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归教师:中外教育差距在看重人还是机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17 10:18 新京报 | ||||||||
对话人物:唐庭斌 1977年生,湖南衡阳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毕业于美国赛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对话动机:2005年6月15日本报A03版视点栏目刊载了一篇题为“一个‘海归’的困惑”的文章。作者是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海归派”教师唐庭斌。他在文中称:怀着一腔热
情回国,但现实生活的残酷让人迷惘;大学学费年年在涨,高校老师们却还在为生计而奔波等等。 为此,本报记者昨日与唐庭斌本人面对面,就相关问题展开对话。 让我们首先看看一位“海归”教师在其《一个“海归”的困惑》中所描述的现状:“局外人绝对不会相信,我们自己也羞于启齿,中国美术最高高等学府的基本工资居然只有可怜的1300元人民币,加上课酬,也不过总共在2500元徘徊,没有住房分配,我的合同上的住房补贴一项是70元。” “北京的消费很高,我最初住的一居室月租就是1500元,加上其他费用,每月总是入不敷出。现在搬到远郊居住,房租是下来了,可每天得花2小时在公交车上。倒贴钱教课的日子如果一直就这么撑下去,我也不知还能撑多久。” “国内各院校的纷纷盲目扩招,教学质量下降,硕士博士也开始有点滥了。鱼龙混杂,稗麦夹杂,安心学术、安心研究的很少。” “海归”唐庭斌成为一个主动站出来的范本,它考量着国内高校教育的经济环境、价值取向以及未来方向。 回国是因为理想主义,美院的氛围也不错 新京报:看过你此前写过的文章,首先,想让你谈谈你回国时的情况。 唐庭斌(以下简称“唐”):去年10月,我回无锡参加一个工业设计周,之后我到中央美院来做了个讲座。然后跟设计学院的王敏院长有个交谈,他说自己很想发展交通工具这个专业,我也非常感兴趣,去年也就教了一两个月这方面的课程。随后又回美国去了,春节也是在美国过的。今年3月3日,(我)就正式来到中央美院了。 新京报:你说自己的基本薪水只有1300块钱,当时王院长没有跟你谈薪酬之类的事吗? 唐:他说过钱的事,我也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其实当时已知道工资很低,而且去年我在这里教课时也拿的是这么多的钱。美院的老师都是这个工资,不会因为我而有所特殊。 新京报:那你为什么还要回来呢? 唐:可能是因为理想主义吧,我觉得美院的氛围不错;真的觉得有种价值感在其中吧,人活着有时候就是为了一种价值感。 新京报:怎样使你才有这种价值感呢? 唐:过去我是设计师,每当设计完一个作品,它被认可了,我会觉得我很有价值。 学校让我负责汽车工艺设计这个专业,如果能把这个专业做起来,真正改变中国汽车设计的现状,如果将来有我自己设计的汽车在马路上跑起来,或者我的学生的汽车在马路上跑起来,我觉得我会有价值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