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国两会特别报道:高校何时全面自主招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0:05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记者 张国栋 姜玉泰

  -关注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营造产生诺贝尔奖的学术环境

  “中国人一直有一个梦,就是希望在我们本土能够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3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在中国加强基础研究、圆好这样一个梦?

  顾秉林介绍,75%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于大学。原因是:大学是一个追求学术和知识创新的机构,所以较少功利;大学里德高望重的大师和意气风发的学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容易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另外,大学里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流碰撞,可以碰撞出新的思想。“重要的是必须营造一个能够产生诺贝尔奖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怎样营造这样的氛围?顾秉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政府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给高等教育的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提供指导。第二,大学自身要进行改革,概括教育以及科研体制方面的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三,研究者要潜下心来进行研究。

  在这几个方面,顾秉林认为我国做得还不够。现在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比较薄弱,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仅有近3%。而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就更弱了。另外,我国对高校科研的评价指标不尽完善。社会上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风气,也影响到了一些学校的老师。

  对于顾秉林的观点,青岛大学副校长邵峰晶代表深表赞同。“现在大学教育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评价体系的问题。学生们把大学当成了‘镀金’的地方,往往把学历学位当成了唯一目的;另外,高校教师学术浮躁的问题也令人担忧。一些教师忙于发职称论文、跑项目资金等关系个人利益的事情,没有时间去教书育人,更没有精力静下心来搞研究,甚至出现了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问题。这也是国家对大学人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造成的。”

  研究生学位授予体制需改善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近年来多为人所诟病,问题出在哪里?

  邵峰晶代表针对研究生学位授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很多研究生在毕业时,其实并不具备获得硕士学位的水平,但却很容易地拿到了学位证书。所以,往往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到了工作岗位上,并不能展现出与其学位学历相符的实际能力。”邵峰晶说,在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

  邵峰晶举例说,在美国,授予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仅有40%多,理科仅60%多,很多学生必须在延长学习期,达到学位授予标准后才能获得学位。而我国的博士生毕业获得学位的比例高达9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我国高校的学位授予体制亟需改善。”

  全面自主招生三个条件

  自主招生是近来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什么时候大学可以全面自主招生?在顾秉林看来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他说,首先优质的教育资源要更多、更丰富。第二,“现在我国的毛入学率23%,这个比例还不够。如果毛入学率更高的话,想上大学的人都能够上不同层次的大学,那时候估计人们也不会只走这一个独木桥。”第三,社会风气必须有较大转变。那些所谓的走后门、潜规则,都应当被抛弃。所以现在我们自主招生的规则都定得非常严谨,比如文艺特招生,来了以后就被一个屏幕挡着,评委并不知道参加考试的人是谁,顺序也都是由学生自己抽签,考官只听声音。这有利于招考公平。”顾秉林说。

  教育最怕大起大落

  两会上,高校扩招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广受代表委员的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

  顾秉林结合清华大学谈了自己的观点。他介绍,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清华的本科生规模是11000人,现在是13000人,“几十年时间只增加了2000人。研究生是一个新的学位培养形式,所以人数增幅大一些,现在研究生已经超过本科生了。”“教育最怕大起大落,它需要稳步的发展。”顾秉林说。

  对于高校扩招,菏泽学院院长郁章玉代表认为,高校扩招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途径,“扩招本身没有错,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不能归咎于高校扩招,这里有非常复杂的社会原因。”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