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清华、北大等名校,无疑就是毽子里的鸡毛——钻进钱眼里啦,挂羊头卖狗肉,频频举办各类培训班敛财,在社会上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简直是有辱斯文,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民日报》2月25日报道: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一桩针对著名高校的诉讼案:北大研修班项目负责人张家麟,状告北大在合作过程中不履行审查考核责任,“盘剥”合作方,要求北大赔偿47万余元。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涌现出了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名校培训班。比如,总裁研修班、精英培训班等等。这些名校培训班教学组织管理混乱、培训时间非常短暂、授课教师滥竽充数、授课时间严重不足。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获取不义之财。以张家麟事件为例,北大培训中心负责“审核学员资格”、“审定教学方案”、“审查师资人选”、“考核并发结业证书”。“实际上这4项义务,北大培训中心没有做到一项。”在张家麟看来,对方做到的只是“收钱和盖章”。其实,清华等其它名校培训班也大都如此,真可谓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既然名校培训班既然大都是骗局,那么,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甘心情愿地上当受骗呢?其实,继续教育、成人教育早都成了一个交易的场所,而不是教育的场所,这是众所周知的公开的秘密。只是因为各有所取,大家都保持沉默罢了。参加学习者有很多根本就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试想,几天的课程能提高什么水平呢?参加学习者就是为了获得文凭、就是为了交朋友,因为参加这样名不副实的培训班一是可以镀金,二是可以建立更高、更广泛的人脉。最重要的一点是参加培训班者根本就不需要个人掏腰包,特别是那些权贵们还会在乎花那么几个小钱吗?既然参加名校培训班有如此好处,那些“崽花爷钱不心疼”的当权者岂能不如蝇附膻,趋之若鹜呢?只可惜,中国的那些名牌大学陷入了见钱眼开的歧途,还在那里沾沾自喜呢。悲哀啊,试问,长此以往,中国的教育将向何处去呢?
我个人认为,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不高的今天,继续教育、成人教育领域通过市场化运作让普通人也能分享到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本来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然而,名校如果不重视培训班的质量,只是把培训班当成创收或搞产业化的手段来赚取不义之财,那么,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就会异化为一种新的学术腐败。目前,连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都已经整筐偷西瓜,满地捡芝麻——大处不算小处算,奋不顾身地去淌这股浑水,真是后患无穷,害莫大焉。由是观之,规范高校的继续教育已经是眼眶着火——迫在眉睫的事情啦。教育部还能装聋作哑,听之任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