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陕西公务员申论名师预测试卷:大学生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 10:58   京佳公务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再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时,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年来维持在72%左右。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100多万大学生不能顺利实现就业。待业大学生,处于怎样一种心理和生活状态?社会如何给他们更有效的帮助?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学生李源源、社会学系学生齐美胜在丁钢教授的指导下,以“待业大学生群体生存状态研究”为题,实地调查了沪上大学生待业群体的情况,其中包括上海户籍和部分非上海户籍大学毕业生,用2129份有效问卷和46个个案访谈,勾勒出了这个群体的生存肖像。

  “待业的大学生并不是像一些舆论描述的那样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李源源告诉记者。

  调查显示,有68.1%的待业大学生把求职当作每天最主要的任务;43.3%的人会用空闲时间看书自学或参加各类培训班,以提高自身能力。可见,待业大学生一直积极而且主动地谋取岗位,而非心安理得地接受家庭经济支持和帮助。比起上海户籍的待业大学生来说,外地户籍的待业大学生生活更为艰难。他们一般住在最廉价的旅馆里,远离家庭、学校,希望能在上海打拼出一片天空。

  在求职过程中,相当多的待业大学生身心疲倦,情绪低落:57.1%的人感到很累,40.1%的人感觉找不到目标,22.6%的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啃老族”是待业大学生最怕听到的称呼,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家庭支持,但他们绝非有意“啃老”,而是普遍对“啃老”表现出了强烈的愧疚感。“父母都老了,可能会生病或者怎么样,我毕业了但没能赚钱,还要靠他们养,想想真是难过,欠父母的太多了……”这种愧疚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待业大学生人际交往显得封闭。调查显示,有59.3%的人很少与人交流,有话却找不到人来倾诉。有学生说:“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周围有很多同学和朋友。现在大家都忙自己的事,只有我待在家里,一天都说不到几句话。很多事情吧,又不能跟父母说……”

  大学生为何会待业?是就业期望值太高,放不下架子吗?调查显示,待业大学生中,大多数人对自身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

  有63.8%的人认为自己介于精英阶层和普通劳动者之间,28.8%的人认为自己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仅有7.4%的人认为自己属于社会精英。在薪酬问题上,有48.5%的人愿意接受1001到2000元的工资收入,这远低于上海市发布的2009年毕业生指导工资。相比之下,待业大学生寻求个人发展空间的需求十分强烈。为了追求个人发展,沿海大城市成为待业大学生求职的主要地域。

  2.华师大学生在研究报告中分析,待业大学生群体不能顺利就业,与当前的就业环境和产业结构有关,即待业大学生的出现,是由于总量性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引起的。多数待业大学生把个人因素视为待业的主要原因。在“大学生就业难,您认为谁的责任最大”中,52.5%的人选择了“个人”;59.3%的人认为“自身能力不足”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

  待就业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满意度如何?调查显示,1.3%的人“非常满意”,14.7%的人“满意”,“一般”的比例为55.9%,“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是24.0%和4.0%。这说明待业大学生与高等教育培养体制之间并未呈现紧张态势。

  华师大学生在研究报告中建议,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显示,尽管57.5%的待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由家庭承担,但是待业大学生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来自农村地区、非沪籍待业大学生,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遭遇生存困境。因而,建立专门的待业大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以降低待业大学生的生存成本和求职风险,维护待业大学生尊严。

  同时,有关部门应鼓励和支持待业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贫困、来自农村地区的高校毕业生,通过最廉价、快捷的方式(如网络)进行失业登记,从而使待业大学生能够及时得到相应的基本生活补助和就业服务。要重视相关政策的宣传效果和运行效率。调查显示,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就业,但是待业大学生对现行就业扶持政策认知度较低。当然,待业大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了解相关信息,从而在相关政策的有效利用中,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研究报告中还提出,社区服务应关注待业大学生生存状况。社区可以依托社工,扩大服务的范围,在服务对象上,尽可能打破户籍限制,从而让更多的待业大学生从中受益。社区还可以根据待业大学生的自身专业特长等现实条件,及时向待业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3.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高校就业迎来寒冬。据了解,天津市大多数高校的签约率目前都不足10%,6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就业意向。对此,在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推出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政同时,各高校也绞尽脑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就业指导以提升就业能力,一系列措施被高校的管理者和大学生们称为“就业融冰计划”。

  记者从天津市各高校了解到,在高度重视就业的同时,各高校也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许多高校都开展了以当前就业形势教育为重点的就业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积极主动地就业,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可能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还专门组织毕业生参加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不稳定情绪。

  “以往这个时候,集中全力找工作的同学,差不多手里都握着一两个机会了,只是在挑更合适的。但今年的情况却是,只要有个机会学生就签约了,没有签约的大部分都是一点机会都没有。”本市某高校国际商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刘老师告诉记者,近日学院刚做过毕业生签约率的统计,虽然数字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实质”却不同。“今年到院里来招聘的企业明显减少,尤其是房地产业、金融业、IT业最明显。”刘老师告诉记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经济形势的影响,本市各高校毕业生签约者寥寥,尤其是文科和经管类学生受到的冲击最大。

  “如果年前找不到工作,年后可能更难!”眼看寒假就要来临,大学校园里找工作的氛围变得更加压抑和紧迫。因为没有课,不少大四毕业生已经回家了。“来年再说吧,实在不行,就回老家找工作。”毕业生小王告诉记者,已经找工作三个月了,投了很多份简历,赶了N多场招聘会,但至今仍没有接到一个offer。小王告诉记者,身边不少同学都已经动摇了最初的“不去北京就留天津”的想法,开始向省会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4.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而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更是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日前,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深刻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趋紧四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六大指导意见。其中,除了鼓励基层就业等传统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被当作了解决就业困局的重要方法。而针对大学生创业的种种,记者日前展开了系列调查。

  200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不仅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管制逐渐强化的一年,也是雪灾、地震、奥运会、全球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交织发生的一年。这些重大事件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基本形势。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而今年的校园招聘在起动期便寒意阵阵。然而10月底了,有些高校的校园招聘显得冷冷清清,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非但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有专家坦言,受金融危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今年的校园招聘却来得慢一些、少一些,很多企业还在观望之中。然而今年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再创新高,他们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也有专家表示,中国有足够大的经济体量。在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用人需求仍然会伴随GDP的增长而增长。大学生就业在其中不会是一个遇到巨大问题的阶段。  

  往年金融、地产、消费类和流通类的知名企业往往是从校园中选拔大量应届毕业生人才的中流砥柱,但是今年却迟迟不见这类企业的身影。“从截止到11月底的排期来看,计划来宣讲的证券公司仅有一家,保险公司方面提供的职位数量也锐减。”  

  更让人感到心寒的是,一些已经公开公布校园招聘计划的企业竟然宣布取消招聘计划。据了解,最先公开掀起“退招”风波的是家乐福(中国),成都家乐福超市宣布取消原定于11月6日在西南财经大学的2008-2009年度的全国校园招聘宣讲会。对于取消的原因,该公司解释为“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家乐福(中国)总部通知全国范围内的招聘活动取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性裁员已经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的又一波浪潮。江涌表示,从公司裁员潮的走向,可以看出此次金融危机仍在扩大,而底层员工受裁员影响更深。“可以说,全球性的裁员潮成为金融危机扩大化、深化的又一种表现,对很多公司和底层员工来说,更艰难的日子还在后面。”这些刚失去工作的员工形成了就业市场上新的力量,这将给没有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带来不小的就业压力。  

  5.“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明年的就业形势还比较复杂,不容乐观。”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司益磊,在浙江宁波参加“2009秋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时说。

  在现场,不少毕业生表示,今年的工作要比预期的难找,他们已经降低了自己的求职预期。

  据中国人才流动中心大学生就业部处长孟向红介绍,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和2008年基本持平,但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基数较大,而且明年预计有63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对此,中国各地对毕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了登记,组织就业推介、就业培训、职业见习,以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政府还将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推荐。司益磊表示,为稳定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于近期推出有关政策,帮助企业度过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稳定就业岗位,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岗位流失。

  据悉,本届服务周期间各地将举行181场高校毕业生专卖招聘会,参会用人单位27231家,拟招聘人数35.9万人;同时将有123家网站举办网络招聘会,提供职位信息28623条,拟招聘人数12.3万人。

  据司益磊介绍,根据对网络招聘会人才需求信息的汇总分析,目前中国职位需求排在前10位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土建类、经济学类、机械类、交通运输类、医学类、教育学类、化工与制药类、管理工程类。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司益磊认为,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该考虑到国家当前经济、行业、产业的特点,也要考虑到下一步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转移,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学科设置。

  6.吉林省近日出台《吉林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凡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研究生招生计划内招收的具有学籍、取得毕业资格的本、专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应当在毕业离校后3个月内到户籍所在地或档案存放地进行未就业登记,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城镇失业就业统计范围。

  根据规定,凡吉林省籍生源、户籍和档案已在吉林省的外地生源、毕业时未签订就业协议(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应主动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未就业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本人户籍和档案不在一地的,按照本人自愿,可在档案存放地办理未就业登记,或在户籍所在地办理未就业登记,同时核发《吉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也可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核发《吉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

  家庭经济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经认定属实的,发给《吉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在上面注明“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凭证享受有关扶持政策;进行登记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委托人才市场保管本人档案的,享受两年免费人事档案托管服务;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享受3年免费人事档案托管服务。

  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优先获得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资格,可申请参加由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并且可享受免费求职和推荐就业等优惠政策和服务。

  7.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启动,11月16日至29日服务周期间,我省将面向2009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及各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期满未就业人员,免费提供就业推荐、就业服务、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服务。 

  据介绍,截至10月底,全省36.6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已有30.1万人实现了就业,就业率达到82.3%。今年就剩40多天的时间,我省还有6.5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没有就业。此外,加上参加“三支一扶”及各项基层就业项目期满未就业人员,以及往年积累下来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省有大约10万高校毕业生还没找到工作,就业任务非常艰巨。明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超过40万人,今明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昨天开始到11月29日,我省开展河南省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服务周期间,省及各省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将为2009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及各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期满未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推荐、就业服务、政策咨询等全方位服务。本次高校毕业生服务周也是今年最后一次集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专项活动。

  “要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年底前再开发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要求,首先,要开发一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岗位,优先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比如马上要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每参保一万人要增加一名工作人员,试点推开后,所需工作人员就可以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其次,要开发一批企业就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用人呈上扬势头,用人数量和岗位都在增加,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很多高校毕业生盯住机关事业单位,到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要转变观念。

  再次,还要开发一批见习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通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会、洽谈会、双选会等多种形式的见习招聘活动,及时推介就业见习岗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