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学者杨东平:取消重点校靠政府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0日 18:38   中国青年报

  对于“小升初”过程中“择校风”盛行的现象,一些名校校长认为,这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而家长们又望子成龙心切,交纳高额择校费属于愿打愿挨。

  著名学者、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则认为,择校行为并非家长们的诉求,从根本上说,是“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巨大差距“倒逼”出来的。

  杨东平介绍,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的思路是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通过层层选拔尖子,为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培养和输送人才。

  改革开放以后,基础教育阶段延续了这种通过竞争、筛选、淘汰,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标的精英路线。各级政府层层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教育经费、生源、师资等各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最终形成了等级化的公立学校,人为地制造少数名牌学校和大量薄弱学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程方平近日完成了《海淀区教育均衡化调查》。调查显示,即使是在教育最为发达的北京市海淀区,也存在公立学校教育发展的极度不均衡。在城镇,有18.2%的初中、50%的高中和27%的完全中学属于薄弱校。在各学校认为“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学校间教育条件不一、差距过大”排在第一。

  去年11月,记者走访北京市一些中学时发现,由于缺乏运动场地,学生在马路上跑步或上体育课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学校中唯有一所名校的场地问题得到了解决,该校所在区政府去年拿出3亿元用于学校周边居民搬迁以及运动场地兴建。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位学生家长说,自己并不奢求每所中学都办成四中那样的名校,但底线是孩子在普通中学念书也有考入重点高中的可能性。

  杨东平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90%以上的学生将升入高中,因此初中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教育,家长必然会考虑义务教育的公平问题。

  在近日提请审议的《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提出这样一条规定: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不得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

  杨东平指出,这是首次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政府将不再人为地制造和扩大公立学校之间的差距。

  但是,要想短期内缩小义务教育阶段重点与非重点的巨大差距,让家长们觉得“学校无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杨东平认为并不乐观。

  事实上,早在1997年,原国家教委就在《关于规范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若干原则意见》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不设重点校、重点班、快慢班,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教改试(实)验班外,一般不设立试(实)验班。

  不过,没有了重点小学或是重点初中的提法,并不意味着重点学校制度就此结束。“在北京,谁都知道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是好学校。”一位家长说。

  杨东平认为,这一方面是重点学校的巨无霸地位已经形成,短期内要求薄弱校与之缩小差距并不现实。另一方面原有的重点中学找到了示范学校、星级学校、实验学校、假民办等新的变种。

  在杨东平看来,如今的重点学校功能有三:一是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学校升学率的高低往往是学校领导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绩;二是教育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重点学校的教学资源往往被当地强势阶层子女享用;三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经济利益。

  杨东平认为,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之下,一些地方政府仍会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消除重点学校制度靠的是政府行为,否则即使写入了义务教育法,最后也可能沦为一纸空文。”杨东平说。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谭东女儿的自述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