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新浪教育 > 教育信息 >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 正文
自2003年以来,21世纪教育研究院持续观测、评价年度我国公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程度。然而,中国区域教育状况差异显著,过往的全国性调查不足以表征区域民众的不同感受。为了拓展教育满意度调查的视野、提高评价的效果,2008年重点引入区域差异维度,委托北京华通明略信息咨询公司进行200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的电话调查。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于2008年9月1日——10月31日期间实施。调查的执行区域及样本量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济南、西安、沈阳、南京、天津、哈尔滨、长沙、昆明、杭州、合肥、长春、呼和浩特、郑州、南昌、福州、南宁、海口、乌鲁木齐、石家庄、兰州、银川、太原、西宁、贵阳30个城市的6000名18-60周岁的常住居民。样本由抽样软件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取样技术报告显示了各城市调查成功率在3%-8%之间。
教育满意度调查的指标及权重如表所列,问卷主要是评价当前教育领域里的热点及表现突出的问题,涉及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育公平、教育收费,其中重点关注教育公平。
本报告以此次调查数据为依据,使用5级量表的赋值方法:5分表示“很满意”,4分表示“比较满意”,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不太满意”,1分表示“很不满意”,排除“拒答/说不清”因素之后求取均值。
一、基于整体教育满意度的城市排序
1、30个城市的教育满意度得分在3.385至3.018之间。我国主要城市的公众教育满意度介于比较满意到一般之间,明显偏于一般的评价。
2、教育满意度平均分值的城市排序中,济南、杭州、南昌位居前三名,城市间的满意度均值高低区间变化不大。
3、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市满意度呈现分化的状态。
二、基于分类教育满意度的城市排序
参照分城市教育满意度平均分值排序而组合的城市序列(见图2),五类教育满意度指标——教育总体状况、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育公平、教育收费的公众感受与城市排序发生多重变化。
大部分城市的公众对分类教育指标的满意度高低差异明显。
公众对本市教育状况的总体评价一般优于其它四类,而对教育收费的评价则较多地低于其他四类。各城市公众对本市教育状况的总体评价得分最高是杭州(3.533)。对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效的评价最高是银川。
30个城市的教育总体状况及教育质量得分均超过3.0,但西安、南宁、石家庄、长春、太原、北京、重庆、哈尔滨、成都、南京10个城市的教育收费指标评价,太原、北京、西安、长春4个城市的教育公平指标评价以及昆明的教育过程指标评价低于3分一般的评价。
分项指标的曲线图更详细地解释了分类指标的城市排序。
在教育质量方面
1、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成效的满意度分值都高于毕业大学生能力和水平指标,后者明显拉低了教育质量指标的满意度。上海等13个城市的公众评价毕业大学生能力和水平介于一般到不太满意之间。
在教育过程方面
1、除了海口以外,29个城市的公众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满意程度均高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昆明等6个城市的公众不太满意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
2、东部城市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评价走低,21-30名中占了6个。教师队伍素质则东部城市占优:1-10名,东部城市有6个。
在教育公平方面
1、教育部门廉政建设、行业风气与中小学校“择校热”在全国21个城市的情况不容乐观。仅杭州等9个城市的公众认为教育部门廉政建设、行业风气状况合格。西部城市的公众都感觉不太满意中小学校“择校热”的改善情况。
2、北京等17个城市公众认为初中升高中入学机会平等状况优于小学升初中入学机会平等状况。而银川等13个城市的公众态度正好与之相反(见图3)。太原(2.898)、北京(2.974)的小学升初中入学机会平等状况受到公众的质疑。
除了基于整体教育满意度的城市排序和基于分类教育满意度的城市排序,分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还有两个层面的分析:基于被访者群体划分而形成的教育满意度之城市排序,包括性别、学历、职业、有无子女;基于2007年入户调查8个城市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历史比较。由于篇幅所限,这两个层面的内容没有列入教育蓝皮书,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份小册子就在大家的提袋里,除了这些内容,还有各个分项指标的城市排序、本次电话调查详细的技术说明以及前两年的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兹比照,欢迎大家取阅。
三、全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结果分析
将30个城市的调查数据按照各城市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可据此分析全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
1、2008年全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电话调查平均分值为3.063,低于2007年入户调查的结果。
2、全国主要城市公众的分项指标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序:教师队伍素质、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成效、本市教育总体状况分列前三名,教育部门廉政建设/行业风气状况、中小学校“择校热”改善情况、毕业大学生能力和水平分列后三名,未获公众认可。与2007年同类指标的满意度分值及高低排序相比,2008年9项指标的得分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仅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效有了极微弱的上升,分项指标满意度排序因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