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伊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的同时,都或多或少地多了一丝忧虑,总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心理专家提醒,要尽快调整好心态,学会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找到自己在新生活中的位置。
日前,记者在一大型购物超市偶遇一对母女。女儿今年顺利考取了湖北某高校,母亲特意陪着孩子采购入学后的生活用品,光饭盒、茶杯等日常用品就装了满满一购物车。一路上,母亲还不停地叮嘱孩子要注意这注意那,甚至连毛巾放在什么地方都要交代。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赵长英说,入校是适应新生活的开端。对于许多青少年来说,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他们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不论是环境的变化还是人际关系的改变,都会给新生带来重重考验。新生入校,搞好人际关系很重要,由于地域、文化、价值的差异,个人相对位置的改变,大一新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将会遇到不容忽视的问题。倘若什么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对待,最终往往会使自己与他人变得格格不入。因此,首先要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学会尊重、欣赏别人。“需要注意的是,男女关系交往与人际交往是同步的,可以让自己在交往的过程中用对方的眼睛观察社会,看待问题。这是成长的一种经历,家长尽量不要过多干涉。”
赵长英说,大一的学习模式完全不同于高中,讲究自学能力,因此,一开始就“死拼”或者“放松”的学习方法都不可取,要尽快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上策。此外,离家在外的日子,要学会调理饮食,身体健康也会减少一些想家的因素。有专家把孩子离家上学的最初阶段称为“家庭成长期”,由于孩子离家上学,原有的家庭平衡被打破,家庭可能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不少家长失落感陡增,仿佛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往往造成“遥控孩子”的局面,限制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此,赵长英表示,父母过多地包办代替,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建议家长通过督促等方式,帮助孩子进入角色,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本报记者 咸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