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文言文等级考试是条死胡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 10:24   红网

  云南师范大学有位老教授日前公开建议,参照英语四六级的方式,设置文言文等级考试制度。一些网民在讨论时认为,这可以让全社会更加重视文言文教学,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而但有些人觉得,考试总是很折磨人的,这样做,只会让年轻人对学习文言文更加产生逆反心理。

  文言文教学要参照英语四六级标准进行等级考试,老教授的建议也未尝没有道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渐淡化,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但是,是否有必要设置等级考试,非得用等级考试逼着把文言文教学推到一个程式化的方向上去,笔者认为还有很大商榷考证的空间。

  其一,参照目标不具备可比性。文言文不能等同于外语教育,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考试,和计算机考试一样,旨在适应时代的要求,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让国人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生活所普及的一项语言技能,其作用只是交流或者只是了解其他文明的一个工具,不能算得上是文化的教育。因此,参照英语四六级标准进行文言文等级考试只能让学生机械地去学习,只是当成一门技能去掌握,违背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因此,参照目标没有可比性,因此此项意见有失偏颇。

  其二,教育内容不具备可比性。文言文教育不单单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其精髓也不仅仅在于语言本事,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文言文基本上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集萃和浓缩。因此,文言文的教育重在这门语言的“魂”,不能向英语那样只是注重措词结构等简单的“术”的教学,而这种本职的区别决定着是否采用等级考试这种程式化以及机械化的考核方式的重要参照标准。

  其三,教育方式不具备可比性。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历来主张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来讲,经历了时间的考证,证明了其可行性。从教育内容的比较上来看,文言文教育在于“魂”,即受教育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因此应该采用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英语之所以采用等级考试的方式,仅仅是“有术无学”,语言中的文化成分不高,因此采用程式化或者机械化的方式反倒是一种教育的捷径,学过英语考过等级考试的人都知道,英语学习方式就是“贝多芬(背多分)”,就像学其他技能一样,本事是个程式化的东西。而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则不然,每个人都可以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

  当下的文言文教育更多在于“学”,即文言文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而非“术”,因为文言文作为语言来讲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目前推广的是普通话,而普通话目前也在推行等级考试,因此站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讲,文言文等级考试是没有可行性的。

  传统文化的教育应当避免程式化、机械化的教育,应该做到“润物无声”,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魂,否则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文言文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