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务员考试面试政策必背文化篇之文化立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4日 11:05   中公教育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十七大报告

  一、文化立国概述

  在新经济时代,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解决了工业经济时代以传统方式无法处理的诸多问题,文化工作者适应了数字时代的创作方式,更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发展。诸多国家对传统文化遗产的鼎力扶持和对新兴文化产业的就业政策导向,使文化产业与就业及其相关政策已经演化为一项国家策略和城市战略,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立国”战略与“文化城市”建设,即增强国家、区域和地方竞争力的基本策略。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地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发展进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进行解放思想的精辟阐述。其中,有一个理论创新,就是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即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环境文化、社会文化和人文文化建设。文化既然是一种综合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那么文化立国就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国已走上文化立国之路。

  二、文化立国的战略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文化是立国之本,力量之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交融,文化功能越来越强,文化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谁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因此,文化立国正成为中国执政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

  三、文化立国的重要特征

  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三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四是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五是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六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

  七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四、文化立国的国外借鉴

  (一)韩国: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韩流”

  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认识到,在本国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应将目光转向文化产业,以“文化立国”战略推动本国经济的复兴。其措施主要有:加强文化立法;加大投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

  (二)日本:从“经济立国”到“文化立国”

  1995年日本确立了面向2l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把发展文化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通过一系列立法来保障和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同时,政府对于文化艺术领域的财政预算大幅度增加,社会团体对于文化创意行业的赞助规模也越来越大。

  日本的推进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日本文化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全球范围居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动漫、游戏这些新兴文化产业行业,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