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学子做客新浪谈人大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12:14   新浪教育

  2007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华诞。七十年风雨沧桑,七十载磨砺奋进。70周年校庆既是展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发展成就的重要时机,也是迈向新进程开创新辉煌的重要机遇。新浪教育频道邀请康奈尔大学校董叶茂、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李林、人大校团委青年人大报社社长周慧于2007年10月25日10:30—11:15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通过人民大学在校学生与人民大学走出校门、留学海外的优秀毕业生的连线对话,展示出人大学子的精神状态,进而体现人民大学的校风校貌。以下为访谈实录。

  视频:人民大学学子做客新浪谈人大精神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学子做客新浪谈人大精神
访谈现场两位嘉宾在就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网友上午好,这里是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年的11月1号是人民大学创立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人民大学培养了大量的莘莘学子,我们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三位学子,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里有两位人民学子,同时还有一位是在大洋的彼岸美国康奈尔大学在读博士,现在我就介绍一下三位,首先第一位就是在大洋彼岸电话另一头的这一位,他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康奈尔大学在读博士,去年6月被当选为该校校董,为康奈尔大学建校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叶茂,你好叶茂。

  叶茂: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现在听到的声音就是来自于叶茂,叶茂通过电话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来。另外一位是坐在我旁边的这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4级本科生在读,现为校团委《青年人大》报社社长,新闻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前新闻学院学生会主席周慧,欢迎周慧。

  周慧: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在周慧旁边的这位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读博士,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共青团北京市十二大代表,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第十届代表大会代表李林,欢迎李林。

  李林: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可能咱们三位通过我介绍他们的头衔,大家都已经听出来了,真的是非常优秀的三位学子,可以说也是人大的骄傲。那么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关于三位当初是怎么进的人大,我想请咱们大洋彼岸的叶茂先来说一下。

  叶茂:当时因为我学的金融学专业。

  主持人:您选择人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叶茂:主要是几个原因,第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我对宏观的经济调控比较感兴趣,一个是我们国家的首都,第二个就是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有老一辈的黄达老师等等老师,都是在金融业非常有名望的老师,所以这就是我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的原因。

  主持人:所以说你的选择也是非常正确,我们再了解一下我们现场的两位。

  周慧:我今年也是大四,其实回想起来四年前,当时其实我在高中的时候,从小对新闻就比较感兴趣,所以说尤其是作为人民大学来讲,它的新闻专业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当时也就基于这样的原因吧,就觉得对新闻很感兴趣,所以我一定要进到最好的新闻专业里面去学习,所以就非常慎重地在我们高考志愿上面,第一志愿就填的人大新闻,后来就是非常幸运了,进来了。

  主持人:进来以后感觉怎么样?

  周慧:我觉得这四年对我来讲收获很大,我通过这四年的变化,在人民大学里面完成了一个蜕变,可能刚刚进校的时候自己对世界觉得都是新鲜的,但是自己对各方面可能会不成熟,或者是不是很懂事的那种小朋友,然后进到学校里面。经过这四年的锻炼,不管是学校里面的老师,因为像新闻学院还是有很多国内知名的一些老师,通过他们的一些教育,同时自己在新闻专业方面也会有一些相应的实践锻炼,所以我到了大四以后已经是相对大一那个时候相对成熟了,而且我学到了非常多的新闻的专业知识,得到了非常多的新闻实践,也算朝自己的理想一步步迈进吧。

  主持人:李林呢?

  李林:我当年考硕士的时候从中国海洋大学考到人民大学,自己选择有这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名校,第二是名师,名校因为咱们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并逐步发展的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所以说这个学校有自己非常悠久的革命传统和历史传统,非常深厚的政治文化积淀,所以这方面是我非常喜欢的。第二个,因为我是从本科开始一直都学习企业管理的,企业管理来说因为人民大学在1950年建校的时候只有八大系,中间一大系就是工业经济系,就是现在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前身,就是我的专业前身,所以我学的这个专业在全国是最好的。最后一方面是名师,因为我本科的时候特别想往,特别崇拜我现在自己的导师,本科的时候曾经非常有幸近距离有过听讲座的机会,对他的风采一直非常神往,后来拼尽全力,选择的时候要选人大也就是这个原因。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看来三位都是对人大之前都抱着很大的向往进来的,其实人大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学校。叶茂你在线吗?

  叶茂:在。

  主持人:是这样,我听周慧说您在康奈尔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孔子,而且这个发表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你当时是怎么说的?

  叶茂:当时因为是总部来了有七千个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当时需要跟他们介绍我们康奈尔大学的校训,当时有这么一个情况,当时翻译成中文比较难,我就突然觉得这就是孔子的两句话,一个叫有教无类,叫做因材施教,就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说保证所有人都能够上学,而且所有人都能够学到他喜欢的学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然后后来主要重点在后面,我后来跟他们同学讲,我后来就意识到文化的精髓,就是东方文化,包括我们的国学和西方这些国际化的东西是相通的,所以说你理解了中国的文化就有助于理解美国的文化,理解美国的文化就有助于理解中国的文化,所以我建议他们多多学习像孔夫子这些东西都要了解。当时写完之后学校建议全文刊发,当时没有题目,我当时想到北京的奥运会,就叫做“同一所大学,同一个梦想”。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个题目来自于北京奥运会的口号?

  叶茂:对,因为我们在人大的时候就搞人文奥运,我觉得这种东西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只要能用一种适当的方式让其他的民族的人理解,他们就能理解这个精髓,后来很多家长也有各方面的给我发信,说孔夫子说得太正确了。

  主持人:你当时想到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吗?

  叶茂:我可以想像的,因为当时开学典礼的稿子要审好几次,因为防止开学典礼除了我讲以外还有校长要讲,防止我跟校长讲的有冲突,这样信息量就变少了,之前我们就讨论过。后来我们学校副校长说,你讲你民族的文化,这个肯定跟别人是不会雷同的,因为这是你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你用一种可以让美国人理解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是你的长处。其实这涉及到民族化和国际化的问题,这个才是你真正能为国际化做出的贡献。

  主持人:准备这篇稿子你是费了很多心思?

  叶茂:对,我费了很多心思,而且中间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因为中间论文要写一段时间,后来我又要访问印度,中间就没稿子,主要的时间是在中国渡过的,中间交谈的,包括给我提建议的都是我们人大的,得到了我们人大同学还有老师的支持,包括怎么样去写这个稿子,最后回去的时候,到开讲的话大概也就只有七天了,但是当时拿去之后给我们学校专门培训国际学生语言的那一个教授看了之后,他说你这个初稿就已经非常非常好了,其实每个人的心离世界一流大学都不是很远。

  主持人:你这篇发言稿里面内容是涉及孔子和中国国学的,我们特别想知道您涉及的中国传统内容跟您在人大所接受的教育或者你的学历背景之间会有一个联系吗?

  叶茂:我觉得有很大联系,而且人大不仅强调国学,人大也强调国际化,我们副校长就说要在中外两个文化平台上能够漫游的人才才是真正重要的。其实作为我们留学生来说,真正能够做出贡献的不仅是学习西方的技术,而是了解两国的文化,当然我离这个还很远,但是我还在努力,这样才能够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包括国学我们是不能放弃的,包括国际化我们也需要做的,关键问题是怎么样能够把这两者融通起来,这才是我的优势所在,包括我和我的校董同事,我们经常会用他们理解的方式解释给他们听,包括咱们国家很多大事情,包括奥运会,他们都会非常感兴趣,所以本土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的根,另外需要国际化的理念把我们本土的文化以一种他们能理解的最好的方式介绍给他们。

  主持人:叶茂,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你在人大念书的这几年,可以说是它让你对文化的理解有一个新的看法或者新的理解,或者说人大重新塑造了你对文化的看法?

  叶茂:我觉得是这样的,我觉得我基本的理念都是在那儿形成的,我非常诧异于我在人大学习的理念能够感动大洋彼岸另外一国的学生,包括有些问题比较难了,我跟他们说要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很多美国同学不太了解,后来了解了,觉得很有意思,包括当时说人大面临一些挑战,但是这些挑战我在人大观察之后,发现在世界一流大学,包括怎么样教育学生,这个即使在康奈尔也是有很多挑战的,我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就是从人大带到了康奈尔,所以当时竞选的时候我提出了更好的教学,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排名,就是说包括中间很多问题都是基于我对国内高等教育的观察和思想,这些理念被我带到了国外,我非常诧异,其实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和挑战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主持人:对,那你觉得这些理念当中给你影响最大的一个理念是哪个呢?

  叶茂:我觉得最大的一个理念是这样子的,我基本那时候对很多事情都不是太了解,我当时很多老师不仅是教我的课程,而且花了很多时间在精神上引导我,我非常诧异,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这种精神上的引导对我有多么大的作用,所以我现在在康奈尔大学我还在推动这个事情,就是说学生在学校里不仅是教课,其实即使在美国很多学生进了大学之后都会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很多人在美国要好一些,因为美国很多大学的家长受过大学的教育,比如你的性格适合于干什么,你是不是喜欢干这个事,你具不具备这个能力,当时几个老师对我不仅是教学,而且是精神上的引导。做一个好的大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更重要的是思想的沟通,包括我当年和人大的校友,包括我和人大教授的沟通,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跨步,后来我把这个理念提出来之后,我们很多教务长非常感动,就是说对学生的引导在你国也是同样,不仅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自己。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