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媒观点:为炒作“高考状元”打个预防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3日 15:41   大众网-齐鲁晚报

  每年高考,有的教育局领导、校长比考生还紧张,直到考分公布,当地出了全市乃至全省状元,才能长舒一口气。

  高考在即,成千上万关注的目光又聚焦在高考上。每年高考过后,很多地方会兴起对高考状元的大肆炒作之风。对状元的片面追捧,反映了社会、教育部门、家长育人观念的误区,危害甚大,必须泼上一桶凉水。

  高考状元并不等于职场状元,事实上,很多高考状元进入职场后很快“泯然众人矣”,这一点大家都不难看到。作为教育部门领导和校长更是深谙此理,但是多年来他们成为炒作高考状元的最主要力量。每年高考,有的教育局领导、校长比考生还紧张,直到考分公布,当地出了全市乃至全省状元,才能长舒一口气。有了状元,一个地方方觉得显出了其教育实力;学校方觉得光耀门楣,来年才会有更多的报考者;而老师也能得到奖金等等。对于状元的追捧,实则是教育政绩观的错位,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上过于急功近利,在这件事上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

  一些媒体和商家对高考状元的追捧也为炒作之风推波助澜。每年高考过后,一些媒体都会把高考状元当作新闻卖点,从成长经历到家教方法,从个人爱好到高考心得,对于状元的报道不一而足。一些商家也往往请来高考状元为其代言。说到底,媒体和商家都瞄准了家长、社会对于状元、高考分数的追捧心理,并为之火上浇油,从中渔利。

  以培养状元为目标的教育,只能陷入高考升学率的恶性竞争之中,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前不久,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规范办学行为,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素质教育止步不前的难题,各地必须落到实处。

  值得高兴的是,炒作高考状元之风并非刹不住。去年山东进行了尝试,不允许各地、媒体炒作高考状元,禁止各地表彰奖励高考升学率,并且处分了个别违规的学校,炒作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从根本上说,要打破政府、学校、社会对于高考状元的追捧,必须推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教育质量观,走出“唯分数论”的教育误区,真正树立起“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教育政绩观。

  今年高考在即,有必要给各地、各校打个预防针。高考之后,不妨把关注的目光从状元的身上移开。相信随着成才观念越来越多元化,炒作状元之风终会降温。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育时评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