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这次政法干警申论考试各地命题形式五花八门,有的地方专科和本硕试卷完全相同,有的地方采取类似国考的形式,同一张试卷区分作答要求,少数地方完全分开出题。而我们河南的专科类和本硕类试卷,材料相同,作答要求不同。无论怎么样,以上出题形式是符合此次大纲规定的。
专科类:
1.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制定《食品安全法》,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300字(20分)
2.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我国食品监督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400字(30分)
3. 根据给定材料,以“食品安全与社会和谐”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述有据,字数800-1000(50分)
本硕类:
1.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食品安全法》替代《食品卫生法》的必要性。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300字(20分)
2. 材料中说道“一些地方官员认为,对本地区管理过严,会影响本地税收与就业”。这种现象是否存在,请你说明原因并进行分析。
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字数400字(30分)
3. 根据给定材料,以“食品安全与社会和谐”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述有据,字数1000-1200(50分)
这几道题,每一道我都在各类课上讲过。
专科类试卷的形式相对传统,两道概括归纳题,一篇申论文。请同学们去翻翻我的讲义,我的讲义里,只挑了一篇我亲笔写的范文供同学们参考,而那一篇,正是和本次申论作答完全一致的。再请同学们翻翻热点集,看看食品安全相关素材是不是在第一位。
本硕类试卷引入了政策对比和观点分析题。这两类题目是目前中国申论辅导中的盲点,迄今我没有发现系统讲解此类试题的任何教学素材。但是,在我的课上,这两类题我详细地讲过所有的出题可能、写作思路、套路甚至是具体模板。
这几道题的解题素材,我给大家指出过详细的复习素材。下面把我所整理的一些素材挑出来供同学们对照参考:
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我国食品内在卫生质量有了明显改善,食品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但上市食品超标问题依然存在。
2.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失。
《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都涉及到了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卫生要求,但总的看,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法律条款仍相对粗疏。食品很多都是鲜活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保鲜、贮藏等要求较高,应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此外,市场准入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但这项制度的实行尚缺少上位法的支持。目前,食品安全管理主要还是靠行政管理,亟需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3.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有食品质量标准近3000个,从数量上看已经不少,但存在检测标准不统一,指标设置过繁,费用过高等问题,如单类有机磷的限量测定标准多达数十个,对有机磷限量的规定各不相同,造成在安全标准认定上的意见不一,流通过程保障食品安全的标准严重不足,即使食品生产质量合格,也难保不在流通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4.食品流通检测及环保体系仍不健全。
各部门的检测工作缺少协调,检测力量缺乏整合,检测资源不能共享,快速检测的技术手段落后。
5.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食品安全方面的信用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该领域的企业信用数据的征集工作也处在小范围尝试阶段。因此,从总体看,掌握企业食品卫生质量的信用状况难度仍然很大,很难起到消除信息不对称,褒扬守信者,遏制失信者,追溯责任方,形成诚信经营氛围的作用。
二、改善食品安全状况的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一是对全民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二是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使每一个人在办每一件事时,都要从保护我们的环境出发。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只有全民素质提高了,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研究并提出既符合WTO有关原则,又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制订配套性、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均较强的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全面提升国家的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水平。还要不断提高国家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加大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加强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控制食品的污染,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的强制返回制度,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经常对农产品和食品实行监督抽查,增加抽查的次数和覆盖面。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从严、从重予以打击,造成一种高压态势,使不法分子不敢铤而走险。
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建立食品行业协会,对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诚信建设,培养自律精神。协会要定期组织会员学习,组织会员互相检查、参观、评议,相互监督。行业协会还应通过各种途径(国外使馆、贸易机构、媒体等)广泛收集国外,尤其是贸易对象国和地区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环保要求,及时提供给相关企业和政府,研究对策,帮助企业解决因“绿色壁垒”引起的贸易纠纷,维护企业正当的权益。
5.提高检测技术和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挑战,对质检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配备先进的测试手段。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不但精于检测工作,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6.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我国已加入WTO,为排除技术壁垒对我国食品出口的阻碍,保障食品的出口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要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准,找出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差异,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要注重引进与创新并举,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AOAC、CAC、FAO、ISO、WHO等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研究,为保证食品安全和为政府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撑。要培养一批懂专业、外语好、能在标准化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级人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建立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7.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建立和完善食品与营养监测系统,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结合,监测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食品生产、消费、贸易状况。加强食品信息建设,建立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保障全民食品消费安全。利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食品生产、食品供给、食品分配和食品贸易等环节安全动态。密切关注和研究市场变化、重大自然灾害对食品供给带来的影响,提前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我国食品安全。
三、制定《食品安全法》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食品标准不统一,有些指标不够科学。
第二是一些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导致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第三是对生产和经营不安全食品的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
第四是食品检验机构不够规范、责任不够明确。
第五是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不规范,有的时候造成一些混乱。
第六是部门的多头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
四、《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法》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催生食品安全立法。1995年10月30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对加强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少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近年来发生的诸如“红心鸭蛋”、“多宝鱼污染”、非法添加“苏丹红”、阜阳劣质奶粉、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暴露出现行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和监管体制不完善,食品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有必要制定食品安全法。
食品卫生法改为食品安全法,其中两个字的差别,表明了从观念到监管模式的转变。食品卫生,通俗讲就是“干净”,而食品安全则涉及“无毒、无害”。这是由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外在为主,深入到食品安全的内在因素来进行监管,并且导致了监管方式的转变。食品安全法通过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确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制度,明确统一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原则,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的监管,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活动的处罚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法律屏障。
五、“管理过严会影响税收和就业”观点分析
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以往管理松散,形成了不健全、不正常的食品生产、销售体系,一旦严格各方面监管,短期内确实会影响地方税收和就业。
2.但是《食品安全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搁置。
3.具体推进时,注意论证,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尽量将对税收和就业的冲击降低。
4.采取一系列配套税收、就业保障措施配合《食品安全法》的推进,维护各方面稳定。
以上是我为同学们提供的一些参考素材,请对照估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