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构建社区志愿服务平台 选择非营利服务组织JA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 16:40   新浪教育

  外语系毕业生、成员JA包旭日自述

  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使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更好的掌握经济和商业知识,如何创建和谐社会是每个社会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央民族大学93届外语系的毕业生,我用自己的实践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探索性的尝试。

  1993年大学毕业时,按照父母的意愿,我选择了去大学教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教学骨干,我很快被提拔为教研部副主任,并担任党支部书记。1998年,我离开学校进入外企,开始从事咨询工作,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教师的工作,对我来说既新奇,又充满了挑战。

  2002年7月的一天,我的一位朋友从新加坡来到北京,大家一起到位于朝阳区的Goose& Duck酒吧,没想从这里开始,我的事业有了根本的转变,而这一变,使得我对工作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这天,当我们一行4人坐在酒吧外面惬意地聊着天南地北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曾在新加坡咨询公司共过事的Kent Van Steenbergh, Kent 告诉我他在为一个叫做Junior Achievement (JA)的非营利组织工作。SJ的工作是在学校里通过志愿者的授课来推广经济和商业教育,在普及市场经济教育的同时,弘扬回馈社会、服务社区的理念。做为一个联系工商界和教育界的桥梁,成立于1919年的JA在美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并已发展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是全世界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专注于经济和商业教育的非营利组织。Kent所讲的这种组织形式和理念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而Kent在讲到JA时脸上所焕发出的奕奕神采是我原来所没有看到过的。在分别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现在我们正在寻找一名项目总监,你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是最合适的啦!加入我们吧!”

  在随后的两个星期里,经过进一步的交流,最终我决定加入JA。这一方面是因为JA所在的非营利领域在中国还是有待发展的一个新的组织形式,而以志愿者为核心的组织形式对于创意者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这对于愿意接受挑战的我来说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而另一个促使我下定决心的是我的这位美国同事,当我看到一个美国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毅然做着这样无私的工作时,加入非营利组织所带来的个人收入上的损失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2002年的8月,我正式加入了JA。

  JA的工作主要是在企业和学校两个群体之间开展。一方面要与企业的领导们沟通,争取他们对教育,尤其是经济和商业教育的资金支持,使学生们免费接受JA课程;而企业领导们的支持对于员工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他们可以更有热情的加入到JA志愿者的行列。另一方面也要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沟通,争取他们对JA课程的认同,允许志愿者在学校里给同学们授课。

  2002年的现实情况是: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还没有现如今深刻,有心做公益的企业也只是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而在上班时间让员工外出去学校授课在很多企业是不可能的;在高考(微博)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在JA还没有在教育界建立起名声之前,任何校领导和老师接受JA的课程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的3名JA员工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

  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到公司宣传JA的情景:那是2002年的12月,我们几个人带着JA的教材和满腔的热情,来到了GE公司(通用电气)进行宣讲,动员该公司的职工担负志愿讲课的任务。在布置场地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担心着会有多少人来听讲。出乎我的意料,宣讲还没开始,会议室已经坐的满满的了,我悬着的心可以暂时放下了。中午12点,宣讲准时开始,Kent和我向大家介绍了JA的历史和使命、运作方式,大家做志愿者的意义和需要付出的是什么,JA可以给大家提供什么样的培训和支持以及课程本身,在整个的宣讲过程中,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大家对做JA志愿者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提问也非常踊跃,一个半小时很快过去了,参加听讲的人仍十分兴奋,大家恨不得马上就开始去学校上课。这次宣讲的成果是最终有30多位GE员工报名做JA的志愿者,并在接下来的2003春季学期在5所中学义务讲授了JA的《国际市场》课程,JA北京办公室终于展开了自己新的一页!

  在此之后,我先后在多家公司做同样的介绍JA、招募志愿者的工作。但是第一次在GE公司的宣讲经历对于我来说是如此的意义重大,这不仅对于JA中国有着历史性的意义,对于我本人来说,也是我所做过的工作中带给我成就感最高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行业的先驱!

  到目前为止,JA已经在北京的100余所学校中开展了10多门课程,有1000多名志愿者奉献了上万小时的时间,合作的公司也从GE一家发展到包括微软、摩托罗拉、强生、英特尔、IBM、BP、Shell、康明斯、宝洁、吉百利巧克力、汇丰银行等多家全球知名公司,JA在学校中的知名度也有了大幅的提升,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还为JA的《生活的准则》征文竞赛文集撰写了前言。这一切,让我深深地感到:中国是多么需要这样的教育形式和机构,志愿服务的理念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回顾自己伴随JA走过的这四年,我感受最深的是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教育压力。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无需多说,他们是所有从事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的动力,看到他们连饭都顾不上吃,与大学生们畅谈到深夜;精心为中小学的同学们准备礼物;看到学生们在问卷调查中纷纷表示自己长大后也要做志愿者回馈社会,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志愿者们的事迹无法一一列举,但是通过几件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无私。大学生的就业是近年来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学生们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JA开设了《事业起航》的课程,由来自企业的志愿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如何写好简历、准备面试以及职业规划等问题。有的志愿者常常是拿着行李去讲课,下了课直奔飞机场,还有的为了赶上上课时间而改机票从国外飞回来。有一对夫妇,用给学生上课的方式纪念自己的结婚纪念日,而学生们则以鲜花和掌声予以回报。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同学们也有很多困惑,他们写信给志愿者,而志愿者们都是给予耐心的解答。志愿者和学生们的关系变成了良师和朋友。

  而另一方面,在参加了JA全球的会议之后,我感到自己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身上的担子还很重。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组织,JA全球组织除日常的沟通外,每两年组织所有的成员国召开一次会议。2004年,我作为中国的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圣安东尼奥的JA全球会议。在这次会上,每个成员国汇报自己的工作,分享和交流经验。作为一个有着两亿多青少年的中国,我们的JA学生数还不到JA全球学生数的1%。在这次会议上,我不仅看到了JA美国的高中学生是如何成功地创办公司,还看到了JA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约旦、韩国是如何快速发展的。即使在约旦这样存在不稳定因素的国家,JA也在茁壮发展,他们的王妃也是JA的志愿者,他们希望自己国家的年轻一代能够通过尽早掌握商业知识而不在21世纪被淘汰。JA所倡导的创新、领导力已经根植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而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这些还没有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参加会议的那些天里,我每晚都辗转反侧,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越发坚定了做好JA的决心。                        

  ( 包旭日〔蒙古族〕)

  (文章来源:高等教育丛书《走进中央民族大学(微博)》)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校友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