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部负责人:“三好学生”评选利大于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 14:2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日前,就社会相关人士提出“‘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应该废止”的观点,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明确答复,“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利大于弊,今后还将坚持下去。今后需要使“三好学生”评选的办法和程序进一步公开、公正,并加以完善——“三好学生”评选利大于弊。

  不久,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重庆一个基础教育学术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

  顾明远说,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此番论述立即在教育界引发争议,赞同者有,反对者也有,更多的人在反对的同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三好学生”彰显榜样力量

  “该生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三好学生”奖状固定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确立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三个方面都好的学生被称为“三好学生”。据了解,“三好学生”制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有人认为,德、智、体“三好”是在1951年3月19日至31日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最早提出的。会议指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也有人认为,“三好”是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共青团二大主席团时提出的,祝贺青年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1955年,“三好”被列入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努力做个好学生,做到身体好、功课好、品行好”。

  自此,“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尤其是1963年2月,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学雷锋、争三好”成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核心活动。几十年来,提倡“三好”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好学生”的评选也一直延续至今。

  小学评选“三好”一直沿用旧的方法模式,即学校制定出具体的德、智、体评选标准,给各班固定的评选比例,一般是15%,每学期期末评选一次。

  郑州市纬三路小学李晓霞老师说,各班普遍采用集体投票、唱票,按名次自上而下选取的方法产生“三好学生”。因此,每到评选时,都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班里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优异、有威信、人缘好的学生更是紧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黑板上写选票的同学,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选出结果后,少数选中的同学喜笑颜开,大多数学生只能怀着失落的心情羡慕地看着他们。

  应该说,“三好学生”确实是大多数学生心目中的“偶像”,能起到很好的榜样和激励作用。追求“三好”也是不少学生上进的动力。由于家长们同样看重这个荣誉,经常鼓励孩子争当“三好学生”,因此,“三好学生”对于学习中等靠上、进取心强的学生来说,是很具有诱惑力的。

  “三好学生”制度应与时俱进

  一位初中班主任说,“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实行了几十年,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政治挂帅的年代,讲的是根正苗红,“三好学生”“德”在先,学生要想评上“三好学生”,不仅思想要好,出身还必须是贫下中农。而高考恢复以后,随着分数在高考中重要性的显现,“三好学生”评选开始逐渐偏向于“智”。一个班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候选人的学习成绩必须是前几名。近几年中招体育成绩比重加大以后,为了不让学生因体育成绩在中招考试中吃亏,有的学校规定评选“三好学生”,体育的单科成绩必须在75分以上,这把一些学习好而平时不注意锻炼的同学排除到了“三好学生”之外。

  但“三好学生”名额毕竟有限,有幸评上的只有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只能“望洋兴叹”。有时候班上每次评上的还老是那几个人,“三好学生”似乎成了他们的“专利”,别的孩子很难甚至永远也轮不到,于是,很多孩子便选择了放弃。

  从另一个角度说,“三好学生”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很多孩子的上进心。“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的逐步发展完善,特别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对我们的教育理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李晓霞老师说,和谐的学校教育应当是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教育,不应当只重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忽视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前进的动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更新,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因此,我们应在充分肯定“三好学生”制度良好的激励作用的同时,想方设法改革完善它的评比制度,让更多孩子从中受益。如,取消针对“三好学生”的一些优惠措施,少一些“功利”色彩,只是作为对孩子表现优异的一种肯定;增设其他奖项,对于在某些方面出色的孩子也给予奖励,张扬孩子的个性,促进大多数孩子可持续发展等。

  郑州市金水区纬三路小学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行多种奖励措施并存。每学期期末,除评选传统的“三好学生”、“文明学生”外,各班还自主确定了多种奖项,如“课堂小明星”、“数学小博士”、“小作家”、“综合实践小能手”、“才艺小明星”、“体育明星”、“突出贡献奖”、“进步奖”等,让很多孩子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愿意自我发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以后的学习生活。

  评优莫伤孩子心

  据了解,目前我省中小学生中最权威的评选仍然要数“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但记者从省会部分中学了解到,在升学考试中,早些年可享受加分优惠政策的“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已经取消。目前奥赛获奖者和省级“优秀学生”还可以享受高考保送的特殊待遇。

  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无论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学生”评选,还是学校自己发明的“课堂小明星”、“数学小博士”等名头的评选,即便和升学不直接挂钩,但与学生今后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即使学生自己不重视,家长也十分看重。一位老先生就曾向记者反映过这样一个问题:他的孙女在省会某小学四年级就读,在上学期小学生评选荣誉称号的过程中,班主任发动几个候选人自己发表竞选演说,然后进行投票。而其中一个小朋友更是聪明过人,不但发表演说、自我介绍,还将自己的“业绩”罗列成文,印成传单在全班散发,人手一张,私拉选票。结果,此举大获成效。

  “我敢说,这肯定是家长的主意,绝非孩子自己的想法。班主任老师对这一拉选票的行为不但大开绿灯,而且鼓动将这一传单在同一年级其他班级传播,以确保最后胜选。这位班主任老师还自鸣得意,连呼公平、公正、民主。”这位老先生气愤地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一个荣誉称号,把成人中流行的拉选票这种不公平竞争的方式,在年纪10岁左右的小学生中推行,我认为十分不妥。这样倡导岂不是教唆孩子们为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吗?这对于小学生幼小纯真的心灵实在是一种玷污和腐蚀,是对当今正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亵渎。此风不可长!”

  也有人认为此举无可厚非:当今是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残酷的社会,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应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现实,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增长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

  看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数学小博士”等称号的评选本身不应单纯地讨论存废,重要的是改革其评选内容,保证其评选机制和程序的公正、公平,更要克服在加分、报送等利益驱动下的“评选腐败”,让荣誉称号发挥其本身的激励作用和榜样力量。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