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人更拙于“同室分享”?(图)

2013年04月27日12:44  山东商报    
高智商的人更拙于“同室分享”?高智商的人更拙于“同室分享”?

  “上铺”的情谊——自分享的快乐开始

  对于同窗关系,作家毕淑敏这样说——好多不同个性的人,从不同的地方走来,只为一起在这3年或者5年中,共用一间教室,共读几本书,一起在一个好天气的下午,为一个笑话会心地笑一次,然后再逐渐分开,逐渐走向不同的命运。

  确实,在校园歌曲弥漫的那个时代,到处混杂着老狼那首《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旋律。

  即便走出校园,人们也更愿意回头顾盼这段已经逝去但难以割舍的岁月,其原因就在于对其中“同窗情深”的眷恋。

  尤其是同宿舍的兄弟姐妹之间,那里面有“老大”、“老二”的排行,有“不足为外人道也”的个人癖好,有兄弟情深的互拆零钱、有借不还,更有共赏同一部佳片、公用一暖瓶开水的“分享快感”……

  芦山地震后,芦山县国张中学9年级4班最近沉默多了。前天,一路上还和同学吵嚷着要“修理”同学高山的王杰,走进新教室后却被告知,那张熟悉的面孔不再回来……

  王杰一直在流泪,因为身边那张桌子,已经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主人; 她也再无机会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孔。“高山走好,在天堂也要开心,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永远的9.4,想你。”

  全班同学的这么一句话,让网友们不由得“泪流满面”:想想那时在一块发生的小口角,和现在的生离死别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

  冷血的警示——不做无能的智力超群者

  同学之间的小摩擦,从来都是少不了的,但是真要通过“生死”来见证这种小矛盾的不值一提,代价可真是太大了。

  复旦大学[微博]室友投毒事件曝光后不久,湖北武昌高校一位大学生在网上发帖自我反省:“祈祷我们寝室不要走到这一步……”

  据这位同学介绍,因为和同宿舍的舍友关系闹僵,他曾经购买巫毒娃娃诅咒室友。

  可见,血的警示是沉重的。

  在前几日举行的广州市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座谈会上,广州大学[微博]学生处副处长林雪松表示:针对广州大学的1500份学生抽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宿舍内部人际关系不满意,这并不是广州大学一所学校所独有,高校宿舍已成为大学生矛盾集中爆发地。

  同住一个宿舍,本是一种缘份,情义也应该与日增长,而不是发展到“同室操戈”的地步。那么这种小矛盾为啥就能轻易导致内心焦虑痛楚?

  可能就像王小波说的:人的一切痛苦,在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但无能是谁造成的呢?那些“成绩优秀、智力超群”的凶手,谁会承认他们的无能?

  本版撰文 记者 肖明君 李玉伦

  “同室危险” 的关系类型

  不顾他人型——出门不带钥匙被迫换宿舍

  毕业两年,卢晓(化名)至今说起大学生活心里仍存疙瘩。“当时没办法,换了宿舍,要不然没法住下去了。”卢晓家庭条件优越,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经常出门忘带钥匙。“那时候社团也忙,还要约会,回宿舍都挺晚的。”卢晓每次回宿舍,都会吵醒室友起床开门,次数多了,矛盾就此产生。

  “后来,我就跟别人协商换了个宿舍。”经过了这件事,卢晓对自己的不足也有所反省,按她的话说就是,此后很少忘带钥匙,寝室工作自己也会帮着分担点。

  竞争对手型——为了保研谁也不理谁

  小孙学习经济,同宿舍的几个人都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平常各自都忙着自己的学业,相处倒也融洽。但让小孙惊异的是,自从大三下学期保研竞争开始,同宿舍的几个人就几乎不说话了。

  “我性格是比较迟钝的,完全不了解情况,后来听学长学姐解释,才明白大家都在相互提防着。”小孙说,因为几个人成绩、表现都差不多,所以竞争很激烈。

  后来,小孙和另一位室友保研成功,另外两个室友也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过了三年再回想这件事,小孙有点啼笑皆非,“有时候会觉得挺没意思的,但现在我们四个人也很少联系,毕竟觉得尴尬。”

  习惯差异型——用了室友的水杯引人反感

  东南大学[微博]选修心理课的部分大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最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一半以上的矛盾产生于此,特别是卫生习惯差异,很容易导致冲突。

  一天,一个来自北方的男生上完体育课,口很渴,他冲进宿舍,发现同学水杯里有凉开水,随口就喝了。同学很不高兴,反复地清洗杯子。这让“北方男”感觉很不爽。“其实,在北方,特别是农村,杯子是可以轮着喝的,这甚至可以表示双方的关系很铁。” 据《现代快报》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