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学生厌学 各界该担啥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1:1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这是近日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发布的《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中的一组数据,调查对象包括24所北京地区高校的3366名老师和16591名学生。(3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调查显示,大量休闲娱乐挤占,学习内容严重脱离实际,缺乏学习动力等是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有人指出,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厌学这样的消极情绪不仅在高校,在其他地方也存在,任其蔓延,危害不小,社会应当担待起应有的责任来。

  那么,学生厌学,社会应当担待那些责任?我们约请部分作者发表了他们的见解。

  学校:用理想激活乐趣

  教育不仅给孩子提供分数、知识,更要提供责任、奉献和服务于社会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教育不仅仅要颁发“毕业证书”,还要给孩子提供内心快乐、敢于担当等责任指数。既有知识,又有养成;既有艰苦,却充满奋斗成就感;既有世俗味道,却不媚俗,有傲骨的教育才是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可是,当下学校教育在“物欲崇拜”下,更成为赤裸裸的索取、利欲熏心的道具,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攫取。成为铤而走险的“市侩分子”和乌烟瘴气的“投机商人”。高洁素养沦丧、君子风度蜕化、慎独精神人间蒸发,受此影响,学生们内在的上进、跋涉、奋斗和甘于奉献、甘于寂寞等“士”的风采和士志于道的责任逐渐退缩,而成了庸俗之人,成为了没有理想的市侩之徒,所以,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内心就波涛翻滚,难以自持,进而出现厌学、逃学等精神不上劲现象。

  让“没有理想的下一代”建设国家是令人担心的,因此,教育必须注重对“有理想的教育”的挖掘,重塑教育尊严,重塑教育威严,真正将教育放到值得敬畏和敬仰的高度,淡化“物欲崇拜”,注重人格熏陶;淡化铤而走险,回归朴素宁静;淡化不择手段,回归厚德载物。真正用高傲的人生理想和献身社会的崇高责任武装教育,激活学生,为孩子和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乐园。雷泓霈

  老师:要担当责任

  教师的言行同样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积极地教,学生才会积极地学。当教师无心于教育,无心于课堂,那学生想不逃课,想不厌学都很难。

  我们的大学已与大学精神渐行渐远;我们的大学充满了教育功利主义。教师拿着工资,为学生上课;学生交了学费,来拿学分。一手交钱,一手交学分,两不相欠。教育的师承人文变成了市场买卖。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已不能醉心于教学。他们或热衷于追求孔方兄,追求自己的功名,不屑于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更不愿意花时间与学生沟通;他们或将上课当成自己的任务,以致于讲课索然无味,甚至照本宣科,远离学生实际,让学生昏昏欲睡,备感无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必然走向“厌学”,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还在于教师和学校。我们的大学教师没有将学生当成学习主体,我们大学的各种制度也很难见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多少大学允许学生自由转换专业?有多少大学以满足学生的兴趣设置便利条件?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有一些防止犯罪的办法——这就是惩罚,有一些改变风尚的办法——这就是树立榜样。”而大学,就是一个树立社会风尚的好地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的传承,一种学术精神的传承。

  教师积极地教,学生就会积极地学。没有多少学生是真正“厌学”的,但真正“厌教”的教师却不少。解决了教师问题,学生的“厌学”,可能就会迎刃而解。王军荣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