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部官员: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是客观选择(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7日 10:56   华商网-华商报

  这说明什么问题?工作做得不细。民主程序没有走好。假如事先征求群众意见,做了解释工作,把道理讲清,通过一个表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处理得比较妥当。这是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跟布局调整本身没有太大关系。

  第五个问题,对撤并后留存校舍,有些地方没有妥善处理好。闲置的、被随便租用的、被占用的,都有,群众也不满。有些是希望工程、社会捐助的,捐助者看了心里也不舒服:当时捐助建校是为了让孩子上学,现在就这样闲置、被占用,是浪费,很可惜。

  不要把布局调整当作任务或政绩

  记:既然已经了解到这些问题,那么最高教育主管部门下一步准备怎么做?怎么解决它?

  杨:这些布局调整中的问题,它不一定是普遍存在的,不同地方的问题可能也不一样。但归纳起来有这么几方面需要我们注意。这是我们布局调整下一步工作总的指导原则。

  首先要做好规划,尽可能地做到科学、周密。比方说按现在的生源情况,这样布局刚合适,万一将来生源扩大了怎么办?出现打工者返回农村的情况时怎么办?这就要在规划中给教育未来发展留有空间。

  第二,实事求是,不要一哄而上,不要把它当一个任务,更不要把它当作所谓的政绩,来追求布局调整的效果。对于那些条件不具备、不成熟的地方,尽管从未来看,应该撤并,我们建议先缓一缓,不要急着动。条件具备了,再水到渠成。强撤,一定会引发矛盾。

  实事求是还意味着要考虑到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在加大改善寄宿制办学条件的同时,扩大对家庭困难寄宿学生的补助,以减轻因为学生寄宿带来的家庭经济负担。还有,就是对那些没有条件集中办学,必须保留的小学或教学点,该保留还得保留,只是不能放任,要有所作为,通过远程教育等手段,尽可能地提高办学质量。

  第三很重要:规范布局调整的程序,必须充分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意见,要有民主程序,包括公示、解释,甚至可以投票。大多数群众不赞成的地方,暂时不能撤。就是说,不征得群众同意,不能随便撤学校。

  第四,对闲置的校产要进行资产评估。我们主张,要尽可能地用于教育,比如说办幼儿园、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至少要保证用于当地社区公共事业。搞卫生站、图书室,都可以。不能轻易地把它租出去,当做什么小工厂啊。具体做什么,也要征得群众同意。

  有些无奈 也许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记:我们在走访中遇到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一所镇级九年制学校占地80亩,硬件设施达到省级一类学校标准,但只有80个孩子。像这种情况,您认为该怎么解决?

  杨:这种情况应该说非常少,我没去调查,不好坐在北京随便下结论,需要跟当地教育部门沟通,看它到底为什么、该怎么办?是否可以采取办法吸引优秀教师,搞小班化教学,把教学改革搞得更丰富一些,逐渐赢得声誉,教学质量好了,会有生源的。地方教育部门要有所作为,从师资配备、经费保障、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加强对这个学校的指导和倾斜。我知道有些农村学校过去不行,办着办着办好了,邻村的学生都来这儿上学了。我们刚在河北开完现场经验交流会,河北就有这样的例子。

  记:在乡村学校生源锐减、一些学校撤掉的同时,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各地都在城镇建新校。我们了解到一些基层教师为此担忧:将来如果出现回流,这些新建学校是不是又会出现新的“荒废”?

  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这样的可能。这就是我前边说的,人口流动趋势是变化中的轨迹,非规律性的,很难把握。有数据显示,大约30%的农民工进城打工后基本留在城市,成为新市民了,20%学到技术后,回乡创业了,还有50%是候鸟型的。这最大的一头是不确定的,我们怎么去适应,是非常大的难题。

  而乡村生源锐减,城市又出现大班额,教育部门总是在一种应对的情况下。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城市班额超出规定,就说明教育资源不足,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太大,就得调节这种矛盾,扩大教育资源。目前城市面临着增加教育资源的问题,也可能将来若干年以后,我们不可预知的,一部分学生又回到农村了。同样的,今天农村撤并带来的问题,城市可能也会遇到。城市新建的学校明天是否会闲置,我们很无奈地说,不得而知。当然谁也不希望这样。

  换句话说,这是我们保证每一个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权利,所必须付出的一种代价。因为,学校不像蜗牛壳,我可以带着它,今天你到城市,我把它搬到城市,明天你回农村,我再搬回去。

  有人曾建议说,人口流动,就修活动板房、盖临时校舍。他今天到城市了,把板房修到城市,明天回农村了,把板房修到农村。还没有论证这是否有可行性,就有人提出批评了,说同样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为什么这些孩子必须在活动校舍里读书?

  总之,目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对策。也许,在社会发展中,这就是一种必经的阶段。所以,这就提出一个课题,要求我们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来考虑,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特别是从师资配备上、教学条件的保障上,把农村教育质量提高,达到均衡发展,这样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力,回流到农村。从总体上,这将减轻对城市教育资源不足的压力,但这需要时间。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记:近日,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将“结合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不远的将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效果就能越发显现?现存的矛盾和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杨:会这样的。这次我们在邯郸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时,在武安市兰村小学就看到了这种效果。它是把5个教学点撤掉了,集中建了一所寄宿制小学,条件非常好,群众都争着让孩子来这上学,有的孩子在市区上学,又转回来。大家看了都很高兴。但是目前来讲,这样的典型实在是凤毛麟角。不过,相信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样的学校会越来越多,群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清楚。

  记:据说美国、日本也曾遇到过布局调整的问题?

  杨:我们现在在教育上遇到的很多问题,如果从历史视野上来看,它是必然现象,都可以理解。一些西方国家义务教育的路走了上百年,短的也几十年,才真正把义务教育走完。我们用了几年?20年。他们在100多年中,可以逐渐消化解决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20年走了人家100年的路,矛盾一定是突出的。

  日本搞的是绝对的权利均衡。我十多年前看过一个电视片,介绍日本一个海岛上,只有一个学生,给他建了个学校,老师是坐着直升飞机去上课。这当然是很极端的例子。它有相应的国力支撑啊。

  美国也是集中办学,跟日本分散办学不一样,它没搞寄宿制,它用校车接送学生。因为它的交通、道路设施非常完备,它有条件解决。

  我们的国情现在摆在这儿,60%是山区,交通、安全条件还达不到,只能迫不得已地选择寄宿制的做法。

  其实寄宿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办学成本都要增加,原本单纯的教学单位,现在要配备生活设施:食堂、厕所、宿舍,这不是一种节约的做法,是无奈的选择。

  我希望,通过媒体对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关注,让群众明了这项工作的好处。

  这次邯郸会议上,袁贵仁部长提出“各地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国家推动教育发展的奠基工程和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工程”,“科学确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做好的工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