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取消冠名权后名字带浙大的企业消失了200多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 14:38   杭州日报

  商报讯 (记者 张凯) 新年刚刚过去,教育部的一纸公文就让几十所部属高校及其企业震了一下:6月底前,目前具备条件、但尚未组建资产公司的9所部属高校必须组建完成资产公司;年底前,各高校应至少将学校投资的70%以上企业的资产划转到资产公司;令人关注的是,年底前,这些高校的校办企业将依法取消学校冠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做将有利于学校规避企业经营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给学校加一道“防火墙”。

  商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浙江省惟一一所部属高校,浙江大学从前年就已经开始了对校办企业冠名的整顿工作,加上这次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名字里带“浙江大学”的企业要“消失”200多家。

  从400多家减至约170家 浙大整顿校办企业冠用校名

  作为省内唯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浙江大学的科研力量和学术成果有目共睹,这也是他们拥有众多校办企业的基础。

  400多家,这是曾经使用浙大校名企业的数目。不过到2008年底,这个数目已经减至约170家。这一切,要归功于两年前出台的《企业冠用校名管理办法》。

  2005年,教育部推行高校产业规范化管理。顺应这个管理要求,浙大规定:除“浙江大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浙江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外,其他企业在改制、重组或工商变更时不得用“浙江大学”全称冠名,已设立并冠用“浙江大学”校名全称的企业,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更名;同时,学校也将严格控制“浙江浙大”、“杭州浙大”、“浙大”等校名简称的使用。

  最好的例子,就是原“浙江大学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浙江浙大圆正集团有限公司”,原“浙江大学新宇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浙大新宇集团有限公司”。

  限制企业冠名 高校捍卫声誉

  “在宣传中加入知名度更大的高校,这无疑有助于企业提升知名度,加速产品推广。”浙江大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大部分企业的宣传是合法的,但仍有企业打着“浙大”的牌子进行不恰当的宣传。

  因此,整顿工作迫在眉睫。2005年12月,浙江大学注册成立全资企业——浙江大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并逐步进行企业冠用校名整顿工作,在取得工商部门的支持后,浙大对一些校名使用严重不规范,与学校无关而冠用校名的挂名企业以及存在非法盗用校名的企业进行了清理。

  现在,冠名“浙江大学”的企业已减至10多家,而冠名“浙大”的企业也减至150多家。

  这位负责人说,这样一来,学校可以避免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带来的声誉损害;另外,高校可能会退出部分企业的股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继续挂上学校名称,显然不合适。

  失去“金字招牌” 企业面临适应期

  为了捍卫学校的声誉,校方在企业冠用校名方面的政策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逐步收紧,并最终取消企业冠用校名。而对于暂时还未失去这块“金字招牌”的企业来说,多少还有点惶恐,他们也生怕哪一天这块牌子就不翼而飞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主说,更换公司名称,除了带来原本不必要的麻烦(指在工商、税务方面申报、执行程序)外,还将带来一些损失,这包括一大批因公司更名产生的资料更换费、广告费和外包装制作费用等。在产品销售方面,库存货品也会因为公司名称的更换变得难以销售。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规范下属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利于学校规避企业经营所带来的经济风险、法律风险,这样做等于给学校设立了一道防火墙。

  新闻链接 高校企业多已改名

  据了解,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办企业大多已取消校方冠名,在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投资的企业及其下属企业中,大多数涉及“清华”冠名的企业完成了取消冠名工作,知名的“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已分别变更为“紫光股份”和“同方股份”。

  在北京大学方面,大名鼎鼎的“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已更名为“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在上海,复旦大学已经启动取消校企冠名工作,去年已有几十家校办企业取消冠名。同济大学从2002年开始清理工作,不符合规定又冠以“同济大学”全名的企业已经全部取消冠名,而冠以“同济”简称的企业已经清理20多家。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