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的目标:抛弃培养“人上人”
王松涛是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老师,她一直认为:作为教师,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好,送到清华、北大,因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是有本事的、最权威的。所以,平时她经常这样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考上清华、北大。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一份好工作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从此可以过上安逸的生活,这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人上人”。
正是这样的反复教育,形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反常的共识:努力学习就是为了今后成为“人上人”。而正是这样的“人上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甚至扭曲了个别学生的心理;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教育不知伤害了多少资质一般的孩子,因为无论他们怎样努力,要考上清华、北大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如果要给这种培养“人上人”的错误观念找一个理论支撑的话,只要翻开中国的历史,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合理性,就抓住了人的社会价值不同这根稻草,提出“贤能者在上,愚不孝者在下”的观念。因此,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生的价值就意味着显耀,出人头地,光耀门楣。时代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的科技水平,综合国力已经有了超乎想象的巨大发展,但我们培养接班人的观念却仍然停留在几千年前的水平上,无疑是一种观念上的巨大倒退。
王松涛不禁扪心自问: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非常清楚:真正成为所谓“人上人”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而支撑社会大厦的却是那90%的“人中人”。这也证明:人的能力有大小,贡献有差别。但唯一不能改变的是:所有人的人格都是一样的,生命的价值是相等的,有人做主席,有人做经理,有人做工,有人务农,但这只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不同的工作职责而已。今天的总统也许就是明天的普通人。决不能以人职务的高低,挣钱的多少来评论生命的价值。
当我们的老师把教育观念摆正到培养“人中人”的层面上,以一颗平常、慈爱之心,正视孩子身上的诸多差异,扬其长,补其短,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人,我们的教师会更有成就感。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学生,经过努力,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也许是一名司机、售货员、修理工、教师、职员等等,这些岗位中的每一个都是我们社会不可或缺的。想象一下:他们每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工作。有一天,当你路过某个地方,或者坐上一辆公交车,或者去商店买东西,有人亲切地唤你一声:“王老师,您好!您还认识我么?”这时老师的心里同样会感到一种幸福。
一个社会当然需要有一大批精英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既然是精英那势必是少数,可是支撑起社会大厦的却是那千千万万的大多数。其实,“术业有专攻”,所谓精英人物,无非是在某一行业中有特长的人,把他们放到整个社会中去审视,他们和你我他都是一样的普通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我们教育的重点转向全体,让我们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平等相待,都能够在老师的关注下,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这才是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做的最扎实、最具体的工作。
“听话教育”积淀了千年陋习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把宽容列为教师必须学会的一种教育方法。从上面记者采访到的7个例子可以看出,尊重教育试验课题的老师确是在尊重、宽容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换位的思考方法走近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在“逆向”思考的过程中,给学生留下的不仅仅是面子,而更有价值的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对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行判断和选择。
作为16年前东城区“尊重教育”课题的开创者之一,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分会基础道德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的闫玉双老师说,有人说,中国进行的是“听话教育”。这种教育习惯是与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身份等级和人身依附密切关联的。“听话教育”判断事情的标准是让老师、家长满意,体现上面的意图。这种做法就像打开的伞一样,伞面有多大,下面就能笼罩多大,下面是由上面决定的。但是,再大的伞面也是有限度的,也不可能笼罩所有,为什么不能人人撑起一把自己的伞,自我追求合理的建构,并使自己不断提升呢?
我们有太多的习惯需要反思!这些习惯,显然阻碍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实施“尊重”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有什么样的理念将决定他在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反思习惯,就是从教师的角度,用“尊重”的理念反思教育教学行为。引导老师对身边的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小事或现象进行思考;不把自己当做训导者;改变原来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来思考。
尊重教育研究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老师们冲出自我禁锢,抓住瞬息即逝的火花,并不断地强化它。老师们把对“尊重”的理解转化成教育实践活动:不窥视学生;蹲下来和学生一起看世界;让迟到的学生安静地走进教室;师生相互问好;不说“差生”;教育需要有人情味的语言;尊重差异就是爱护资源;请学生坐下谈话;不搞分数排队;批评一点不影射其他;走下三尺讲台;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培养质疑,鼓励提问等……虽然讲的是十分具体细小的事例,但是,背后所反映的是对尊重,对道德,对做人,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尊重在哪里?尊重就在不经意的话语中:连潼潼都来了,你们可要快点呀;尊重就在手指间,变手指向下为手心向上;尊重就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轻易地评价“对”与“错”;尊重还表现对身体重要还是完成老师作业重要的思考中……
尊重在哪里?尊重就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当我们从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中都能体会到尊重,那么,尊重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尊重就是我们的生活中,生活需要改变,尊重改变生活。把尊重融入生活,用尊重的眼光审视我们已经习惯的做法,用尊重的理念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它将会引来一系列的改变。
十六年来,我们在对尊重的探索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在改变中,我们寻求着合理的生活。每一个参与尊重教育研究的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自己本身都是尊重教育研究的受益着,也许,这正是十六年来尊重教育经久不衰的原因。
有人说,中国不缺少智者,也不缺勤奋刻苦者,所缺乏的是激情满怀活出状态的人;尊重教育就是要尝试培养出激情满怀活出状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