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告别大学生涯 毕业生的N种“出轨之举”(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 17:25   青年周末

  “毕业了,总想做点出格的事!”

  “毕业了,想搞一场华丽的秀,跟大学生涯做最后的告别。”


◎今年6月底,复旦两位男生自拍“裸奔照”,引起网络热传
◎今年6月底,复旦两位男生自拍“裸奔照”,引起网络热传

  这样的帖子,在今年6月的“毕业季”前夕,在全国各大高校的校内BBS上可谓屡见不鲜。这不,还真有应届毕业生策划了令人瞠目的“出轨之举”。日前,复旦两个男生以“裸奔照”庆祝毕业迅速走红网络,一组如芙蓉姐姐妩媚自拍式的某男生学士服照也在网上热传。一时间,个性化的毕业庆祝方式成为备受热议的话题。

  在大学校园里,另类的毕业狂欢有哪些“经典态”的路子?在这怪招迭出的背后,年轻学子们寄托了怎样的人生心态?这幕特殊的盛夏“毕业景观”会给毕业生们留下怎样的心理印记?为此。《青年周末》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采访。

  ——毕业季的N种“出轨”——

  裸奔

  清华可能现在特别同情我们吧。去年是他们裸奔,今年终于南下到复旦了。

  ■复旦“裸奔男”的网络成名史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当《青年周末》记者开始“毕业出轨季”的调查时,几乎每一个被问到的人,都会反问一句:“另类的毕业庆祝方式?你是指复旦‘裸奔男’那种?”

  连日来,裸奔,几乎成了毕业出格之举的头号标签。这一切,大概发端于6月27日前后。当时,复旦校内BBS上出现了一组庆祝毕业的全裸照片。在这些图片中,主角是两个头戴学士帽、全身不着片缕的男生。两人背部上画了英文字母“I(我)”和一个爱心符号,臀部上画上了“F”和“D”两个字母,代表复旦首字母的缩写。

  这组“裸照”一经发表,立刻轰动网络。照片迅速被转贴到校外的网上,很快,各大门户网站上都出现了这批“裸照”。复旦“裸奔男”由此在短短几天内走红网络。

  当事人显然没料到,这一切会来得如此迅猛。

  “第二天,他们自己看到网上到处都是(裸奔照)时,已经吓到了。”7月3日,复旦大学新闻中心老师罗倩就此事接受了《青年周末》采访。

  本来,在给新闻中心打电话前,记者曾联系上一位略为知情的复旦本科生。对方透露说,这两名裸奔男主角并不是网上热传的物理系学生,而是2005级光科系的学生。因为复旦校方已对此事颇为震怒,当事人本人也不愿接受采访,作为师弟师妹,他们不便告知媒体那两个男生的电话。他还是建议记者“实在要联系采访,只能走官方途径”。

  于是,当记者尝试着“官方途径”时,却发现,复旦校方对此表现得颇为宽容。电话那头,新闻中心的老师罗倩笑语盈盈,几乎有问必答。

  “这两位同学的身份确认了吗?”

  “确认了,是复旦学生。”

  “后来复旦是否联系过这两位同学,询问他们为何以如此特别的方式庆祝毕业?”

  “唔……表示爱复旦呀。”

  罗倩话未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当记者提出希望联系当事人时,罗倩的回答是:“现在是他们自己不乐意接受采访。因为这些学生开始想得很简单,把照片发在校内BBS上,作为一种毕业留念,可能当时要毕业了,觉得感伤,脑子一热,就贴出来了。他们最初只想小范围地传播,没想到流传这么广,成(网络)‘公映’了。后来学校要了解情况,想询问下是否压力过大,联系了他们的家长。现在家长也知道了这事,搞得两个学生压力挺大的。”

  说到后来,罗倩还忍不住自嘲一句:“清华可能现在特别同情我们吧。去年是他们裸奔,今年终于南下到复旦了。”

  去年,清华雕塑系应届毕业生付桂衍在清华操场裸奔,他将此举解释为离开清华前送给自己的一件礼物。

  但综观两组图片的不同,去年的清华裸奔更像是一场即兴之举,今年的复旦裸奔显然多了创意和计划。而在舆论层面上,不仅复旦校方表现出了相当的宽容度,网民们虽时有调侃式的批评,但不少人还是对此持宽容的态度。

  另类毕业照

  我们班的想法就是一定要雷人。

  ■从宫廷大戏到“名利场”式毕业照

中国传媒大学2005级编辑出版专业吴默韬所在班级的另类毕业照 供图/吴默韬
中国传媒大学2005级编辑出版专业吴默韬所在班级的另类毕业照 供图/吴默韬

  和“裸奔”相比,拍摄个性化的毕业照,排演另类的毕业戏,似乎是更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种庆祝方式。

  在《青年周末》记者对数十名受访者的调查采访中,吴默韬的毕业照和毕业戏大概算得上最富创意的“代表之作”。

  那是一桢如卷轴般展开的长幅合成照片,上面有十几个身着西洋宫廷服装的年轻男女。他们头戴假发,或坐或立,都摆出颇为明星的架势。这是中国传媒大学2005级编辑出版专业一个班级的毕业照。和传统毕业照迥然不同的是,这幅“毕业照”乍一看,倒有几分大牌杂志《名利场》封面的味道。

  “对,我们当时就是参考了《名利场》。”QQ上,吴默韬对记者的评价颇为高兴。从7月3日到6日,记者对他进行了多次采访。这幅另类毕业照背后的故事也逐渐完整起来。

  原来,最初的创意要追溯到这帮学生的大一时光。

  “当时电视剧《金枝玉孽》特别流行,班上有几个关系好的同学们互相开玩笑,胡乱叫着‘皇上’、‘皇后’。后来有一次和班主任一起吃饭,大家聊得起劲,就开始想像班上的各个同学如果在古代社会会有怎样的性格、扮演怎样的角色。”

  就这样,吴默韬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被按上一个古代的头衔,甚至连他们年轻的班主任,都被叫成了“太后”。此后,他们在班级的QQ群中,也以这样的“宫廷绰号”互相称呼。

  到了大三时,这帮生性活泼的文科生又冒出了新的创意,决定按照“宫廷绰号”的叫法,编一部全班同学参演的宫廷大戏。

  “当时,那是个东方版的宫廷故事,剧情编得挺跌宕起伏,挺好看,大家都很受鼓舞。到了大四毕业时,我们学院有一个传统,叫做正装晚会,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身着正装去参加晚会。男生要穿西装,女生要穿晚礼服。在晚会上,每个班级会有上台表演节目的机会。”

  眼看这是毕业前夕最后一次公开演出,吴默韬和同班同学希望自己能有一个“隆重谢幕”,以此作为自己踏上人生新旅程之前的“华丽转身”。

  “我们班的想法就是一定要雷人,一定要让全场师生印象深刻,做到独一无二。”

  作为毕业大戏的策划人,吴默韬算是动足了脑筋。

  新戏的名字定出来了,戏仿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名字改成了《哈姆特雷》。因为全班的15个同学中已经有两个去了外地,吴默韬能召集到的“演员”只有13名。

  “大四时候大家都很忙。有些人已经在工作单位实习了,在外面租了房子。所以要排练时,还需要请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回学校来。”

  为了节省同学们的时间,这出毕业戏最后浓缩了剧情,主要追求视觉效果上的“一雷惊人”。于是,6月底的一个晚上,在最后排练了一遍之后,这帮“宫廷大军”就出发了。

  “我们是先在一个化妆室里化好妆,然后再去学校礼堂。去礼堂的路上,要过一座天桥,因为学校还有一个南边的校区,和北边的校区隔着一条马路。大家提着裙子过天桥时,路上的人看见我们,都跟看见怪物一样。”说到这里,吴默韬自己先笑了起来。

  当在整个学院“衣冠楚楚”的正装毕业生突然杀出这么一支西洋队伍,礼堂里轰动了,当下掌声四起。这出戏一共演了8分钟,伴有两段翩翩起舞的宫廷舞蹈。吴默韬回忆说,效果相当好,以至于当他们头顶假发,热得脑门冒汗时,还要应对台下热情“粉丝”的合影要求。

  “我们还穿着这套衣服,拍了这一套毕业照。”当时,吴默韬在QQ上给记者发来这组号称“正式”的宫廷风格毕业照时,记者有些吃惊,难道这帮“85后”的学子已经不流行穿学士服、戴学士帽拍照了?

  吴默韬“啊”了一声,连忙解释:“这个(宫廷照)就是正式的毕业照。我们学院有个专门的毕业纪念册,大多数班级都是穿正装拍合影。至于学士服那个,就是在学校里自己穿上随便拍。”

  说到学士服照,吴默韬又来了劲头。

  “我们同学在拍正式的学士服照时,也有很多搞笑的照片。因为那个学士服是黑色的长袍子,就有人模仿哈利·波特的造型,专门去买魔杖和圆眼镜进行摆拍。还有一个女生,她化妆成哈利·波特的样子后,骑在一把扫帚上,专门设计了动作,每一下都往上跳,照片是一桢一桢地拍,整体连起来,就像一个飞天扫帚的小动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