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大 国考热度不减

2012年11月27日10:12  京华时报    
能够通过国考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只是少数。本报记者朱嘉磊摄能够通过国考进入公务员[微博]队伍的只是少数。本报记者朱嘉磊摄

  前天,2013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落下帷幕。如今,应届毕业生的选择越来越多,考公务员、考研[微博]、出国……但由于公务员工作稳定、社会认可度高,多数大学生仍然倾向于奋力一搏,投身国考。

  考试现场

  进考场前仍紧张备考

  11月25日,记者在北京一国考考点外看到,不少考生进入考场前几分钟依然在紧张地备考。 

  “我们的压力在考场外。”等候进考场的在读研究生刘爽告诉记者,为了多给自己创造一个毕业出路,他们班上有一半同学报考了本次考试。“大家在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的同时,还报考了国考、考研和托福[微博]雅思[微博],其实没有人纯粹想‘裸考’,这么多应届生花钱报名考试,本身就说明就业的压力大。”刘爽说。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从总体来看,今年计划录用人数近2.1万,比去年增加了三千,参加考试人数达到近112万,增加了15万,考录比53:1,与去年基本持平,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整体呈平稳态势。该负责人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就业压力大。明年,将有近700万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体社会就业压力较大。这次集中释放2万多个机关岗位,又是集中统一招考,毕业生集中报考也是正常的。其次,公务员考试是“玻璃房子”里的竞争,制度的公信力和操作公开透明。第三,公务员工作特点是职业较为稳定,职业声望较好。针对一些岗位确认率仅有60%的情况,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今后考生在报考时认真分析每个岗位要求,同时结合自身条件和职业规划选择最合适的岗位报考,不要盲目跟风报考。” 

  同时,有少数岗位出现了无人报考的情况。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专业职位,这些职位一直存在着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专家点评

  整体平稳延续近年趋势

  今年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题命制的科学性逐渐加强,对考生能力考查的导向非常明确。中公教育[微博]专家表示,今年的行测题型题量趋于稳定,考题难度适中。 

  从考试内容来看,行测延续了近年的总趋势,总题量为135题,数量关系部分只考察数学运算,依然没有考察数字推理题型。同时,判断推理部分的类比推理增加了5题,判断推理总题量回复到了历史常规的40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国考连续三年大规模调整题型题量,体现了命题人对公务员考试命题合理性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试卷结构顺序也稳定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个板块。 

  就申论而言,今年国考省级卷的主题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保留文化多样性;市级主题为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繁荣发展。省级和市级主题有很大相关性,这和2010年的命题类似。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表示,纵观近几年的国考申论命题,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一脉相承。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海洋的开发与保护,从黄河治理与黄河文化传承到社会道德重建,从公共安全到文化体制改革与繁荣发展,从以往的单纯注重经济到重视生态、社会、文化问题。国考申论命题的转变与执政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思路的转变不谋而合。

  考生故事

  多手准备抱着尝试心态

  北京林业大学[微博]大四学生小郭告诉记者,为了找工作,她正在做多手准备,除了关注就业信息投简历,还关注一些出国留学[微博]的信息。正是由于每天都为了毕业后的方向忙碌,所以并没有能够抽出很多时间来准备国考。“我就是来试一试的,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应该考不上。真正复习不到一个礼拜。虽然在网上买了辅导机构的视频和讲义,但基本都没怎么看。” 

  她报的是国家民委的一个职位,职位竞争比很高接近4000:1,但是因为没有专业限制,就报了。“主要是来体验一下气氛,如果考上是运气,如果没考上我准备先找个单位工作两年后,就可以选择更广报考更多岗位,再加上有过今年赴考的经验,会更有把握。” 

  在应届生中,由于对每一个就业机会都不愿放弃,很多是“裸考”状态。但同样也有一些专心应考者,一所民办学院的应届生骆同学,来自广东,他报考了广东南部一个城市的税务部门职位。“我们班同学基本都报了名,主要是我们不比名牌大学学生,工作更不好找。”他和同学们提前买好了国考资料,仔细复习,同时还参加公务员培训班。“花费了几千块,希望这次能够如愿。”

  羡慕公务员走上国考路

  今年7月才刚刚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新闻采编专业的小罗也参加了前天举行的国考,“我在去年应届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去参加国考,反而在毕业后参加了考试。”说起参加国考的初衷,小罗告诉记者,是缘于对当公务员同学的羡慕。“平时和他们通电话,发现他们基本不用加班,工作压力不大,福利工资也很不错。”于是她和她的很多同学今年都走上了国考之路。 

  小罗报考的是广东省税务局行政管理一职,报考和录取比例为101:1,“我觉得自己的希望不大,我就是为了体验一下练练笔,为下一步省考做准备,省考相对应该容易一些。”在考试前,小罗做了几套行测题目,为了准备申论特地多看了一些时事话题。即使如此,在考试前,她还是非常激动和紧张,“今天去体验一下,感觉就是中国有太多人喜欢考试了,很多人在那苦读,还有人都考了很多年。”她认为很多考生并不是非公务员的工作不干,而是想通过国考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 

  对于今年的考题,小罗认为给了她很多“惊喜”,“比如考交通标志的,考歌词的,这些题目我都没想过会出现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中,我以为国考的题目都会很严肃。”小罗认为,对她这样一个初考者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行测部分的时间把握,很多题目没来得及做。行测的知识点考查非常广,地理、历史都有考查,“我觉得相对来说应届生更有考试优势,应届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要优于已经工作的,而且他们也适应考试的状态。” 

  在申论部分,小罗觉得对于她这样一个学新闻的文科生来说更有优势,5000多字的材料不难看懂,提取材料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考题都很对她的“路子”。 

  如果今年考试失败,小罗表示明年还会继续参加,“毕业以后能有这样一个让自己多看书多提高的机会也不错”。

  本报记者周逸梅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