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志愿者建议:要有长期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2日 17:35   中国青年报

  给志愿者·建议

  做心理援助志愿者光有热情和耐心是不够的,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资质和能力。

  心理援助工作要有长期规划

  ——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申继亮

  -本报记者毛帽

  汶川大地震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申继亮教授以教育部灾后中小学生心理救助专家工作组组长的身份,第一时间赶赴灾区。

  回京后,他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在灾区的切身感受,并对心理援助工作特别是心理援助志愿者的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5月19日,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在一顶大帐篷里,申继亮带领心理援助志愿者组织北川灾区的300名学生上了震后第一课---“让我们在一起”。学生们逐一向大家报告自己的生日,然后根据生日排序开始找朋友。他们先两两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自我介绍,然后相邻的两组合并为一组,组内成员握手问候,互相熟识……队伍依次合并,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渐渐扩大。最后,所有的学生围在了一起,久违的笑容渐渐浮现在他们脸上。

  “学生们来自好几所学校,互相之间不熟悉,而突发的灾难更是让他们内心的安全感遭到破坏,通过这样的游戏,能让他们重建人际关系,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申继亮说。他和同组专家建议灾后让学生尽快复课,这样有助于消除混乱,帮助学生产生“回归正常生活秩序”的感觉。

  同灾区的学生一样,灾区的教师也是心理援助工作应当重点关注的群体。申继亮说:“教师自身往往遭遇了巨大的痛苦,同时又肩负组织和保护学生的重任,心理负担很重,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危害很大。”

  “科学地开展灾区心理援助,必须分层次、分人群,对救助对象科学评估,有的放矢;应建立起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心理援助体系;从事不同层次心理援助工作的援助人员要具备相应的资质。”申继亮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有序地组织开展对灾区师生的心理援助工作。同时,他还建议包括心理援助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多方力量共同介入,多渠道开展工作,建立更广泛的心理援助网络。“应制订心理援助长期规划,对被救助的人员进行跟踪了解,通常而言,占人群总数约70%的人员通过心理辅导、咨询就可以恢复,而少数患者则需要一年、几年,甚至10年的长期治疗。”申继亮说。

  针对一批又一批奔赴灾区一线的心理援助志愿者,申继亮特别给出了4项建议:第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预计的方案已经演练了几十遍,但现场情况可能有变化,这时需要志愿者灵活掌握、随机应变。第二,要有团队精神。心理援助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体作战,志愿者要彼此支持、互相鼓励。第三,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做心理援助志愿者光有热情和耐心是不够的,一定要考虑自己的资质和能力,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要大包大揽,对于少量的严重患者,要寻求专业治疗人员的帮助。第四,工作要有连续性。整个心理援助工作要有长期规划,系统开展。志愿者不能随便来去,要保持同被救助者的联系,并且通过建立工作日志,保持援助过程的连续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