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暑期中,我和20多名内地大学生赴港参加了一个由中港实习生协会主办的金融培训项目。为了给后期实习打好基础,头两天我们集中在香港大学接受金融知识的课程培训。时间虽短,但培训期间接触到的几名香港老师身上却有很多让人没想到的地方,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当香港老师约翰·李一笔一划写规范板书的时候,我非常意外,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
数字化时代的迅速到来瓦解了曾经的一切。我们的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PPT教学,常常是把课本上大段大段的文字直接搬到屏幕上。有时,一些老师也会在制作课件时添加一些新的前沿资料,可是PPT翻页的速度快极了,快到你无法对内容做笔记的地步。
在讲授到金融会议,金融“饭局”环节时,约翰·李老师亲自在黑板上模拟画出一张方桌和一张圆桌,向我们提问:“如果你是个刚入行的金融从业人员参加公司面试,你该坐在哪里?”“你身为公司职员参加圆桌聚餐,你该坐在哪里?公司老板,老板太太,老板儿子,主持人等一系列与会人员他们又该坐到哪里?”
然后,他将这些注意事项以及“潜规则”一条一条干净整洁地写在黑板上。本来精神有点懈怠的同学被这个问题勾起了好奇心,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像看智力竞赛一样企盼着最终答案。对于平时上课看惯了PPT的同学来说,更是起到了转换节奏、归纳要点的妙用,达到了过目不忘之功效。
香港教师讲课的方式也是极其西化的,无拘无束,自由且独到。他们时而站到讲台上时,以极其丰富的肢体语言描述现象;时而快速跑到同学的面前提问,搞个“突然袭击”,以这样的方式对思想放羊的学生善意地提醒;时而还坐到讲桌上,来个冷笑话,极尽风趣幽默之能事。
像这位李老师就这样卖关子地介绍自己:“大家知道吗?我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在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做财务工作了……”同学们瞪大眼睛欲听其详,没想到老师正色道:“嗯,没错,那时候我在麦当劳当收银员。”此话一出引得同学纷纷窃笑;由此看出几位老师极其擅长语言表达,善于交流,互动是他们的法宝。如果一个老师念经似的讲课致使学生昏昏欲睡,可以断言,这个老师肯定是不成功的。
据了解,香港的教师大都在其所教授的课程行业内有至少3~5年的工作经历,所以并不墨守成规。他们能以切身的体会来谈金融海啸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世界金融格局的变化,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势等等。
詹尼士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原先是花旗国际财政控股的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在下课前他意犹未尽地自嘲道:“其实我就是被花旗裁员了。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我就在大学教授基础课程,以后等经济形势好转了,我也可以再次回到金融行业去工作。对我来说工作和学习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工作几年后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也是香港教师的一大特色。
因此,从形象、授课方式、语言表达、敬业程度来看,我更喜欢香港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