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首批名师慕课亮相Coursera平台

2013年12月09日11:48  新浪教育 微博   

  北京时间12月2日(美国时间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精品课程《数学之旅》、《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全球最大在线课程平台Coursera上正式发布,与全球学习者见面。作为上海高校首次亮相Coursera平台的共享课程,《数学之旅》将带大家走进神奇的数学大[微博]门、而《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则带大家探秘中医药及其中华传统文化基因。Coursera发起人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Andrew Ng高度评价上海交大的课程,表示对于这些课程寄予极大的期待。

  慕课:打造大学课堂新模式

  慕课,是英语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音译,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信息时代,慕课正在成为在线教育的高级形式,也为当今高校课堂打造出了一种全新模式。慕课兴起于2012年,如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在线课堂模式。

  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告诉记者,慕课有五个特点:一是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课程动辄上万人,多则十几万人;二是开放,以兴趣为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都可以参与;三是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四是生动,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形式有趣,注重效果;五是互动,形成非常强大的学习社区。

  2011年秋天,一场大规模在线课程风暴在互联网上掀起。这场课程风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着“未来教育”的曙光。时间走到了2013年,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发展模式逐步走向成熟。上海交通大学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紧抓在线教育发展机遇,率先加盟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与耶鲁、MIT、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的在线课程网络。据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志斌介绍,“慕课”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包括学习进度管理、实时在线交流答疑、作业批改等在内覆盖教学全过程的新型在线教育。在“慕课”平台上,学生们可以免费享受来自世界名校的精品课程,扩大学习视野、提高专业眼界。

  “艰深、枯燥”的高等数学课程,如何才能上得“新颖、有趣、富有思想深度”?“专业、神秘”的中医文化理论如何变得“浅显易懂、平易近人”?对于这样的难题,或许,可以去上海交通大学的首批在线课程中寻找答案。

  《数学之旅》:一场轻松而思辨的旅行

  在浩繁的在线课程中,《数学之旅》如何能脱颖而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数学会常委理事、上海数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大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王维克这样介绍他的教学理念——

  “我们的数学之旅,希望是一次轻松的旅行;我们的旅行,不期望能到达多少景点,而更关注同行者心与心的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和它在科学、人文、文化甚至生活上所起的巨大的作用。”

  王维克认为,数学是我们“与造物主对话的语言”。数学的抽象化本质,使人们可以用理性的思维达到甚至超出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在课程的框架设计上,王维克教授摒弃了传统课程中“原理/公式——论证——习题”的模式,将重点放在介绍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形成历史上。他希望“和学生一起从思想上重走一遍前辈们走过的路”,在旅途中理解数学抽象的必要性和魅力,体会数学抽象所表现出的人类心智的荣耀,潜移默化地培养数学抽象的能力。

  ——丰富的实例:让数学更活泼更有趣

  “在赤道为地球做一个箍,紧紧箍住地球。如果将这个箍加长1米,一只小老鼠是否可以通过?”对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会凭第一印象的主观判断,回答道“不”。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仅仅增加1米的周长,反映在半径上的增量一定微乎其微。然而,在《数学之旅》中,王维克却用“精确”的运算过程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增加的1米周长,反映在铁箍半径上,仍然满足“圆的周长=2倍圆周率×半径”的关系,根据这一公式,铁箍半径会随之增加16厘米。对一只小老鼠来说,这个高度已经绰绰有余,完全可以任意通过。

  “小老鼠过铁箍”仅仅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除此之外,王教授还讲述了许许多多故事来增进同学们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在王维克的《数学之旅》课程上,我们跟随着他的思维,时而以人类的理性视角观察世界,时而又以小动物的身份窥探着世界更为多彩的一面。课堂上精彩丰富的实例讲解,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认知数学的窗口,让数学变得更活泼、更有趣。

  ——诗化的语言:为数学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

  提起“数学”,脑海中就浮现出一条条公式;提起“数学家”,印象里就浮现出一张张严肃板正的面孔。但,这就是“数学”和“数学家”的真实写照吗?《数学之旅》告诉我们——“不,数学很‘美’”。

  在此之前,你或许未曾想到,数学课的语言也可以很诗化。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讲的是数列极限为0的定义。王维克借用一句出自《庄子·天下篇》的古语,描述了一个数列中数值渐渐趋近于0却终不等于0的现象,用古朴的汉语赋予数学新的生命力。

  “宇宙的琴弦”——形容的是“超弦理论”。王教授援引一本经典物理学著作《宇宙的琴弦》的书名,用诗化的语言扭转了数学“枯燥、乏味”的形象,同时又为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超弦理论的同学介绍了更宽的领域、打开了更大的视野、指点了钻研的方向。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王维克妙语连珠,各类典故信手拈来。从欧拉的“七桥问题”,讲到《别闹了,费曼先生》,思维从实际问题提升到理论高度,又再次由理论回归实践。这其中,不变的是生动流畅的叙述方式,不变的是语言的灵动与诗意。

  ——数学之思:最大的难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数学的抽象思维,是对客观现象的归纳与提升,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数学抽象就是揭示本质”,就是要排除掉客观而非本质的现象,知道自己要什么。

  王维克教授认为,数学抽象是一个“抵制诱惑,难得‘糊涂’的过程”。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现象也有本质与非本质的区别。在数学的迷雾中,只有抓住最本质、最核心的特征,舍弃不必要的细枝末节,拒绝“多即是好”的贪婪心理,才能从迷茫中走出来,认清数理间的规律。

  这一观点,既是数学抽象的规律,又何尝不是人生的规律。在面对重重考验、重重选择时,要常常警醒自己放下不必要的顾虑、不必要的担忧、不必要的成见、不必要的收获,先“舍”后“得”,握紧生命中最重要、最珍贵的部分,从而收获生命最本真的感动。

  “玉不琢,不成器”。“抽象”就是这样一个凿去不必要的石矿、保留精美的玉石结晶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最大的难处就是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从这一点出发,数学的思辨性思考与人生的哲理箴言再次产生了重合。在《数学之旅》的旅程中,不仅学识得到了增长,人生体悟也获得了提升。

  如今,《数学之旅》这门精品课程,正依凭Coursera“慕课”平台走向全世界。在向世界推广“轻松而思辨”的数学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为深化教学质量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增进国内外教学领域的交流、扩大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来自上海交大的陆同学已经慕名聆听过《数学之旅》在线课程。陆同学表示:“大一时有幸选修过王维克教授的数学课,那时就觉得王教授上课的思维活跃恣肆,与一般只懂得讲定理和习题的数学课大不相同。《数学之旅》课程秉持了这一优点,讲解方式生动活泼,但所讲的内容也十分玄妙深刻。在王教授的课上,我的确感到这是一场愉悦的旅行:沿着大数学家的思维轨迹一路走来,既有聆听故事的轻松美妙,也有发现新事物时的激动兴奋,更有苦心思辨的辛勤求索。如果要我为‘数学之旅’加上一个定语,那么一定是‘轻松而思辨的’。”

  凭依“慕课”教育新风潮,这场美妙的“数学之旅”,一定会带着更多学子领略美妙的数学世界!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足不出户,与名师共寻中医之奥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中医养生保健类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限于节目形式,所传授的中医知识碎片化,观众常常感觉学习起来“无从下手”,一部分人还容易在自身应用中犯以偏概全的毛病。然而,从2013年12月2日开始,上海交通大学最早的两门慕课之一《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将会率先在全球平台亮相。届时,这些苦于“无处下手”的中医文化迷们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在电脑上享受到专业系统的中医文化教程了,还能参与网上讨论,共同分享学习感悟,答疑解惑。          

  ——笃而实,短而精,迷你课堂“分量足”

  网络慕课一般以兴趣为导向,对学生没有基础、专业的限制,凡是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走进”课堂,一同探讨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精髓。然而另一方面,这些数量大、分布广、零基础的学生群体也向授课老师抛出了不少难题:如何将专业枯燥的中医药文化理论变得浅显易懂?如何让这些同学更好地受益于慕课教程?“短小精悍”的迷你课堂形式成为了这些难题的解决之道。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上)的慕课共分为七次课程,分别介绍脏腑的概念和分类、认识脏腑理论、经络的概念和功能、药性理论、中药的升降沉浮理论和毒性理论等专业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的传统文化基因,如儒学致中和思想、易文化的阴阳变易观等。每节慕课上,老师一般只探讨一个话题,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长的也不过十几分钟。在短暂的课堂时间里,主讲老师都会针对一个特定的中医理论或思想进行详细阐释,除视频讲解外,还提供有关阅读材料、并在视频学习中穿插小测验,每周学习结束时进行小测试等多个环节巩固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授课时,老师还会根据课堂上同学们的提问,有意识地将课堂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以满足同学对于不同层面知识的需求。

  迷你课堂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短课时上。由于课堂时间很短,所有的课程都可以让同学们轻松下载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在乘车、排队的时候拿出来观看。这种“随身携带”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课程教学不再在局限于在课堂上专时专地进行,而是横向拓展,延伸到了的同学们分散的课余时间。无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只要你有网络和多媒体设备,就可以随时来到课堂上进行“学习充电”。

  除此之外,网络慕课平台还会提供在线的讨论小组、作业批改、答疑解惑功能。学生不但可以在平台上随时与教授、其他学习者交流讨论心得,还可以定期通过网上作业得到学习反馈、问题解答,与真实课堂无异。

  这样精心打造出来的“迷你中药课堂”,不但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可能的专业知识不足和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而且还方便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自由组合,定制专属的“个性化”学习内容,打造“互联网时代”的课堂新模式。                          

  ——名教师,热门课,网络平台来“占座”

  彭崇胜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学专家库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模块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中医药学基础研究,对于中医药文化非常了解。他开设的《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涉及面广的授课内容广受同学好评。但由于课堂人数限制,让许多慕名而来学生都只能“望座兴叹”。网络慕课的开展,使得这位名师的课堂容量一下子进行了“无边际扩展”,只要点击进入慕课主页,就可以轻松在彭崇胜的课堂上占到“一席之地”,感受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张木桌,几尊茶盏,古色古香的镂空木门……点开中医药文化与养生的慕课视频,古朴雅致的课堂就让同学们眼前一亮,仿佛身临某个古老的药堂。课堂形式也一改教室堂授的刻板严肃,而是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彭崇胜与三个中外学生围桌而坐,氛围轻松愉快。彭崇胜一边为同学们讲解中医药文化知识,一边随时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彭崇胜一向青睐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课堂形式往往“花样百出”。这次慕课中尽管时间短暂,但每节课程的内容还是满满当当、形式多彩。在讲解肝脏肺腑定义的时候,彭崇胜就多处引用古典医著,以介绍中医文化在历史中的记载定位;在介绍中医针灸时,彭崇胜不忘放一段视频,以介绍针灸在现代医学中的麻醉应用;为了解释人参“甘,微苦”的性味理论,他还将人参片携至课堂给同学们品尝……慕课视频不断在简洁明了的PPT和互动的师生座谈中切换,形式上丰富多彩,内容上相互交替,帮助观者更清晰地理解课程。这些详实丰富的课堂内容使得原本枯燥的中医知识变得活泼生动起来,让坐在屏幕前的同学如同置身于彭崇胜轻松活泼的课堂中,亲身体验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慕课开设以后,选课不再有时间、空间、学校、学院的限制。只要对中医文化感兴趣,就可以在交大最热门的课堂上“占个座”,一睹名师、名课的风采氛围,何乐不为?(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作者 胡冰 吴佳玙 杜欣)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