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吹冷高考热?高考报名人数首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08:09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袁伟华

  下午四点,22岁的宋德昭从坐落在承德市附近一家铁矿的球磨车间里走出来,摘下安全帽向年龄与他父辈相似的工友们点头示意了一下,便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今年2月,宋德昭的高三同学们都在积极为高考做准备,但他却已对高考失去了信心。眼看着别人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却无所事事,宋德昭决定退学找工作。于是宋德昭的父亲托人把他安排进了这家铁矿,考虑到球磨技术含量不高,收入稳定,月工资800元。宋德昭告诉记者,“班上除了少数人能考上好大学以外,大部分大学毕业后还要回来再找工作,我早干几年还早挣几年钱呢。”

  对普通中学来说,高考报名人数多少显示出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中学的负责人表态异常谨慎。宋德昭原来所在学校的副校长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高考报名率肯定没问题。”而据他了解,县里其他镇中的情况并不乐观,“近几年的生源一直在不断减少,今年的数字还不清楚,但是也不会太好。”

  这位副校长介绍,当地这两年兴起的一些小企业分流了不少学生,“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觉得考上大学的希望不大,在高二下半年或者高三上半年就直接退学了。”但是他特别强调,“高考报名率下降是这几年一直存在的现象,并非今年才出现。”

  ■若干省份高考报名人数首降

  来自河北全省的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全省高考报名人数为55.9万人,比去年减少了1.63万人。这是自1995年以来,河北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而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比去年减少了3.8%,约40万人。

  由此可以看出,在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骤减近4成的大背景下,河北并不是个例。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查阅相关数据发现,今年北京、河北、辽宁、甘肃、山西等地高考报名人数都是多年来首次下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洛阳市,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首次下降。

  在经济形势仍不乐观的大背景下,若干省份高考报名人数首降,究竟是巧合还是释放了某种特别的信号?

  ■就业压力是最大推手?

  “供孩子上学到现在至少花了十几万,如果读了大学,还至少需要5万元。”宋德昭的母亲在采访中给记者算了算账,“像他这样的即使勉强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还要面对找工作这个问题,何况现在大学毕业生也不好找工作,那上这个大学有什么用?”

  由于不少家庭的教育投入(尤以大学阶段投入)和产出(拥有工作机会)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衡,持宋母这样的新“读书无用论”再次流行起来。记者查阅部分数据后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放弃高考的适龄青年就越多;而缺乏打工或者经商传统的地区,升学基本上还被视作唯一的出路。

  在教育部2日公布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统计数据前,已有媒体根据部分地区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得出了就业难使高考“遇冷”的结论。不过,教育部否认了高考人数减少缘自就业压力。

  3日有消息报道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45%,有275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就业总量与去年持平,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之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易。”而今年教育部为大学生就业制定的目标是,毕业生离校前签约率达到70%。

  ■适龄人口减少是直接原因

  针对今年一些省市出现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现象,教育部给出的解释更加侧重于人口自然变化因素。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表示,适龄人口总量的减少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直接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报,中国在现阶段的适龄升学人口正在不断下降。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分别是849万、834万、803万。这种趋势将对未来几年高考人数的变化产生影响。

  山东省某大学招生办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在我们省的个别农村,适龄儿童的确是在不断减少,有的村子只有5、6名适龄儿童,学校甚至无法给他们开班授课。”李老师认为,适龄人口自然减少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今年的适龄考生基本上都是90后,已经错开了1985年-1990年第三个生育高峰。

  ■经济因素影响被人为放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多省高考报名人数今年首降的事实,让外界猜测是金融危机“吹冷”了高考热。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不是最主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专家王智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就业压力从2003年以来一直就有,虽然今年的经济形势肯定会影响就业,但这不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我也不同意金融危机是造成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因。”宋德昭所在中学的副校长对记者表示,“眼下中国老百姓对这次危机的预期并没有那么悲观,而且基本上都相信用不了两年经济形势就会好转。试想经济复苏的周期和培养一个高中生的周期哪个更长?”他举例说,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是2006年入学,当时就业压力早已经很明显了。“家长和孩子们不会说因为今年经济形势突然转坏就判定四年后的就业压力会更大。没准儿孩子四年大学上完了,中国的就业压力会有所缓解也说不定。”

  采访中,李老师向记者表示,“经济因素影响被人为的放大了。”李老师认为,眼下一些热点问题总是被人为地和金融危机捆绑在一起,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影响被片面的夸大。

  姜钢也明确表示,去年底开始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确实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不可否认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就业产生很大压力,但如果就此推断金融风暴“吹冷”了高考热就有些片面。

  ■选择多元化分流部分考生

  王智勇认为,成才多元化趋势也客观上分流了一部分生源。王智勇告诉记者,随着考生和家长观念的转变,高考并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比如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很多适龄青年选择上职业技校,希望掌握一技之长并以此谋生。

  “我国的技术工人短缺一直是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王智勇告诉记者,“因此选择适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孩子成才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此外,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到国外上大学。记者的一位杭州朋友介绍说,他的一位亲属报考了美国一所州立大学,今年2月份便收到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而他所在的学校,高二、高三的同学出国读大学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据山东省教育厅的公开数据表明,全省有60多所高校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合作项目,每年有几万名考生通过这种办学方式走上了留学之路。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