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推进教育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是绕不过的一关。
首先,教育部直属高校被认为是行政化问题最严重的领域。我国的30多所副部级高校,大多直属于教育部。这些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不少由部委司局级官员“空降”,这决定他们到大学工作的第一身份,不是教育者,而是官员,行政权和学术权都高度向领导集中;表现在学校与学校的竞争中,副部级高校与正厅的公办本科、副厅的高职高专和没有级的民办学校,显然是不同级别的竞争,不但招生中有优势,在就业中也被优待。
作为取消行政级别的试点,可以先从降低副部级高校的级别,回归到正厅级起。其一,降低副部到正厅,只涉及30多所高校,容易推进,每年的两会上,作为委员、代表的直属高校领导,都发言对大学行政化忧心忡忡;其二,预计部委的厅局级干部到高校当领导,兴趣将大大减弱,而高校内部的官僚风气也将随之减弱;其三,符合改革的渐进性原则,动了这30多所高校之后,会为进一步推进所有高校均取消行政级别,扫除思想阻力。
其次,拿教育部直属高校试点,可以起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示范作用。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其意图在于建立新型的学校管理体制。只取消行政级别,而不调整政校关系,大学还会被套用行政级别来进行管理。从政校分开看,教育部其实不宜于直接办大学,学校不能再下属于政府部门。在取消直属高校的行政级别,不再向直属高校派干部之后,作为举办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以大学理事会治理结构,参与学校办学战略的决策,监督学校依法办学。
再次,从教育部的职责看,调整与直属高校的关系,也是改革的使然。一直以来,由于有76所高校直属于教育部,在教育界内,有把教育部称为直属高校的教育部一说。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也传递了其他高校对于这种管理模式造成的不公平的不满的信息。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