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时评:“教师节”改为“教育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5日 17:40   红网

  “教师节变味了!它已演化为学生的送礼节、老师的收礼节,每年的教师节成了许多家长和教师关系的‘节骨眼’,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一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张树华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将“教师节”改为“教育节”,以利于全民更加重视教育。(《中国青年报》3月14日)

  在我国很多地方,给老师送礼,请老师吃饭的现象比较常见,笔者的一些班主任朋友,更是半抱怨半高兴地说,每天至少出去一次。由此延伸出来的,谢师宴,散伙宴等宴请老师的宴席更是名目繁多,而教师们的节日,教师节更成为了教师收受礼物的一大“劫”,这些社会风气侵蚀到校园,玷污了教师的称号,污染了孩子们的心灵,危害十分严重,对其加以治理是应该的,但是,如果为了打压部分教师收受礼物的歪风而变教师节为教育节却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也是毫无意义的。

  首先,教师收礼,接受家长的宴请并不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只是发生在一些城市,或者说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一些贫困的乡村,乃至于山区,这种现象并不存在,如果因为部分地区个别教师的这种歪风,而改节日,难免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在很多地方,教师节还是存在其本来最初的意义尊师重教,对待遇偏低的教师来说,教师节应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福利。

  正如文章开始提到的,教师节的存在与否与学生家长们送礼并不构成直接上的因果关系,因为,只要家长想送礼,或者说教师想收礼,自然会有各种名目来送或者索取,谢师宴,散伙宴等不就是一个明证吗?因此,就算教师节变成教育节,也难以改变家长送礼,教师收礼的风气和现状。

  因此,要想改变教师索取礼品的歪风,要从问题上的根本上找原因,从机制上找办法,如果单凭改节日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难免异想天开,过于理想化了。

  要想让学生和家长结束“一劫”的痛苦,我们就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监督,对索取学生财物的教师严肃处理,甚至,可以设立教师的腐败贪污受贿罪,从机制上解决这一难题。另外一方面,教师收礼风兴起在于家长们的心理作怪,一些家长总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老师对孩子的照顾。

  教师节变教育节,改节难改风,要想杜绝教师的腐败还是要靠整个社会的努力,更需要植入制度化的体系终结。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教师节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