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第三, “忆苦思甜”
如今的中年人,小时候大概都受过“忆苦思甜”的教育。学校把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请来,给大家讲他们在“旧社会”吃不饱、穿不暖、挨地主欺负的悲惨日子,并且边讲边哭。后来农村来的表兄告诉我,这些来讲的人多半是骗子。他们知道有这种政治需要,就按照这种需要编一段,声情并茂,而且哭得越是泣不成声,请的单位越多。讲一次,至少饭就有的吃了,比要饭强。
不过,这类“忆苦思甜”的教育中有一点还是给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忆苦饭,是糠做成的,还有些野菜,实在很难咽下去。当时老师说,旧社会的饭比这个还难吃多了呢。可现在回想一下,那些糠,在今天这种富强粉成为普通面粉的时代,恐怕还是健康食品呢。多吃一些有助于大肠蠕动、防癌、防便秘,好处不少。其实,一个富家子弟,生活在大房子、豪华车等等之中,精神上吃糠咽菜还是非常有必要也有好处的。
读过《阿Q正传》的人都记得阿Q的一句名言:“老子家以前比你阔多了!”正统的解释,认为这是“精神胜利法”,是昏了头地吹牛。仔细一想,说不定这话还是真的。在一个“富不过三代”的国度,富家子弟沦落到阿Q这步田地不是很正常吗?事实上,那种越是念念不忘“老子家很富”的人,沦落得越快。
美国的富人很理解这一点,生怕孩子从小就有“老子家很富”的概念。像《华尔街日报》这种富人报纸就常常有讨论:要不要向孩子隐瞒家里的财富?孩子发现了家里的财富怎么办?年薪、股票都可以藏起来,但是房子怎么藏?豪华车怎么藏?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怎么藏?孩子稍微机灵点,上中学的时候就会知道家里的钱自己一辈子也花不完。那么孩子还凭什么用功呢?
当你看到美国的富人愁眉苦脸地为这些事情发愁时,还真觉得他们挺可怜的。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即反阿Q之道而行之,反复对孩子讲:我们家以前比现在可穷多了!
比如前面提到的专栏作家Jonathan Clements就在《华尔街日报》上现身说法,说他的孩子生活在富人区的大房子里,对财富习以为常。他就不停地对孩子讲他们夫妻早年挣扎奋斗的故事:住在布鲁克林的一套破旧的公寓中,与老鼠、蟑螂为伴,开的破车在交通信号灯前停太久就会熄火,领孩子去玩具博物馆玩,但从来买不起任何玩具,等等。这就是孩子们的妈妈写自己的博士论文时的条件。他对孩子讲这些,是因为他知道:他自己的外公和外公的4位兄弟姐妹,在1940年代每个人都继承了数百万家资,但全都很快在炫耀性消费中挥霍干净。所以,他从小就教育孩子鄙视豪宅、高级轿车、名牌时装式的生活方式,告诉他们这种日子除了导致了日后的许多财政压力外,并不能带来幸福。同时,他给每个孩子都开了养老金账户,目前价值已经达到每个账户3 7万美元。如果按8%的增长率算的话,在60年后每1美元就涨到了100,3 7万就涨到了370万。也就是说,几百万的家资可以轻而易举地挥霍一空;但适当地节省,一点小钱也能够使你成为百万富翁。
我们的孩子是在非常贫困的状态下长大的。她5岁以后我才找到教职。在此之前,我们夫妻二人是穷得丁当响的博士生,而且生存环境比一般的穷人也许还更极端一些。要知道,生活在法定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70%至少拥有一辆车。我们则在孩子6岁前没有车。冬天在冰天雪地的新英格兰到超市购物,要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放在婴儿车上来回走一个小时。在有工作的第一年,我们也没有舍得买车。孩子如今还记得:她和妈妈穿越厚厚的积雪走到学校(新英格兰地区的大雪,大起来可以到1英尺以上,快能埋到成人的大腿),对她这么小小的个头儿来说如同翻山越岭;本来10分钟的路,要挣扎快半个小时。两年后她告诉我们:那时她进了校门后,几乎连走到教室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孩子的这些活生生的记忆,使我们对她的教育变得容易了许多。我们家买东西几乎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非减价不买。女儿6岁那年,家兄访美顺道来看我们,私下塞给我们几百欧元,说是让我们代他给第一次见面的侄女买点东西。那天我们一起逛购物中心,说是要给女儿买双凉鞋。女儿自己发现一双,喜欢得不得了,也就十几块。她试穿上给我们看,一脸的期待和兴奋。我马上平心静气地说:“还是不要了吧?第一,这双好像并不那么合适;第二,也没有降价呀。”女儿愣了一下,马上说了声“OK”,迅速把鞋放回原处。倒是站在一旁的家兄吃惊不小:“怎么说不买就OK了?真没有见过这么好说话的孩子!”大概在国内,一般孩子在这种情景下总要闹一通。女儿则几乎从来没有为了物质而和父母有过争执。
不过,我找到工作后,家境渐渐改善,消费行为也略有变化。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给孩子过生日。穷的时候,买一块蛋糕、几支蜡烛,一家三口唱一曲《祝你生日快乐》就完了。但一般的美国孩子,都有较大的生日派对,要请20个小朋友左右。这是孩子重要的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在学校多交朋友。女儿8岁的生日时,我们花了200多美元包了一个标准的奥林匹克冰球场(两个小时),请了30多个孩子。6月份天气很热,孩子能滑冰,当然是够“酷”的。而30多个孩子,按习惯每个人带一份礼物;这样礼品就堆成了山,让女儿看得眼花缭乱。女儿从小穿旧衣服、玩二手玩具,如果一天突然得到这么多东西,很快也就习惯了奢侈。于是我们和她商量:玩具要一天才打开一个,而且必须经过自己的努力(比如练钢琴等等)挣来。有些玩具,我们应该重新包装送人。因为她去别的孩子的生日派对也要带礼物,礼物要花不少钱;而她留着这么多礼物自己都玩不过来,为什么不节省一些呢?
只要我们耐心地讲,女儿总是认真地听,而且都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能够轻易说服她,主要有两个法宝:一是继续“忆苦思甜”,告诉她爸爸妈妈小时候很少有玩具,只能拿着树枝等等来玩;一是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送她上芭蕾或者钢琴课。我们的核心理论其实还是告诉她万事有一个限度,让她知道这点钱能买礼物就不能干别的了,让她自己来选择;同时,也开始教育她在自己拥有了许多以后,要想想匮乏的人。那次生日后,她自己也说礼物实在太多了,超出了她的需要。她妈妈从报纸上看到,有的孩子得到生日礼物,自己完全用不了,就决定把生日礼物全部捐给贫穷的孩子。女儿听了很有兴趣,表示下个生日她也要考虑。
中国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国已经有四分之一世纪维持着两位数的高速经济增长,许多家庭已经“由俭入奢”了。但是,教育孩子则一定要是个“由奢入俭”的过程,让她知道眼前的财富并非当然,需要努力才能得来。这样她才知道好好经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