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盘点2010留学表情:海外学子眼中的这一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31日 08: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竹笛声蕴故园情

  胡晶坤

  离开上海同济大学去日本之前,我去向教了我两年竹笛的老师道别。老师当时说,别忘了将中国的竹笛介绍到日本去。到了日本,课业繁重,竹笛老师的话便也顾不上了,带来的竹笛,也被放置在了不起眼的角落里。

  11月的一天,我正在检查留学生中心教室,正遇上两位日本朋友在策划留学生晚会。我好奇地上前询问:“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吗?”木村说:“是爱知县范围内举办的留学生晚会,我们正在征集节目。晶坤感兴趣吗?”“我会吹中国竹笛哦。”我自信地说。

  “中国竹笛?好棒哦,一定要表演给我们看,真是期待!”另一个日本朋友铃木说。“好,我还带着中国竹笛老师的嘱托呢,一定加油!”我干脆地答应下表演的事。

  可是,仔细研究了日程才发现,离演出时间只剩一周,十万火急!回到家里,我赶紧翻出被我尘封了大半年的笛子,又尴尬地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笛子已经被摔出了一条裂缝,笛膜也已风干发紧,无法出声,备用笛膜也找不到了!幸亏我发现在离我所在的名古屋市不远,有一个叫琵琶岛的小镇上有一家日本笛子乐器店。经过电话联系,店家说可以替我找到笛膜,叫我隔天去取。

  虽然日本的笛膜比中国的厚,练习时感觉发声不如之前清脆,但我还是坚持着。选的曲子是女子十二乐坊伴奏版的《茉莉花》──我觉得很能代表中国风的一首民乐。

  正式演出那天,怀着准备不足的忐忑,我来到名古屋国际中心。只听主持人说:“下面有请中国留学生晶坤为我们带来笛子曲《茉莉花》。”掌声响起,我慌慌张张地走上舞台,可随着音乐声起,背景打开,悠扬的《茉莉花》响彻在国际中心的大厅里,我的心慢慢平静了,似乎身体也随着音乐荡漾在那优美的旋律中。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当笛声从指尖飞出时,我想起了茉莉飘香的江南,想起了同济竹笛老师的长衫,不知台下的日本观众,能否体会这笛声中蕴含的故园情?

  (寄自日本)

李贤娟李贤娟

  他乡漂泊识孤单

  李贤娟

  一日茶余翻阅论文,偶然看到一句话——无目的的漂泊是生命的本来状态,我内心微微一颤。

  漂泊——越是在异乡的人越有这样的感觉。在家的时候还浑然不觉,远离家乡、走出国门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有根的,这一深深的烙印根本无法抹去。每当看到异国街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看到人们欢声笑语、谈天说地,感觉那些热闹非常遥远,从来不属于自己。

  有一段时间,我曾陷入寂寞的漩涡里,无法排遣,无法理解。在当时的我看来,寂寞实在不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在我和很多朋友倾谈之后,发现寂寞其实只是孤独产生的一个心理状态而已。记得有位老师和我们说过孤单和孤独的哲学差异,当时只是作为知识来学习,并没有达到他所谓的“要解决自身焦虑”,因此也未记在心上。

  孤单,并不等同于无目的的漂泊。我们从小到大多是一个人长大,习惯与自己相处,与玩偶做伙伴,我们的内心是孤单的,也是在漂泊中不断寻找一处宁静的港湾。即便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即便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种孤独感、漂泊感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谁能够真正懂得谁呢?

  人是否需要有目的的生活,我觉得不用顾虑太多。顺其自然,人算不如天算,不是么?“人生何处不漂泊,我心安处即是家。”看来无目的的漂泊,或者说旅行的确就是生命的原本状态。人一直都是孤单的个体,所以即使你多么想触摸,你始终都无法触碰到任何东西,因为无限放大之后,你会发现这始终都会有空间存在。

  (寄自德国) (胡芳梅整理)

金彦秀(右)金彦秀(右)

  在韩国办个人雕塑展

  金彦秀

  回顾2010年,我感慨甚多。这一年我在韩国举办了我的个人雕塑展,为这个展览我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这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有很多收获。

  我一边在韩国攻读博士学位,写大量专业论文,同时还要做雕塑,很多时候感觉非常辛苦。在国内,我做一些事情会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可在国外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一个人完成。雕塑是个工艺活,也是个力气活,从材料、器械的购买到工作室的设计再到加工制作出成品都需要我自己去做,连个可以商量的人都没有。

  2010年10月21日,辛苦了近一年的展览,终于如期在韩国全州的一个画廊举行,这是我在韩国举办的第二次个人雕塑展览,也是我有生以来举办的第二次展览。

  现在回想起临近开展的那段时间,还不禁为自己捏把冷汗。很多事情都比我预想的要复杂得多,如作品的运输、画廊的预订、来宾的签名簿、作品集和宣传条幅的设计与制作等,还有开展当天会场的布置,这些事情做起来远比想的要复杂。万幸雕塑展开幕式最后顺利地按时举行。

  在韩国我就是这样匆忙地生活着,很累、很辛苦,但我不后悔。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感谢我的大学,感谢我的博士课程,没有它们就没有这段值得记忆的日子。

  (寄自韩国) (胡芳梅整理)

  浪漫巴黎 与我何干

  王玉珏

  巴黎平安夜,在家里看法语新闻频道报道各种漂亮的彩灯和华丽的庆典,看着游客和孩子们脸上满足而幸福的微笑,突然觉得寂寞。其实,也不是不能跟朋友们出去走走,只是觉得内心的寂寞不是这些表面的快乐所能掩盖的。于是,选择一个人呆着过圣诞节。

  出国后,每次跟国内的朋友聊天,大家的第一句话都是:你在巴黎过得很爽吧?每当这个时候,电脑前的我只是苦笑。

  刚来时,各种不顺利纷至沓来。用磕磕绊绊的法语,一个人办理各种复杂的手续;在超市里用人民币计算着欧元,什么都不舍得买,只好吃最便宜的菜和饼干;学习的压力就像是块砖,你走路的时候揣着,你吃饭的时候揣着,你睡觉的时候它就躺在你旁边。

  可是能跟谁说呢?其实很想哭,但我一直忍着。

  这是我自己选的路,所以无论多苦我都会走下去。我不会抱怨、不会后悔,我知道,无论多苦,这里有我的梦想、我的学业,有我曾经给自己许下的诺言。所以,虽然生活很疲惫,可是每次想到那些不能放弃的梦想和希望,就觉得有力量。虽然知道前面的路很辛苦,可是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我相信,凤凰会有涅槃的一天!

  (寄自法国) (陈阳整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