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 18:45   新浪教育

  七、大力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食品安全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成为关系中华民族繁荣兴旺、子孙后代繁衍生息的迫切社会需要。目前我国疾病发生率位于前三位的癌症、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跟饮食有极大的关系;青少年营养与健康中出现的问题同样与食物质量水平密切相关。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源头。

  灾后重建可以成为四川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一个契机。四川的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极为适合绿色食品发展,具有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其中水质好,流量大,无污染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四川灾后农村重建中结合四川省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状况,整合现有企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是一个新发展方向。关键是解决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两个瓶颈。一是农村信贷不足。建议国家支持率先在四川探索新的乡镇银行模式,切实满足农村资金融通的需求。二是支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技术能力低下。农业信息化可以缓解该产业的技术制约,还可以通过全程可追溯强化绿色食品认证,保证质量与可信度。可考虑由信工部协调信息运营机构,通过信息平台强化零售商与农业企业的合作,在组织生产、安排交易、全程监控、质量保证尽快形成适宜的运营模式。

  八、加快制定全流域生态安全与资源利用体系

  在川滇地区,澜沧江、怒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等河流及其支流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水能资源富集区。四川水资源理论蕴藏量1.4亿千瓦,占全国的20.7%,排名全国第2。规划中的雅砻江水电开发包括21座、11级电站,开发装机总容量2610万千瓦。规划中的金沙江水电开发包括20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高达6000多万千瓦。岷江流域已经有29座水电站,其中位于干流的有10座,位于岷江支流的有19座。

  在一个生态环境尤其是地质环境十分敏感的区域,为什么能够高密度、大规模开发水电资源?这种作法到底值不值得?又隐藏着哪些无法预知的风险?如何处理水电资源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川滇地区水电开发一片火热,已有失控之势,这与公共资源利用机制的缺失密切相关。公司以“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之名,行公司利润目标之实,“跑马圈水”而获经济利益。基层政府视辖区水资源为天然财富,同样以合理使用国家资源为名进行开发,增加地方收入。经济收益主要为地方政府与相关公司共享, 而社会成本则主要由全社会人群与未来人群承担。

  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中央政府的公共政策缺位所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第6条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以后的1975、1978、1982等三部宪法都承袭了这一条款。中央政府是国家资产的受托人与管理者,应当据此制定与执行国有资源保护的政策。但是,在实践中河流等资源的具体管理权又再次委托给地方政府。我国的行政体系是单一制,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负责,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负责,这是多层级的委托代理链;而财政体制近似于联邦式体制,各级政府自求财务平衡。这种安排存在内在冲突。水资源开发的经济收益具有确定性,而风险成本仅是可能性;并且经济收益与风险成本在时间上不对称,往往是经济收益在前,风险成本在相对远的将来。以上因素共同激励追求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与公司合作,过度开发辖区内的公共资源。在现有约束条件与激励条件机制下,公司与基层政府的行为方式符合经济逻辑。必须对这种局面加以改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暂缓三江流域所有水电站的审批,对于在建工程,针对地质地理、人文环境和对地方居民生存发展的全面影响重新展开项目评估。

  第二,中央政府尽快出台全流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由环保部负责对全国重点地区和全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实施起最严格的审核与评估。

  第三,将区域主要河流的水能、生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为国家资源,由中央政府按受托功能统一管理。

  第四,大力促进大西南地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考虑发展核能等清洁能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