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共同举办,新浪网教育频道独家门户网络支持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系列活动的第一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于2月21日成功举行。研讨会除了邀请专家、教育管理者和企业界人士外,还邀请了来自福建和北京的家长代表以及来自北京和河北廊坊的大中学生代表,希望通过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利益直接相关者多元声音的呈现,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到会嘉宾:北京市教科院院长时龙;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郭元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传统文化公益组织“一耽学堂”总干事逄飞;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巫爱金;北京海淀区实验中学学生;零点咨询集团社会公众事务研究总监范文;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局长姚宏昌;中国社科院教授李楯;中国青年报记者、《大小眼看美国》的作者陈强;作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
以下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郭元婕女士的精彩发言实录:
郭元婕:刚才听了时院长的介绍,我也是非常受启发,在他的基础之上我想从一个国际视角来介绍一下国外的教育方针,或者是类似于它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怎样的一个立意,怎样的一个目标,怎样的一个潜词造句,包括它能给我一个什么样的视点。
从头反思我们国家目前的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存在哪些问题?是否需要与时俱进。在我阐述国外的教育方针的时候,也就是国外教育要培养什么样人的时候我首先明确几个概念,一个是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基本在一个层级上;第二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工作方针,这也是教育工作方针;第三类概念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是不同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社会对人培养的总和,对人培养的要求的总和,它是对于人的质量的这么一个规定;而培养目标这又是一个层级的概念,它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具体的要求,这是三类概念。
那么在这里可能最有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就是教育方针。国外很少用教育方针这个词语,但是它能够指向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这样的问题,我们对应来说应该是同等层级上的可比性。我们提国家教育方针的时候一定是提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什么这么提呢?而且把党放前面?现在我们要修订我们国家教育方针的时候,我想提出第一个问题,是不是还应该提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如果应该提的话,应该把何者放在前面?
还有一个,所谓的教育方针是国家和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来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它可以说是政策的最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这是一个教育方针的内涵,它与教育目的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两回事的概念。
我今天要比较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层面上的比较。因为在我们国家培养什么样人这个比较的时候,最有代表性的论述是教育方针里面的论述,而这个教育方针既有在《宪法》里有,在《教育法》里也有,在国家领导人重大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有,所以在这里面会有不同层级表述的比较。
我首先要比较的是几个方面,阐述一下,第一个,对待人的态度。教育方针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一定要有一个对待人的态度,我们国家和国外其他国家的方针,或者目的的表述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国家对人的表述是什么呢?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家品味一下建设者和接班人。日本是怎么表述的呢?日本从临时教育审议会,也就是最开始建国不久的时候,二战以后不久的时候,他就说是日本人。我们教育方针提的可不是中国人,是什么?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中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后再有,美国提的是什么呢?是公民,是21世纪中的公民。但是日本的教育方针在建国以后不断地演化过程中,他也提公民,然后不仅提公民,还要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这是日本,然后美国。法国提的也是公民,泰国不仅要提公民,还要说在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
那么现在来看,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在人的表述上,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了谁而服务的,在这里人是工具化了,而在国外的教育方针中他首先说的是人,然后再说公民,然后怎么怎么样,在这里最大的区别就是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他们都能够提到一个是创造,具有创造性,然后第二个词汇就是个性,再有就是人的发展,可以说在这里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人们一般说体现三个层次的问题,一个就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关注人的问题,第二是这个人的社会性问题,第三个是国家性的问题。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到这个人的层面上主要的体现,在我们国家教育方针是放在第二位的,甚至在这里是隐含在里面的,或者说它不是最重要的。这与我们国家当时建国以后整个的维护政权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整个氛围是相关的,但是这个方针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就值得反思,站在一个国际化的视野中应该怎么看它?
第二个问题就是利益的不同。在表述中我们能够看到,我们国家的表述仍然是阶级斗争和以政为纲的延续,在这里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个什么视角?是一个政治视角,而不是社会视角,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
再有第三个,我们国家的方针培养人和国外的方针培养人的视野不同,或者是视角不同。国外的教育方针,日本也好,美国也好,法国也好,包括泰国也好,他们都是一种国际的视野,有的表述说是21世纪的国际化的什么什么的人才,泰国就说是世界中大家庭中的一员,然后美国又说知识经济时代,在我们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是国际化的视野,一个是政治的视角,这两者又是不同。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个方面,就是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考虑一下,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国家把最重要的词汇表述放到最后的是接班人,接班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继承。那么继承的是什么呢?在我们中国的社会中文化核心的两个词,一个词汇就是名正,名正而言顺,所以我们培养的是听话的学生,我们培养的是接班人,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不是有创造力的人。所以在这里价值取向究竟培养成一个有创造精神的人,还是培养成一个听话的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们的语言表述中我们要有所识别。
再有一个方面,这已经是第五个方面了,就是说遣词造句不同。我们国家提的是什么?首先口号是必须怎么怎么样,必须怎么样,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怎么样,必须怎么样,你就得是这样去做。这当然了,我们工作方针应该怎么样,然后需要怎么样,这是一个表述,然后再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再听听日本建国最初的表述,日本87年的教育目标就是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世界之中的日本人。我们再看看其他国家的,一个大国的,这是英国的,英国的是为每个人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从而充分发展人的潜能,世界公民。再来往下看,泰国刚才也讲过,世界大家庭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看在这语言中的表述我们国家是非常严肃的,甚至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表述,而国外的这种不管是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还是发展人的潜能、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是非常有人性化的一个表述,那么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个比较以后我们就要回头反思一下,我们目的还是要关注我国的教育方针应该如何去修改?
第二个问题我就要回头反复一下我们国家教育方针的修改,我觉得有几个问题,第一个,我们国家教育方针实际上是很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但是问题就在于有谁能够达到全面发展?我只想说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一个表述,我只能说他某个方面或者所有的方面充分发展,而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我认为我们国家教育方针表述的第二个问题,不仅是不遵循教育规律能不能够在里面起到一个关键作用,还有一个就是说表述过于完美的情况下它不具有可操作性,就是我们教育方针指导工作应该从哪里切入,怎么样切入。但是美国就说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发展等等,提高教育质量。
再有,其他老师还会有发言的机会,我就不再多说了,从我这个比较的视角我就谈这些,但我最后反过头来要说的,不是说我们国家教育方针就不好,国外的教育方针就好?我认为这样的结论是肤浅的,为什么呢?我们看日本的教育方针整个脉络和美国教育方针变化的整个脉络就可以看出来,美国的教育方针原来也只是关注人,他只是说人在未来的社会中应该怎么怎么样,很少有国家层面的东西,为什么?因为美国的教育权不在联邦,而在州;但是从布什政府到现在的表述来看,他就提到提高学生学业成就,为每个人发展提供服务,然后还说什么?尽力扩大受教育的机会。这已经有国家层面的发展在里面,这就说明国家把教育的权利不断收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是有变化的。当然这与政府的定位有关系,是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也有关系。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抛砖引玉,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