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同学们,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当先的就业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的内容。演讲的题目就是“行驶严峻、政策积极、自动适应”。
我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感受比较深刻一些,今天的论坛我觉得挺有意思,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感觉,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确是比较大一些。但是我要讲大学业的就业压力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是新的问题。我们比较早的时候,包括在计划时期,包括在大学业供不应求时期也有就业压力。比如87年的时候,我们实行企业,在改革实行企业自主时间不太长,在经济改革初期、87年的时候当年退回来的毕业生达到700人,当时也有一些压力。这700人怎么办?当时在中国青年报上也发布过,这700人也有压力,再找工作会找到什么样的工作。89年的时候,那批毕业生就业也相当难,需要企业接收的人数减少,虽然当时已经实行了市场方面的改革、就业,但是政府在那种情况下还要实行计划性的东西,硬性往下派,所以就业问题是历史问题。
当然话说回来,我们虽然有就业压力,但是也要看到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压力。最近我到学校去,包括接触一些,我们手头拿着几份接受函的同学不是没有,他们的压力是在挑选哪个单位对我来说更满意、更好一点,还有相当一批这样的学生。所以说对压力的问题,不仅历来就有,而且现在在学生当中也完全情况不一样,有的有压力、有的压力很大,有的是自己选择的余地很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对待压力这件事情,的确应该认真的研究、探讨一下。
第二从心理方面讨论,当然还要从其他方面讨论。
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确是比较严峻,这种严峻和国际金融危机是联系在一起的:第一是供需总量的矛盾,第二是结构性的矛盾;第三个是适应性的矛盾(着重是适应性的矛盾)。
历史回顾:毕业生供需总量的矛盾的确是比较突出的。这里有改革开放30年来的大数据(北京的数据),30年前北京只有11974人,因为我就是那年毕业、做毕业生就业工作。90年、过了10年增加到32406人,2000年增加到61990人;到2009增加到210000。毕业生的数量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北京也好,长期以来都是供不应求,过去叫饥不择食,因为当时毕业生数量太少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现在毕业生大幅度增加,对国家的发展的确是好事,因为过去很多中小企业,包括国有根本要不到毕业生。我记得有一年在通县开会,建材处的处长因为要不到大学生在下面哭,这是在80年代后期。现在有这么多的毕业生,不仅解决了年轻人上大学的问题,而且对国家的人才强国战略是非常积极、非常好的事情。但同时带来的也是结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就业压力,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PPT介绍数据)是全国八年来增加的人数,01-09年,北京增加3倍,全国增加5倍。
所以说一个是供需总量的矛盾;另外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的确导致了需求的减少。从我们中心在北京来说,组织的双向选择会,每年都要组织二到三次金融的招聘会,今年一次都没有组织成。因为这部分单位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尽管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我们是免费请用人单位参会,但还是没有组织起来。IT类、外国企业、国内的外向型企业需求明显下降,这是谁都不可否认的实际情况。去年年底,北京市需求统计下降了23%,这就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结构性的矛盾依然存在,现在结构性矛盾,不仅是专业的矛盾,还有层次的矛盾。专业性的矛盾主要是应用类学科就业需求相对要好,纯理论、纯文、管理、法律,像这些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管理类、外贸类就业也与此相当。这部分毕业生不得不转行,还有一些工业设计方面的专业,这个专业学校也上的太乱、太猛,导致毕业生在这些方面要做一些接近,或者是不相关的事情。
所以,我们近年来有一些好开展的专业,法律、外贸、管理,前几天记者采访我招生方面,我提到过,我觉得学校在办专业方面的结构性矛盾,政府也在加大力度,最近政府也搞了一个专业预警计划,让老百姓知道、政府掌握,不能哪些专业好办就办,所以专业性的矛盾的确影响还是存在的。
学历层次的结构也有一些问题。现在从北京来说21万毕业生,4.3万的专科,5.7万研究生,博士生1.4万,剩下的是本科生。从这个结构来说,北京70%是服务行业,需要大量的专科生、高职,北京的孩子念完还不甘心,继续读本,不得不从外地引进,服务行业,包括亦庄、开发区,生产第一线和服务行业大量的人员都是外面的打工的孩子引进的,学历结构层面目前来说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又出现了研究生的就业难度在加大。比如讲,我自己亲身感受,今年有2个直接找我的研究生,现在已经降到当小学老师也心甘情愿,现在弄的北航的研究生到小学当老师户口都解决不了。有些博士生,现在找工作宁可不要户口,只要工作就可以,目前外来高学历人口很多,比如去年北京就进了1.6万人,所以说在这方面就业压力难免会加大。
目前,事实上不仅是就业率的问题,还有就业层次的问题。最近我到清华开会的时候,清华今年的毕业生就业率比往年在同期提高了20%。为什么?也是因为就业压力,像有些好学生往年一直等待看着,今年也不敢等,认为单位可以马上就签,签完以后心理踏实点。所以说在就业压力的情况,重点大学就业率是提升了。但是单位小了、工资低了,这又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清华、北大往下压,压到北航、理工的层次。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我刚才讲的是结构性矛盾,讲了总体的供需矛盾。但是,现在更主要的是适应性矛盾是突出的,就是说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不能适应企业需求的矛盾,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我接触过,像中关村国际软件协会的会长于滨,我们一起谈的时候,他就谈到北京的软件毕业生,这一、二年的缺口将近一万左右,需求量是比较大的,因为北京软件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目前,一方面缺口这么大,各软件行业互相争夺人才,提高工资互相挖人,但是又有相当一部分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因为一是干不了,到企业还得教他,企业根本不愿意要。为什么现在培训机构热起来,他们可以让想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人,通过几个月、半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工作,为什么我们学校不能教这样的技能。人才市场的季报排名,营销没有低于前3名的时候,及时人才的需求极度紧缺,也绝不会排到3名以外,一个是这方面专业的人少。另外这些毕业生搞营销,到企业觉得实在不好用,到企业先搞销售、必须先在基层干干,但大学生又是不甘心,导致找工作这么难,这就是现在就业面临的问题。因为企业就是企业,企业要挣钱、盈利,企业要生存、发展,如果要的人到这里不能干、干几年跳槽对企业是很大的损失,现在适应性的矛盾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二是观念不适应,现在的问题是基层、中小型企事业单位需求量也是比较大的,就比如在大学生就业之家举办的招聘会,偏远一点、小一点的企业,就唧唧喳喳的去几个人,学生也难免怕那个地方不稳定,但是我要说的是,这种大地方没有、小地方不去,是要不得的。现在有几个专业就有这种考虑:机械专业、会计专业、农科专业。会计专业每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就业率不高,因为这些需求单位都是小型的企事业单位,学生不想去。另外像机械类需求量也比较大,每年是毕业的几倍,按理说应该很好就业,因为都在基层第一线,要到车间、第一线去工作,学生也不想去。所以在观念、成长问题上还存在适应性的问题。
农科转行的,每年非常多,到毕业的时候,很多不搞农,还有其他一些。凡是苦一点的,都不去了。上学时只要有大学念就行,毕业一看岗位苦就不去,但是搞别的工作又不适应、没有竞争能力。所以现在适应性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
第三,职业素养不适应。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学生的责任心,学生往往把工作当成写作业,这样就麻烦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责任心、吃苦耐劳,尊重人的礼仪知识方面都很有意见,有时候在考核当中往往是由于这方面的问题被用人单位筛下去了。前两天在人民大学听系里组织的人力资源讲座,学生一进来就坐,一做就能感觉到大学生的素养,学生都在排着,一排靠椅,学生在上面半躺、半靠,他说看那个姿势根本不会接收你,所以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方面还是需要极大加强的。这些都属于适应性的矛盾、能力的问题、观念的问题、职业素养的问题。在学校加强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