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徽省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8)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6日 17:44   新浪教育

  五、公安业务类

  第一章 宪法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宪法的普遍原则与我国的基本原则;

  二、国家性质的概念与类型;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

  三、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选举制度的概念、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征;

  四、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与分类;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的行政区划与特别行政区的特点;

  五、经济制度的概念;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继承权;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特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六、公民的概念;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的特点;

  七、国家机构的概念与特征;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第二章 刑法

  一、刑法的概念、性质;刑法的任务;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

  二、犯罪概念及特征;犯罪构成;

  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四、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一罪与数罪

  五、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

  六、刑罚的概念与功能;刑罚的目的;刑罚的种类;量刑的情节;累犯;自首与立功;数罪并罚;缓刑、减刑和假释;时效与赦免;

  七、罪状;法条竞合;

  八、常见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任务;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依照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职权;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人民法院的职权;

  三、管辖的概念与种类;自诉案件的范围;审判管辖;回避的理由和人员范围;回避的程序;

  四、证据的概念和意义;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法定的证据种类;证据的审查判断;

  五、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拘传;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羁押期限 ;

  六、立案的概念与程序;破案和销案;

  七、讯问犯罪嫌疑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通缉;侦查终结;

  八、审查起诉的内容;提起公诉;不起诉;审判组织;审判制度;审判程序的种类;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监外执行。

  第四章 行政法

  一、行政与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的渊源;行政合法性、合理性、应急性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行政行为;

  二、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与听证程序;行政处罚的执行;

  三、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点;行政复议法的一般原则;行政复议法的特有原则;行政复议的范围;行政复议的申请、受理与复议机构;行政复议参加人;行政复议举证责任;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

  四、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行政诉讼证据;行政诉讼的程序;

  五、行政许可的概念和分类;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许可的决定;

  六、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的基本原则、管辖、回避、证据、受案与立案、调查、涉案财物的处理。

  第五章 民法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与构成;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三、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四、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代理;

  五、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效力;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

  六、物权的概念与特征;物权的效力、原则;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财产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的取得;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债权;人身权;

  七、民事责任的法律特征;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与免责条件。

  第六章 公安行政赔偿和公安刑事赔偿

  一、国家赔偿责任及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赔偿法;

  二、公安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公安行政赔偿的范围;公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公安行政赔偿程序;

  三、公安刑事赔偿的概念与范围;公安刑事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公安刑事赔偿程序;

  四、国家追偿权的概念及行使国家追偿权的条件;行政赔偿中的国家追偿权;刑事赔偿中的国家追偿权。

  第七章  人民警察法

  一、人民警察法的概念;人民警察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人民警察的基本任务;

  二、人民警察职权的概念与特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限;

  三、人民警察的机构设置和职务序列;警衔制度;人民警察的条件及录用;人民警察的警务保障;

  四、人民警察的义务;人民警察的纪律;

  五、人民警察的法律责任;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

  第八章 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一、警械和武器的概念和范围;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原则;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保护和限制;警械的种类;

  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的条件和情形;使用约束性警械的条件和情形;

  三、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条件和情形;人民警察禁止使用武器的情形;

  四、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法律责任;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补偿。

  第九章  公安学基础理论

  一、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现代警察制度;   

  二、警察的概念与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宗旨;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与基本任务;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三、公安工作的概念;公安工作系统;公安工作的主要特点;公安工作的重要地位及奋斗目标;

  四、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路线、基本方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五、公安政策与公安法制。

  第十章   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队伍建设的含义、方针;公安队伍建设建设的核心;公安队伍建设的目标;警衔的概念;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衔制度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制度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概念;内务建设的目的和依据;内务建设的基本任务;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要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基本内容;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公安机关的设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公安机关的编制和经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管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待遇。

  第十一章  治 安 管 理

  一、治安和治安管理的概念;治安管理的特征;治安管理的方针和原则;治安管理的组织;治安管理手段;治安管理的基本措施;

  二、城乡社区警务的涵义;城乡社区警务的基本原则;城乡社区警务的基本特征;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的主要内容;社区和驻村民警的工作方式;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室建设;

  三、户政管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任务;户口登记;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制度;暂住人口管理;

  四、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管理;娱乐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集会、游行、示威管理;查禁社会丑恶现象;

  五、危险物品的概念和特点;危险物品管理的范围;公安机关危险物品管理的基本方法;枪支弹药管理;管制器具管理;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剧毒化学品管理;

  六、治安案件的概念、构成条件;治安案件查处的基本原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特征、构成要件;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的具体适用;治安调解;治安案件查处的程序;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七、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群体性事件预防的方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

  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管理

  一、道路交通的概念与分类;道路交通管理的概念与的主体;道路交通管理的对象;道路交通管理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道路交通管理的任务;

  二、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概念;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的任务;道路交通组织;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静态道路交通管理;

  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概念与特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种类;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适用原则;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权限;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决定程序;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政强制措施;

  四、车辆与驾驶人的管理的概念;车辆与驾驶人管理制度和特点;机动车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非机动车管理;

  五、道路交通事故概念;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及交通事故认定;交通事故法律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第十三章 刑事侦查

  一、侦查工作的概念与特点;侦查工作的性质、任务;侦查工作的方针、基本原则;侦查工作的体制与机制;侦查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素质;

  二、刑事犯罪现场的概念和特点;刑事犯罪现场的分类;现场勘验、检查;

  三、侦查措施的概念、特征;摸底调查;公开搜查与扣押;辨认;控制销赃;追缉堵截;通缉通报;并案侦查;追捕;

  四、侦查范围的划定;侦查方案的制订;对嫌疑对象的审查;破案的条件。

  第十四章 侦查讯问

  一、侦查讯问的概念和特征;侦查讯问的任务;侦查讯问的原则;

  二、侦查讯问人员;侦查讯问人员的职权和职责;侦查讯问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侦查讯问对象的法律特征;侦查讯问对象的诉讼权利;侦查讯问对象在的诉讼义务;

  四、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及演变过程;讯问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次讯问;续讯;讯问策略、方法。

  六、外语类

  1、认知5000-8000个以上外语单词,其中能较正确地灵活运用的常用词语为2500个左右;

  2、具有较扎实的实用外语语法知识;

  3、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技能,能正确理解难度适中的书面材料,阅读速度每分钟100-160词;

  4、具有较好的外语写作能力,能根据要求写出长120-150词的外语短文;

  5、掌握常用翻译技巧,能进行外语和汉语互译,速度每小时1500-2500印刷符号,译文忠实通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