试的结果或者考试考核的结果也应该在公平的投放名额中间,就是招生的名额中间,要有一定的幅度来加以考虑,从高就低,一种新的考试办法,他所出来的结果就应该从高到低有一定的比例进行录用。在这么一个情况之下,我觉得高等教育招生公平问题就可能比较合理一些,或者说往公平方面的取向就能够走出一种踏实之路。 主持人:您刚才提了几点咱们可以改进公平的一些方法,您有没有觉得我们可以树立一些什么样的指标,或者说我们在看这个事情它是否已经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我们有哪几点可以考量? 洪可柱:我认为几个指标,应该说树立几个方面考虑的指标和比例是应该的,比如人口的比例,在校高中毕业生的比例,照顾历史,实质投放录取学生的数额的比例,以及高考的改革,高考改革之后按分数,按从高到低进行录取的比例,以及高等学校为了能够自主的发现一些、培养一些具有特殊天才的,和照顾一些特别需要照顾一些地区的给予一定比例,建立这么一个比较规范的比例,然后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间不断地调整这个比例的权重,逐渐逐渐达到统一,逐渐逐渐往更加合适的方向发展,我认为这是目前教育部特别是各个高等学校要研究的问题。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