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北大湖水澄澈,杨柳依依,远处西山如黛,隐约可见,雕梁画栋的宫殿式建筑群,星罗棋布地点缀在这片从前的皇家园林之中,如织的游人徜徉其间,不时发出人在画中的感叹,心生流连。到了晚上,古老的博雅塔被灯火点亮,长长的塔影倒映在湖面波光摇曳,湖心岛的石舫上几个女孩并肩而坐,随风而歌。这古典雅致的校园和青春浪漫的气息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北大印象。
然而,北大与燕园结缘其实是建国以后的事。时常有游客在燕园打听大名鼎鼎的北大红楼在哪?答案是,连同红楼在内的老北大实际上在皇城脚下一个叫“沙滩”的地方,相传这里因曾是远古的河道而得名。老北大校址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以沙滩为中心散布在城里好几个地方,有点北京城坐落在北大里的意思。那么,身为“文化中心最高学府”的老北大为何始终没能发展出一个高大上的校园呢?
六个学院八个地方
1946-1948年这段时间既是老北大发展史上的高潮也是尾声。1946年,因抗战南渡昆明数年的北大在北平复员,经代理校长傅斯年的大手笔,北大从原来只有文理法三个学院一举扩充到六大学院,变成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原有的三个学院在老北大的核心区,也就是沙滩、北河沿一带。最早的京师大学堂校舍叫第二院,是理学院所在地。不远处是著名的北大红楼,又叫第一院,这时是文法两院的地盘。红楼以南是第三院,原来的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早期的法学院,后来成了宿舍。以上三院是三十年代以前老北大的势力范围,彼此虽相隔不远,但实际上并不相连。
此外还有位于宣武门内国会街的四院、五院,这两处校址分别是北洋政府时期国会的众议院和参议院。战后四院作为北大先修班和文法学院一年级学生所在地,五院是教职员宿舍和出版部。新增设的医农工三个学院,接收了原北平大学的部分校舍和设备,平大战时迁陕之后就被打散留在了西北。医学院在西什库后库,农学院在罗道庄,工学院在祖家街端王府夹道。其中,医、农两院校址都是京师大学堂一脉,医学院是早期大学堂医学实业馆,农学院是大学堂农科。
之所以出现这么混乱的局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北大校方想扩充规模,战后正好抓住了北平大学不能复员的契机,由傅斯年出面与北平行营、市政府等反复争取,获得大量校产作为开办新学院的物质基础;第二,战后北大规模的扩张已经跟战前不可同日而语了,仅以1946年10月开学时为例,全校有学生4000名,比三校合组的联大学生还多一倍,比战前北大的学生多三倍。应该说,在战后大量机关都要迁回原籍、原有校址多被占用的局面下,北大能在短时间内争到这么多校产实属不易,也就顾不上在不在一起了。
如果说战前北大的三处校址还算紧凑的话,那么这时已经遍布全城了,一所大学、六大学院、八处校址,这还不算医学院的两个附属医院、一个药厂以及农学院的三个农场、一个林场。按说京师大学堂可是由中央政府开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一向好面子、不惜打肿脸充胖子的朝廷在这件大事上为什么画风突变、不要观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