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访谈》要为灾区做30年的报道(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 18:38   新浪教育

《心理访谈》要为灾区做30年的报道(图)
主持人唐晓芸与嘉宾曹国栋、阿果、张久祥

  主持人:我们新浪网在这次报道也有一些同事到前方,同时我们后方做绿丝带行动,我们有二三十团队一直在做绿丝带相关的事情,我们也有同事做相关的工作。当他知道地震发生之后,他也是四川人,他不能够回去怎么办,他发疯一样做这个活动,每天只睡三到四个小时,而且这三到四个小时还睡不着,几乎20天一直在做这方面工作,一直停不下来,然后他说我觉得我自己心理方面也有很大的伤害,我虽然没有到达现场,我在后方每天发布这样的图片这样的新闻我心里也有创伤。

  阿果:何止媒体,很多观众只要睁开眼把电视打开,一天到晚看着,我朋友也是四川知道了,看到了也想到前方去,因为工作原因,不能离岗,坚守岗位,急啊,急得跟疯了一样。我比较幸运,我能到前方得到了释放,你有创伤释放不出去到了前方不觉得累,第一次回来我特躁,特焦躁,特别不舒服。第二次呆了八天,时间长慢慢这东西调整了一下,这次回来就好多了。

  曹国栋:但还有点遗憾,反正我从成都机场回北京的时候,心里多多少少还有点遗憾,是不是还有什么没做,是不是拍得不够好。

  张久祥:每一个到现场回来的时候都有很大得遗憾,因为他觉得他该救助更多的人,因为他看到很多很多的人在无助,或者无奈的情况下离开,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给他们施以更多的帮助。

  曹国栋:从5月16号到现在将近2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镜头记录下灾区种种现状的时候,其实对咱们现在心理学也真的是一个挑战,我个人是这么认为。从5月12号到现在为止,心理学专家做的工作还真的应该去思考。

  张久祥:中国心理学会张楷会长我们做了第一期节目,还有刘军博士我们三个人一块做的,我们当时形成一个共识,心理学一个重大的机遇在灾难中,很多心理学工作者用他们所学应用到对心理危急干预当中去,我当时也提了一个观点,这也是极大的挑战,因为在我们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当中,他更多是要把理论知识变成恢复到相对的或者正常的健康水平这样一个重大的,像一个大工程了。

  阿果:当时我们在前线,当时第一阶段生命救助没有结束,但接近尾声,那时候心理救助,你看到心理专家,这是两面全民关注心理救助是好事,但一些负面东西出来了,各种专家,心理的人都在那帮助。在九州体育场出现这样的问题,灾民在那住有几拨背着行囊给他们做心理疏导,你们要哭,释放出来就好了。第二拨就说你不能哭,要坚强,就同样受灾群众接触四五拨。后来我们去拍的时候,一听我们心理访谈,就一朝被蛇咬的感觉,说要保护。我给他们解释,我是《心理访谈》发出专业的声音,灾区心理是一个心理学的分支,跟一般的还不一样,更专业。

  张久祥:专业、系统、长期是它的特点,它可能要维系八年、十年都要做下去。因为心理创伤作为伤痕在心里不一定现在表现,有可能在三年,五年还会出现。我们干预面未必说所有人会得到我们的帮助,漏下这块它的问题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期出现了,我们的时期还是漫长的。我们都江堰当时培训三十几个人,四十几个人,以小学老师为主,你们最好有个体干预基础,创伤干预是深刻更痛苦的问题,你没有走得很快,想走得很快。我真的想呼吁一下,最好得到一定的训练,或者是学会基本的程序和基本的技术再去做心理危机的干预,这样我们的热情也会和我们的技术结合起来,它的效果会好一些。

  曹国栋:关键这次灾难实在太大,最突出一点仅以绵阳九州体育馆为例,它最困难的时候,体育馆里面安置的灾区群众有四万多人。当时也有几支心理救援队在里面,据他们管理组负责人跟我说有几十人,几十个人面对四万个人我知道工作怎么开展,真的希望中国心理学界好好思考一下。另外一个现象我引起我们关注,我们回来之前也回到九州体育馆看了一下,与高潮相比,与最厉害四万多人相比现在清静很多,只有四千多人?青壮年回家重建家园了,现在剩下老幼妇孺,还有无家可归,但是我走了三圈围绕体育馆,因为灾区群众安置都围着体育馆安置的,我就试图发现还有什么心理救援工作,但我很遗憾那个横幅和牌子还在,但账篷空空如也。后来我问这些心理辅导者走了。

  张久祥:台湾9.21地震之后采取这样的方式,以震中为点辐射一些心理工作站,心理工作站以民间和政府出一点资,他们固定在那工作,这心理工作站常年开发,而且他工作有流程,有循环,有分工。现在9.21大地震有8年,但是它工作站还设着,而且它每天几乎都有治疗。台湾9.21大地震第二天就设了救助心理热线现在还开着,现在每天还至少有两三个电话进来。

  阿果:而且我感觉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仅是我们失去家园,亲人失去,是那个阶段应急反应,它是长期。比如一个家庭,妻子死了,意味着丈夫失去了伴侣,小孩四岁失去了妈妈,父母失去了女儿,这一个人缺失把所有家庭的关系全部改变了,重新调整。意味着丈夫也不能永远单亲,要重组,重组就意味着儿子有一个继母,姥姥、姥爷怎么看这个事情,他们认为外孙子应该跟他们,他早晚要娶媳妇的,所有的调整都是心里一道槛。

  张久祥:重新建立社会关系,这重新建立不是空白建起来,他原来有关系的依赖,重新建立起来关系的依赖性,依从性,对一个人来讲把原来东西忘记很难,要建立重新东西起点太高也很难的。

  阿果:咱们说孤儿给他家人住一起不就完了,没他么简单。孤儿成长期不一样,心态不一样,调整是几十年的事情。

  曹国栋:跟父母失去联系的孩子,没有确定孤儿,我们灾区经常收到条子你给我看看有没有人收养孩子。

  张久祥:《心理访谈》做节目创意专门有一期做孤儿的问题,我也希望收看这个节目大家看近期播出孤儿心理危机干预具体的技术和注意的事项。

  阿果:它不是说你爱心是一时,他是孩子,他过去经历的东西,他内心郁积的东西,他还在成长,你们原来两个环境,文化、习俗完全不一样,怎么样你们在一起建立和谐、相互适应的家,这完全不一样。而且他年龄不一样,十几岁孩子感受不一样,三四岁又不一样,七、八岁孩子也不一样。

  曹国栋:怎么样领养,怎么样陪伴这些孩子成长,健康成长,幸福快乐成长。

  张久祥:怎么跟这个家庭融入进去,太小不知道,但在教养中接纳新的,但大的心理有排斥,我原来有我的爸爸妈妈只不过他们死了,我为什么跟着你,是不是你给我吃的我就叫你爸爸妈妈,有感情上的链接。

  阿果:是不是我从灾区来,过着很奢侈的生活就幸福了。

  张久祥:而且很多孩子被人带上标签了比如以前唐山孤儿,一说唐山孤儿人家对他另眼相看,以后会不会有汶川孤儿,带上标签对他过度关注,另外他觉得自己没有从属感,我是一个孤儿,社会只是给我一个标签用同情来照顾我,而没有其他的感情投入到我身上,这也是很可怕的。

  主持人:我想灾后心理救援方面的工作真的任重而道远,而且它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救助,包括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庭序列重新排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今后一些家庭新的,对于一些孤儿怎么样接纳新的家庭,能否重新的融入这个学校生活,重新融入家庭生活,很多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我们去做,而且这一定是一个长期,也是我们应该持续关注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想我们央视《心理访谈》也会推出我们系列节目。当时我跟我们节目组人沟通时候,你们这节目要做多少期,他说我们至少做五十到六十期,我想这就是心理工作者长期的任务。

  阿果:我觉得五六十期是现阶段,今后只要《心理访谈》这个栏目存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内容还应该跟汶川带来后续的一些。

  曹国栋:我们制片人包括部主任都是,这次灾难面前《心理访谈》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长期、持久、认真、严肃关注这件事他之后心理任何变化的动态。我们努力,像我们新浪绿丝带活动一样,大家尽最大努力做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时间的关系我们访谈到此结束了,谢谢网友的参与。

  曹国栋:谢谢大家。

  张久祥: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