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考行测出题频率最高十种题型:结构主旨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 10:32   京佳公务员

  言语理解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核心题型,表现为题量大、题型固定、难度高等特点。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有关专家特将国考中言语理解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巧、考出理想成绩。

  主旨题是片段阅读部分的重点题型,提问中带有“主旨”、“主要”、“主题”“中心”、“概括”等字眼的题目,通常就是主旨题。而结构主旨题则是最符合考生阅读规律,比较易掌握的一个拿分题型。

  结构主旨题的解题关键是将语文中的层次划分手法运用其中,根据层次机构找出核心观点或者强调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历年真题中主要考查的结构类型及主旨句所在。

  高频考点列举:

  1. “分→总”结构

  2. “总→分”结构

  3. “总→分→总”结构

  4. “多层并列”结构

  (一)“分→总”结构

  真题一:2005年国考卷(一)第15题:

  15。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B。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

  C。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解析】A    本段结构是明显的分总结构,前句展开论述了传统文化缺少底线文明,后句则针对前面的论述得出处理这一问题的对策,即应当建立道德底线。A项正是主旨。B、C、D都属于扩张概括。

  真题二:2009年国考卷第47题:

  47. 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它要比其描述的现实简单。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取决于经济学家的假设,假设不同,提出的理论也不一样。经济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很多理论的解释,主要就是因为强调的东西常常不一样。因此,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如何发展经济理论                    

  B. 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

  C. 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                  

  D. 如何看待经济理论

  【解析】D    本题属于典型分总结构。“因此”作为总结陈述的提示性词语,说明后面的话是作者通过一系列论述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文段的核心所在,即“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显然D项与这一主旨句的观点最为契合。

  (二)“总→分”结构

  真题三:2006年国考卷(一)第24题:

  24。逆差与顺差,应当辩证地看,贸易平衡永远是相对的、动态的。中美经贸关系是双

  赢而非零和,经济互补性注定了美对华逆差将是一个长期问题。今后,中美两国参

  与全球化和产品内分工的程度会继续加深,只要不改变现行统计方法,美对华逆差

  仍将持续,而中美经贸规模也仍将不断扩大。

  这段话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

  A。中美经济是互补的                    

  B。逆差还是顺差要看使用的统计方法

  C。美对华贸易逆差不会改变              

  D。美对华贸易逆差不应影响中美经贸关系

  【解析】D    本题是典型的“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观点,即从辩证的角度讲逆差和顺差之间的贸易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接下来的文段是对上述观点的解释说明,结合中美经贸实际情况,分析逆差状况并不会影响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

  真题四:2003年国考(B卷)第88题:

  88. 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唯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

  A. 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 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 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 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

  【解析】C   文段是很明晰的总分结构。首句总述观点,后两句举例分述论证观点。由此可知作者主要说的是利与弊的相互关系,所以答案选C。

  真题五:2009年国考卷第48题:

  48. 跟电影中创意以导演为中心不同,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编剧在电视行业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小画框给视觉发挥的空间没那么大,语言艺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情景剧还有故事情节作为吸引力,而喜剧秀就完全是考演员的表现和语言的魅力了;又都是在棚里拍,从拍摄上讲是纯技术活儿,创意都在于对话和表演。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标准的是(    )。

  A. 比较电视与电影行业创意上的差异

  B. 强调语言魅力对电视行业的重要性

  C. 分析电视行业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D. 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

  【解析】D    本题为总分结构型。首句提出观点“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 第二句“之所以”作为解释原因的提示词,其后面的语句就是围绕这个论点分析原因,第三句分别从情景剧、喜剧秀的不同角度以及对拍摄的定位等方面具体分析原因。

  真题六:2009年国考卷第50题:

  50.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手稿在拍卖会上露面时,考虑到手稿并不完整,只是其中一个章节,拍卖行保守给出60万至90万美元的估计,最终成交价却高达150万美元。《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的文学国宝,第一次公开出版却在巴黎,手稿也一直留在国外,几十年来爱尔兰人都以此为憾事。得到手稿拍卖的消息,爱尔兰国家图书馆便决定不惜代价把手稿买回到柏林,最终的高价,文学价值和民族感情各占一半。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

  A。《尤利西斯》手稿为什么拍出高价

  B. 爱尔兰人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

  C。文学手稿的价值有时难以估量

  D。《尤利西斯》手稿深受爱尔兰人喜爱

  【解析】B    文段结构十分明晰,属于总分结构类型。首句为中心句,确立观点,即“黄金魔力依然不减”,下面围绕观点从多方面分析了原因。

  (三)“总→分→总”结构

  真题七:2006年国考卷(一)第13题:

  13。这是最好的城际竞技场。每一次申办承办,都是一次巧妙的城市公关。对于新生显

  贵而言,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登堂入室的绝好台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在每一张选票上,并不是单纯的打勾划叉,他们亦在谱绘世界风云榜上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图。

  这段话意在表明(    )。

  A。国际奥委会委员们投票决定承办奥运会的城市

  B。公关工作是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成功的关键所在

  C。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世界城市之间互相较量实力的体现

  D。申办和承办奥运会是新兴城市进入国际舞台的绝好契机

  【解析】C    首句提出“城际竞技场”的概念,接下来解释奥运对于城市的巨大推动作用,最后再重申上文的观点,即“城际间的升跌走势”就通过申奥和承奥这种方式来体现,即C的表述。A表述过于绝对化,并非该语段想表达的目的;B强调公关工作的作用,在语段中并没用展开叙述,因此也不正确;D中“新兴城市”缩小了范围,语段最后说的是“城际间”,即所有的城市。

  真题八:2009年国考第57题:

  57. 今天,人们往往以为老虎一直都生活在山上,并不知道它们从平原退出的历史。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华南虎彻底退出平原地区。之后出现的“调虎离山”、“放虎归山”“坐山观虎斗”等成语,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误认为老虎是山地物种,并不知道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侵犯而“被逼上山”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描述老虎随人类活动退向山区的历史

  B. 澄清人们对老虎生活区域的认识误区

  C. 说明了老虎“被逼上山”的时代背景

  D. 分析人类活动对老虎生存环境的影响

  【解析】B    材料结构十分清晰,首句确立核心观点,即:人们对老虎的生活区域存在认识误区。第二句陈述事实:华南虎原在平原生活后来才退到山上。最后一句总结,照应首句观点:人们没有认识到,老虎是因为人类活动的侵犯而将生活区域转移到山地的,并非原有山地物种。

  (四)“多层并列”结构

  真题九:2009年国考第60题:

  60. 西方学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从其产生的客观基础而论,它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物质生活质量逐渐提高,人们日益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过度的前提下而出现的一种理论现实的回应。这种回应的出现,一方面是客观现实对理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艺术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    )。

  A. 出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

  B. 已获得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可

  C. 主要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D. 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解析】A    材料结构清晰,两句话为并列关系,所以要概括整段材料的内容,两句话的内容必须都涵盖到。第一句讲“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客观基础,也就是时代背景。第二句讲这一理论的理论基础,即“西方哲学、美学及文学艺术理论”。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公务员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公务员 行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