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灾区孤儿需要有哪些心理准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 13:55   新浪教育

  网友:我想认养一个孤儿,不知道应该要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以后在教育他,还有认养他的过程里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样的心理方面问题?

  孙云晓: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在灾难面前,不但有英雄之气,而且还有大爱,大情。所以说很多人想收养孤儿,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善举,但是我有一个特别的提醒,就是说收养孤儿,光有爱心,或者说还有你的经济能力,都是不够的,我觉得所有收养孤儿的人都需要去学习,去接受一些专门的训练,培训,为什么呢?就是说因为你要知道这个孤儿他是受到一种心理伤害的孩子,他这种伤害会在今后的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当中都可能出现一些症状,这个时候你光跟他说,不要怕,不要担心,是不够的,你需要给他一些心理疏导。而我们一般的人都没有这个经验,没有这个知识,即使是学过心理学的人都未必能够应对得了,为什么呢?这是一种创伤心理学,一种受到伤害之后心理康复的一套技术。

  因此,我希望这些有爱心的人们能够主动地参加一些培训,比方说我们单位的人,我们单位的心理医生在去四川灾区救援的,现在还在四川灾区救援,他都是心理医生,在出发之前还在北京大学参加创伤心理学的一些培训,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门类,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主动地学习,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你自己的成长,而且你会把这个孤儿带得更好,使他真正能够慢慢地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主持人:当我们有一些爱心的家庭希望去认养孤儿的时候,一方面,我们当然要有一些物质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要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你才能够去更好地帮助这个孤儿进行心理方面的重建,同时您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他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在几十年以后还会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

  孙云晓:是的,这个工作是一个非常有科学性的,当然我相信我们父母的爱心,博大的爱,会融化他的很多很多心中的冰雪,驱掉很多阴影。但是你要用一种很好的方式,比方说你得培养他愿意说话,敢于倾诉,而且当他倾诉的时候你能够耐心地听,或者说引用一些方式使他慢慢觉得淡化,比方说有人会担心孩子,可能受过这种灾难的孩子有时候像祥林嫂似的,老提这件事,可能周围的人都不爱听了,实际上他太伤害了,所以你说那个孩子,孩子表现就有孩子的方式,但是你确实要,比方说他想起这个事很难过的时候,你就不要阻止他哭泣,他要出去发泄发泄,在操场上奔跑一下,喊叫,你可以陪伴他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没有关系,完了之后给予他理解,千万不要指责他,你看没完没了的,多少年了多少天了还想这个事,你千万不要指责,你越指责他,他不但克制不了,他成为压在心里的一个结,这样就不利于他的康复。当然我相信我们大家有这个爱心,在学习了之后,我们的孤儿是可以健康成长的。

  从心理学家的分析来看,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就是心理学家怎么认为呢?受过心理伤害的人,包括大地震的这些人,最低保守的说法,70%以上的人是可以慢慢康复的,即使没有经过很多治疗,他通过自身的,因为人的生命力是很强大的,他通过各种信息慢慢做判断,慢慢也会康复的。值得注意的是30%,可能会由于得不到心理的援助,治疗,可能会长时间难以得到康复,其中还有一部分,大概5%左右的人是特别特别难以治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到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我们还是要普遍的给予心理的救援工作。但对那些特别严重的就要采取特别的措施,比方说你收养孤儿了,你发现你只是去学习了这么几天,你掌握的是很有限的,这时候你可能就向有关的专业机构求助,他们都会有爱心来帮助你,给这些受伤特别严重的孩子以治疗。

  网友:我现在是一个外地的人,有一些灾区的孩子到我们这里来投奔他们的亲属,到我们这边上学了,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可以做些什么?

  孙云晓: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真感谢这位网友,其实我们灾区的孩子到了任何一个地方,对他来讲都是一个新的环境,当地人对他的关爱,呵护,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任何一个学校,任何家庭环境,在接待这样孩子的时候都应该以非常热情的态度来迎接他们,比方也经常要听听他们的一些诉说,陪伴,特别是要让他有朋友,一个是有可靠的亲友保住他的安全,同时,比方说他学校的老师,特别要注意组织,比方说课间,这样的孩子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容易出现什么情况呢?一下课一个人在操场某个地方站着,大家在那儿玩,他就在那儿站着,融入不进去,因为他有很多很多的困扰和障碍,他觉得同学喜欢我吗?愿不愿意和我玩?这时候老师就要组织伙伴下课组织他玩,咱们一块儿玩,老有人陪伴,一定要注意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而同伴的陪伴可能某种意义上来说胜过医生,让他觉得总是很安全,因为他是恐惧不安的,家里也是这样,不要去过多的责备他,允许他发泄一下,然后给他有保证有规律的生活,当然也不益过于搞得很不正常,让他感觉到正常的生活。我觉得这是需要的。

  另外一个,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和当地的心理干预的一些机构保持联系,接受他们专业的指导,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医院,都有大学,都有儿童心理康复的一些专家,一定要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各种工作,就会更有效果。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当受灾的儿童,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的陪伴,也许他的同学对他的陪伴会比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是一些成人的陪伴更有作用。我就想到在我们灾后的康复里边,其实是有很多孩子的,有一些孩子可能已经慢慢走出来这样一些困境,有一些孩子可能他在救助的过程里边,他比较快地恢复了自己一些比较好的心态,我们是不是让这些孩子和还没有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在一起,对他们也会有更好的帮助?

  孙云晓:对,有同样经历的人,会更有亲近感,可接受感,这是很正常的。说到这儿我还要给大家提个醒,就是说我们要注意,我们这次大地震带来的心理伤害并不仅仅是灾区的孩子,注意这个点,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时比方说没有遭受地震,比方说周边地区,这些孩子他也受到伤害,他看到发生这么可怕的事,老看到救护车跑来跑去的,包括我们这些远离灾区,我们在北京,在其他的大城市的孩子,他也可能受到伤害,我们现在新闻这么透明,这么滚动式的来回的反复的播出,那个场面,孩子都有可能受到伤害。包括我这几天心情觉得很郁闷,觉得昏昏的,不像正常的生活,就因为看到太多的刺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普遍的提高人的心理承受力,比方在我们的几乎所有学校,所有的家庭,我们的父母、老师,都要引导孩子,比方说谈一谈这种灾难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的确是好起来了,我们慢慢都会恢复正常的。

  所以说我在我的诗里写了,我说你喜欢的花会照样开,你喜欢的鸟会照样叫,你忠心耿耿的小狗还会继续跟你走,让我们觉得我们生活确实一天天好起来,甚至我觉得灾难它也是一所学校,它让我们知道了这个灾难发生之后,人的生命是特别需要珍惜的,而且知道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不但我们中国人会变得非常团结,互相帮助,全世界的人都慷慨解囊派救援队来,觉得生命是伟大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灾难中吸取营养,使我们变得更坚强。因为大家都会发现我们不可能回到灾前的生活,我们也不需要回到灾前的生活,我们需要创造更好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活得更充实,更美好,更珍惜亲情,更加学会自我保护,更加学会科学的面对各种灾难,我们就不怕,我们可以生活得很好,而且现实也告诉我们确实会这样的。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从一种灾难中获得一种免疫力,获得一种智慧,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我觉得我们就会生活得更美好。这才是心理援助也好,心理干预以后最终的目的。

  主持人:我觉得您刚才说了一点特别正确,就是我们在关注灾区的儿童的心理危机干预这方面工作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关注全国的,有很多非灾区的一些孩子,他们在地震的这件事情里,我们知道这次地震其实有震感的范围是很广的,有一些孩子可能他们学校也会疏散,那几天会很担心,对于这样的一些非灾区的一些孩子,他们一方面自己经历了地震有震感,然后被疏散,然后又看到很多新闻报道,可能会看到一些比较血腥的画面,对于这些孩子我们也应该给予及时的关注和一些很好的疏导。

  孙云晓:对,因为儿童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很多事情不理解,但是这个信息又是这么强大的,高频率的信息不断的冲击着他,他会产生很多心理的困扰,他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大人,作为父母,作为老师,就有责任去进行一些疏导,让他能够正确的认识这些现象,特别获得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力量。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