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说法:助学贷款机制尚不完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09:37   信息时报

  对于上述情况,华南理工大学负责助学贷款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助学贷款开展至今,确实有些学生刻意躲开银行联系,主观上存在侥幸心理。目前,有些高校已经没有采取扣押双证措施,学生就以为“无王管”,可以溜之大吉。

  就华工而言,按照不同还款日期,违约率一般在10%,高的时候甚至达20%。如向农行借款的学生有330人,其中60~70人没有主动和银行联系,“相对而言,联系不上的学生就较麻烦,银行为难,学校只能人道进行督促。”

  不过,他强调此次曝光责任并不全在学生。“2003年,国家助学贷款刚开始不久,各方面机制尚不完善,银行和学校都缺乏经验,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并非不想还,而是把存折丢了,有些学生要还,无奈银行业务员流动大,无法联系。”他说,去年助贷新机制公布之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一方面银行放贷速度较快;另一方面因学校要缴纳风险金压力更大,因此在校期间会定期向学生开展诚信教育,讲解助学贷款相关政策,教育学生要按期还款等。

  他认为,目前,采取媒体曝光方式已经相当严厉,虽然这个条文似乎是偏向银行,但目前除此之外已经没有更好方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也取得一定效果。

  个别高校80%学生不还贷

  全国大学生违约欠贷率达28.4%,本月广东将开会讨论如何加强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字,截至目前,国家共累计审查全国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6万人次,发放贷款约127.7亿人民币,受各种因素影响,欠贷率高达28.4%。

  同时,对于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工行、农行先后曝光一事,中国人民银行广东分行已经高度重视,12月21日将在广东专门召开一场协调会讨论这一事件。该协调会由人民银行牵头,广东各大银行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有关人士将出席,与会者将共同研讨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加强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措施。

  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梁忠告诉记者,今年11月15日,农行在广州某报刊登公告,曝光广东省22所高校535名欠款学生姓名及其个人信息,涉及广东20多所高校,其中以华南农业大学、惠州学院等高校居多,但这不是因为学校管理不到位,而是这些高校办理贷款的学生数量多些。银行要求“榜上有名”者在11月31日前还清欠款。曝光欠款名单后,已陆续有学生前来还贷。

  无独有偶,中国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和北京分行近期也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分别公布了欠款逾期一年的500名和1200名学生名单,名单公布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300多名学生按时归还了欠款。

  两大银行的“曝光行动”在社会上引起震动和争议。对此,银行有关负责人均称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情况下,如果贷款不良率达到2%~3%,银行就要亏本。而目前,广东的助学贷款不良率达到27.04%。这意味超过四分之一的借贷学生严重欠贷。在广州某些高校,甚至高达80%的借贷学生欠贷不还。

  银行称,公布名单是有根有据的。其一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中银行在媒体上公布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网络公布。第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转发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的通知》中要求:为有效防范助学贷款风险,各经办银行应以学校为单位,在公开报刊等信息媒体上公布助学贷款违约情况,对不讲信用的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及违约行为公开曝光。第三,工商银行与借款人签订的《助学贷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当借款人逾期不还贷款的,工商银行有权公告其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资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