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师的反思:她为什么让母亲代写作业?
李某是东城区回民小学宋丹彤班内一个极其普通的女孩,可是今天她惹得宋老师特别生气,因为她的作业书写得不像往常的字体,经追问后才知道是她妈妈代写的!
替孩子写作业这岂不是太荒唐的事?连一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的规矩,如今四年级了却明知故犯。宋丹彤生气地对李某说:“让你的妈妈来帮你上课吧!”然后不再理会她了。可是事情却没有简单的结束,李某一直没有回到座位上,在她旁边显出一种欲言又止的样子。
宋丹彤叹了口气,心想:至少你还想着我留的作业。她这样安慰自己的同时,又看了看李某,眼泪在她的眼中打转,她猜她一定是怕请家长,于是便调整了一下糟糕的心情,语气缓和了一下,对她说:“你明明知道作业是不能让别人代写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她哽咽着说:“我昨天不舒服,不想写作业,又怕您批评我,就让我妈代写了。”这番话让宋丹彤哭笑不得。
宋丹彤给她的妈妈打电话核实。她妈妈告诉宋丹彤说:“孩子昨天发烧了,作业没写,怕老师批评就让我替她补上,今天早上我看她病情有所好转,就让她坚持来上课了,结果作业的事忘了跟老师打招呼,真是对不起!”
听着家长的话,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宋丹彤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孩子为什么非得让她妈妈代替写完作业呢?就是怕老师批评。身体和成绩到底哪个更重要呢?想想平时自己似乎只顾成绩,很少关注过孩子们的身体。班里有生病的孩子时,自己也不忘告诉家长当天的作业内容,对带病坚持上课的孩子还总是在班里进行表扬!自己这样做会不会导致孩子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健康呢?
不可否认,提高考试成绩是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的排名也不断提醒自己要努力再努力。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代表老师个人的工作业绩,更是关乎学校荣誉的大事,所以不敢怠慢。于是,自己每天想的就是如何提高成绩,还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能把学生的成绩提高就是无能的表现,而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否跟自己和学校的业绩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也就从来没有把学生身体的好坏放在心上。
现在想想:似乎忽视了生命中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健康!
是什么使自己只关注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呢?究其原因,是可怕的功利思想在左右着自己的教育行为。希望班内的每个学生都能成绩优秀,也希望所教授的班级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老师。然而,今天李某用她的眼泪提醒了我们重新去思考问题:难道只有成绩优秀,带病坚持写作业的学生才是好学生?难道一个人生病了,他不应该休息吗?带着病能够很好地学习和工作吗?老师又该怎样去权衡利弊呢?
根据科学的分析,在生病期间学习,用脑是会对大脑有损伤的。考试的成绩只是眼前,而孩子的身体健康才是未来。想到这些,看着眼前的孩子,宋丹彤不由得心里暗想:作为教师,我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外,还真应该在平时多关心一下孩子的身体健康,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因为从长远看来,身体是一切的前提和保障,不能只顾眼前而放弃未来——也就是说身体比成绩更重要!
郝老师的提问:“请说说你的想法”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问,学生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判。老师经常对学生的回答说:“你说对了”或者“你说错了”。
丰台区王佐学校一位低年级的老师,讲述了班里的一件事:美术老师让学生画一画眼中或是想象中的大海,大部分学生都把海水涂成了蓝色,可是有一个学生却把大海涂成了红色,班里其他的学生都笑了:“我见过大海,就是蓝色的”、“老师刚说过大海是蓝色的呢”……美术老师批评了他,这个学生眼泪夺眶而出,哭得很委屈。他说:“我画的是下午的大海,太阳公公快走了,他舍不得,把红色留给了天空,大海又在天空下边,所以大海也是红色的了。”
多么奇特的想象力啊,大海是蓝色的,这是事实,所以大人们把看见的,认为是真理的告诉孩子,孩子毫无条件地接受,再传给其他的孩子。可是孩子美好的想象,却被人们用固有的标准“批评了”。
郝宏来老师曾在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你上课愿意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选项有“愿意”、“比较愿意”、“不太愿意”、“不愿意”。对这四个选项,小学一年级、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回答“愿意”的依次为72%、50%、13%、6%。可见,学生们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了。
还有一个问题“不愿意积极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其中一个选项是“怕答错”,小学一年级、小学四年级、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回答的依次为45%、83%、90%、96%。可见,学生年龄越大顾虑越多,越怕答错。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回答老师问题时,单纯地以“对”与“错”评价孩子,容易束缚孩子探求的欲望。
答案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那么,也许学生丰富的思维就被老师的“对”与“错”限制了。而其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们只追求“对”,而怕答“错”,不再关注“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认识到了这一点,现在郝宏来在课堂教学中,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价时,不轻易地说“对”与“错”,而是要求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郝宏来老师是基于这种考虑:“说说你的想法”注重的是教育的过程,是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对问题的探讨,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求的习惯。
高老师的醒悟:孩子眼中的“得意”神情
根据幼儿生理特点,幼儿每天应该饮用800-1000毫升的水,但由于幼儿自主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够主动去喝水,而是口渴了才去喝,以至于这点饮水量根本达不到健康的标准。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为了培养幼儿随渴随喝的习惯,东城区分司厅幼儿园规定幼儿定时喝水。
事情就发生在一次定时喝水的环节中。大部分孩子都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去喝水。此时的潼潼也走进了盥洗室喝水。高卫红老师顺口就说了一句:“连潼潼都来喝水了,其他小朋友可要抓紧时间了。”
听到话后,潼潼兴奋地又从盥洗室里跑到她面前,大声地说:“对呀,老师,连我都来喝水了,其他小朋友怎么还不来呀?他们也太慢了吧!”此时的高老师心中一怔,看着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家伙眼神里闪烁着一丝“得意”,她的心中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的难受。
在班里的小朋友中,潼潼的动作最慢、反应也是最迟钝的。在自己潜意识里,只要潼潼能做到的事情,其他小朋友都应该能做到。正是老师的这种想法,使得潼潼内心深处已经客观地承认了自己不如别的小朋友。无论和大家一起做什么事,他都觉得自己就应该是最后一名。孩子的这种习惯正是由于老师不经意的话所造成。此时回想起孩子那“得意”的眼神仿佛是对自己工作的嘲笑。
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的老师在工作中经常会找一些“标杆”来“激励”其他孩子,例如,在学儿歌时,会说:连明明都说得这么好了,其他小朋友说得肯定会更好;在画画时,会说:连垚垚都会画了,其他小朋友会画得更漂亮;在玩玩具时,会说:连星星都知道爱惜玩具了,其他小朋友更应该知道。也许老师简单的一句话,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超过了被老师当成“底线”的孩子,在等待老师表扬的时候,殊不知那些被当做“标杆”的小朋友的自尊心却被老师不经意地践踏着。也许就是在这样一次次不经意的践踏下,孩子对自尊变得不敏感了。在老师一次次的提醒下,他甘愿当做被人指责的底线。
作为老师,尊重、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在面对由自己的工作对孩子带来的伤害时,老师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却实实在在地伤害了孩子。
这件事后,高老师深深地认识到:老师不能将某一个孩子作为别人的底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自尊心都需要精心呵护。
吕老师的发现:战胜对手不代表“赢”
吕世华老师发现,在教育中,老师通常这样激励学生:“你这次是怎么搞的,连平常不如你的某某的分数都比你高了,这次考试你虽然得了90分,你前面还有得95分的同学呢,再努力,超过去,争取得第一。”……
也许,就是老师这些有意无意的话语,引导学生在“比”、“学”、“赶”、“超”中比拼。固然,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是老师的责任,但是,一个人怎样才能成功,是以别人做参照物,用超过别人来证明自己的成功,还是立足于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尊重教育研究中,她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她所在的和平北路学校是一所体育运动学校,激烈的体育竞技使得孩子们的比、拼更为激烈。
她曾亲眼目睹了发生在校内的真实一幕:摔跤场上正在进行紧张的合练,随着此起彼伏的身体摔在地板上而发出的“啪”“啪”声,一个个运动员被对手摔倒,然后爬起来再摔。忽然,训练场上传出了“啊”的一声惨叫,使在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大吃一惊。原来队员小云突发猛攻,出人意料地把小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此时小月疼得浑身颤抖,他的腿部严重骨折。这是一个多么有希望的运动员,大家担心、着急的目光交织在一起。小月严重骨折要停训三个月。运动员们都知道大赛之前停训意味着什么。望着汗水混着泪水一起淌的小月,小云心里难过极了。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下手太猛,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几次合练我都没有赢,这次决心要彻底战胜他不惜把他摔伤。”事后小云对吕世华老师这样讲。她闻听不禁心头一振!没有简单地批评他,她只给他提了几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苦练?你认为你赢了?”……其实,吕世华老师在给他提问题的同时,发现这又何尝不是对她自己提的问题呢?
吕老师陷入深思:小云今天用了一种强刺激的手段战胜了对方。生活中有些人不也常采用一些手段,只不过有时看起来比较温和,但照样能置对方于死地。例如:体育比赛中临时调整比赛时间,使运动员还没有充分休息,就以疲惫状态迎战;再比如,明明知道对方有疏忽的地方,但故意不加以提醒,使自己侥幸获胜。在教师生涯中,当自己有了好的教学设计也不愿意和同事分享,怕的是对方把自己赢了。这些做法的共同点都是把对方当成对手。和人比,和人拼,把对方当做自己成功的障碍的事情屡见不鲜。在人与人相互关系中,一旦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绊脚石,那么,彼此伤害的事情就难以避免了。
于是,她决定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讨论:“到底什么是赢?”
同学们有的说:“赢就是战胜对手”;有的说:“赢就是比分高于对手”;还有说:“赢就是拿金牌,为国争光。”而她说:“注重赢,渴望赢会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
她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赢呢?是把对手当‘敌人’?还是发挥自己?”同学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吕老师开始引导学生们收集奥运冠军的成功经验。在讨论中,同学们讲述了奥运会冠军的故事: 刘翔驰骋赛场的时候他想到的是超越栏杆;伏明霞在跳水的时候,不去看其他队员的比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中国首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陈燮霞在赛前面对各种议论,想的就是跟自己比。
吕老师启发孩子们去想:这些奥运会冠军之所以能取得耀眼的桂冠,他们的共同经验都是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和裁判的打分,而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使自己得到超水平的发挥。在比拼如此激烈的运动场上,要想超水平发挥就得把获胜的目标设定为战胜自己,而不能是别人。道理是相同的,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把矛头指向别人,关注的是对方,不如别人的时候要赶、要超,那么,超过了之后呢?是不是意味着动力枯竭呢?在比、拼中,消耗的是自己,失去的是自己发展的特色,缺乏的是相互间的信任,影响的是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果老师们引导学生把影响自己发展的障碍设定为自己,不但能使学生在立足于自己的基础上,将不断地自我追求转化为自己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还能逐渐培养起学生自我承担的责任感,从而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她想,班内的许多学生将来可能一辈子从事默默无闻的体育工作,也可能中途退出运动生涯。就大部分学生来说,取得耀眼的桂冠与他们无缘。但是,我们能说他们输了吗?对什么是赢、怎样才能赢的讨论引发了吕老师和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输赢。
终于有一天,“赢在超越”撞击着她的心灵。她把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交流,马上得到他们的认同。赢在超越,不管是在体育竞技中,还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不断地超越自己就是赢。现实规定了人“是怎样”,而超越是对“应该是怎样”的追求。如果能不断地突破现实中的自己,追求理想中的自己,定能跑赢自己的人生。
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倡导的精神:人生的意义不是与谁搏斗,而是完善自我。怎样看待输赢为吕老师和学生的人生之路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