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时评:应该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老师们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0:06 红网
元旦一过,忙碌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们心中有了盼头:期末了,寒假就要来了,终于可以睡个囫囵觉!终于不用再披星戴月地奔波,终于不用埋头在成堆的作业里,不用纠缠在学生们的矛盾中,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可是沈阳市的老师们却难以轻松,他们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期末考试”。据报道,21日,沈阳市数万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期末考试”。在此之前,沈阳市8000多名高中专任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了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教学质量监测。沈阳市教育局前一阵儿决定,教学质量监测的对象不再只是学生,要扩大到教师层面,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对教师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2008年1月22日《新京报》) 看到这则消息,首先是惊愕不已。考得好的教师并不一定就教得好,考不好的教师也并不一定就教不好。就像中国的孩子在应试时成绩总是那么拔尖,可到了实践能力与综合应用、创新开发时,却总是技不如人,明显的高分低能儿,这样的应试教育产物,正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悲哀,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有的老师教了一辈子书,年龄已大,记忆力肯定不能与学生比。可这些教师都是从学生走到教师岗位上的,当年肯定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但现在教书和当年读书是不一样的,教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按书本、教案讲授,面对的是一个班所有的学生,必须教懂教会;但当学生考试却不一样,只管自己学懂记住考好就行了,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别。再说,如果现在我们的教师也要转向“应试”了,那么我们可想而知,中国的教育将会走向如何的极端化?我们还能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整体素质有大的提高吗? 其实,沈阳市出台这样的规定,目的在于以教促学,全面提高教师教学和应试能力,这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地区当然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这样全国独一无二的创举将是为官者的政绩,是他们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的见证,是升迁的砝码。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教师身心伤害的基础上,是对教师尊严的践踏上。试问,当年马俊仁培养了中国田径的王牌军,马俊仁自己是否是因为能拿马拉松的冠军而当选教练的呢?现在的“飞人”刘翔能有如此骄人的成绩,他的老师孙海平是否被要求过和刘翔一样参加超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曾几何时,教师在我心中是那么神圣的职业,顶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帽子,享受人们投来的尊崇的目光,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那么崇高……多美呀!于是,在中考填志愿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师范,三年后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怀着无限的憧憬我站在了梦寐已久的讲台上,可现实给了我重重的一击,一个星期后,我的嗓子哑了,发不出任何声音,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教师的艰辛与不易。后来,我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学校每周都有备考会,强调如何抓考点,如何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如何应对市里三所重点初中的选拔考试,那段时间学生、老师都成了应试的机器,心理压力大到让人窒息。因为最后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学校、家长、社会对你的评价,更关系到你的利益分配,职称评定、工资调升等等。这种升学考试的压力、职称的评定、各种名目繁多的考核已经让教师苦不堪言,身心俱乏,如果再要像沈阳市教研室那样,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像学生一样接受期末测试,那无益于在教师疲乏的身心上再度加压,将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承受之重。 中国的教育体制不变,外行领导内行的管理模式不变,中国的教师生存状况就不可能改变。教师如果总是处在社会的最地层、是社会上最辛苦的那一群人,那我们的教育堪忧,我们的下一代的发展更令人担忧。(作者:洪树琴)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