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2010届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据媒体报道,在就业压力之下,不少大三学生甚至大二学生也频繁出入校园招聘会,并与企业过招。有人形象地将这些学生称为校园“试聘族”,并认为校园“试聘族”的出现,使得招聘会现场职位显得供不应求,加重了毕业生的求职焦虑。(4月18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几年前,跑校园招聘会一直是大四“老人”们的必修课,而现在一些低年级“新人”也开始频频加入应聘行列,不得不让人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坦白地讲,“试聘族”的出现与愈来愈大的就业压力不无关系——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万,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学生,2010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近两年来,大学生们面临着不小的就业压力,于是一些低年级学生为了积累就业经验,为今后增强就业竞争力,频频进出校园招聘会。平心而论,低年级学生这种做法能够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想法,了解就业形势,有利于自己的合理定位,但这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方法;多跑几场校园招聘会,也并不意味着就业竞争力就得到了提高。换句话说,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过多地纠结于校园招聘,其结果往往是弊大于利。
依笔者之见,校园“试聘族”的出现折射的是一种就业焦虑,也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缺乏自信的浮躁。众所周知,高校低年级学生面临繁重的基础课程,需要打好自己的专业基础。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好了专业基础课程,练就一身好本事,这样才有资格在招聘会上“讨价还价”,否则即使跑再多的招聘会,也会因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不过关而遭到淘汰。
说到底,学生的根本任务还是学习,职业规划也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定型的。倘若让低年级学生将学习置之脑后,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校园招聘会上,无异于南辕北辙,得不偿失。因此,低年级学生还是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先把自己的学业基础夯实打牢,努力学习知识本领,再适当花点时间搜集整理就业信息。校园“试聘族”,还是少些低年级学生的身影好。舒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