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问题二:三成新生一入学就想转专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10:14   信息时报
 

  据了解,暨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宏告诉记者,估计每年都有20%-30%新生进入大学后会有转专业的意愿。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建达告诉记者,每一年都会有新生一入学就对所学专业反感,部分新生甚至拿“退学”做底牌。

  刘建达认为,新生高考时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主要是对专业的认识不够。其次是高分数学生不一定被第一志愿专业录取,部分学生选择了“服从分配”。张宏建议,新生入学后不要急着换专业,新生的专业塑造力很强,即使一开始信心不足,但经过一年的全心学习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是该领域的可塑之才。

  刘建达还建议,考生应增加信息渠道合理填报志愿,高校也应增加特色课外活动、拓宽辅修选修专业、修双学位等途径,帮助在校大学生加强学习兴趣。

  高校对策 :两招应对,专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李正副处长表示:“没有好坏专业,只有适合不适合的专业。”就业市场风云变幻,没有人能准确断定三五年后所有专业的冷热。因此专家建议,在选择专业时不要过度关注是否“热门”,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以及所选院校的专业强势来确定。一些冷门专业在部分院校已成龙头专业,专业针对性强,市场也没有饱和,就业容易。专家也提醒,不少理工专业前景看好,确实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记者采访发现,对于学生错选专业问题,高校可提供两招应对。

  扭转乾坤法:允许学生转专业

  记者了解到,转专业是学生扭转命运的乾坤法不少大学都有相关规定,增加学生转专业的机会。华工教务处李正副处长告诉记者,华工学生在第三个学期结束以后,前三个学期的成绩总基点排在专业年级的20%,全校专业范围都可申请转专业。历年转专业提交申请的约200个人,转成功有160人左右。

  暨南大学教务处张宏副处长介绍,只要专业成绩排名前10%,符合条件的大二大三学生有机会转专业。而刘建达则表示,转专业只是特殊现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相对来说是不现实的。

  开枝散叶法:辅修、双学位是最好选择

  据了解,高校为弥补高考填报志愿不当而实施的辅修、修双专业、双学位等措施,使学生通过逐步学习,了解到相关专业的情况,然后重新选择专业,同时也使学生向一专多能和“通用型”人才发展,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刘建达认为,对本身专业不适应不满意的学生,双学位、双专业则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枝散叶”。这不但很好地转移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张宏则向记者介绍,学校对转专业有严格规定,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轻易调整专业,这考虑到学校教学秩序和资源分配的问题。因此,学生应多从培养学习兴趣出发,进行多专业的副修。(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薛冰 实习生 莫翠连 何珊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