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考面试备考不可逾越四大“雷池”

2013年01月15日11:05  中公教育 微博   

  2013国家公务员[微博]面试备考不可逾越的四大“雷池”

  中公教育[微博]研发团队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近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得出总结,目前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的考察重心已经逐渐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模式化转向非模式化转变;二是由对题目的考查转向对人的德行的考查;三是题型设置由泾渭分明变得模糊交叉;四是由机械答题变为心灵沟通。总的来说,出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注重考察考生实际做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面对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的一些新变化及趋势,考生在备考时也必须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备考方案,为自己打造量身定制的复习计划,做到稳扎稳打,事半功倍。以下是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容易出现的几点备考误区,以下误区堪称“雷池”千万不可逾越。

  一、不熟悉报考岗位,盲目学习

  从近两年的报考政策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越来越强调对基层人才的吸纳,更强调对考生基层工作经验与实际办事能力的要求,而且这些政策也在面试题目中得到体现,即更加注重突出对岗位的匹配性和胜任力的测查。不同的部门侧重考核的考生素质也存在差异,如外交部重视考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所以自我认知和职位匹配类的题目较多;银监局除了自我认知外,还重视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英语水平,其中IT类、法律类、监管类等职位的面试中,有的专业题目甚至占到了一半;财政监察也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试中更加突出了对专业知识的考查,大大增加了面试难度;铁路公安的岗位面试题中,甚至加了视频考题。因此,如果考生在备考时不能充分利用考前时间做好岗位调研,分析职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对应发掘自身的能力特点,寻找自身与职位的匹配度,是一定不会取得高分的。

  因此,考生应在备考阶段不仅要了解清楚报考职位的面试形式,而且要并通过其官方网站了解该部门、单位的情况,包括机构组成、主要领导人的讲话,近期的工作重点、工作精神,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等,并思考如何在面试答题时融入。

  二、不熟悉自己,缺乏个性

  从这几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情况来看,考生要想在面试中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并最终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基础,而“个性化”答题则是取得高分关键。那么,考生结合自身经历来论述具体问题,就是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却忽略了这一问题,导致考生在考场上只会讲空洞的大道理,与实际脱节,让考官感觉考生只会空想,不懂实践,这样的考试是不符合岗位的需要的。

  实际上,面试题目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考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经历去解答问题。例如,人际沟通类题目通常是让考生解决一些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矛盾和障碍,组织管理及情境应变中很多问题也是考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经历过的,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回答,并把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简要地安排在答题中。 

  因此,在这段备考时间里,考生要先梳理总结自身的经历,提炼出个人优势,并准备好相关的事例;解决问题时从自身经验出发,多用具体的事例充实答题的内容,避免假、大、空,官方套路,展现出自己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个性化因素,才能更好地在面试中展现报考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

  三、不注重知识储备,重形式轻内涵

  在备考阶段,大部分考生都会买一些面试辅导书,不可否认,这些书对提高考[微博]生的面试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大部分考生都不会很好地运用手头的资料,甚至有些考生认为,在学习时只要熟悉题型,把握好每一种题型的答题思路就可以大获全胜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的学习方法往往会使考生思路展不开,没有话说,因此在考场上题目回答得干巴巴,缺少血肉,自然不会取得高分。

  近几年,热点新闻及事件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命题的主要素材,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社会认知度和实际执行力。目前,除了结构化中综合分析题、人际沟通类题目,以及组织管理和情境应变类题目之外,很多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大材料题都是基于一定的热点事件命制的。考生要想拿到高分,不仅要有答题思路,还必须对题目的背景有所了解,无形中增大了考生解决问题的难度。因此,在这段备考时间里,考生就应该多关注新闻,多看新闻评论,多了解一些贴近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及公共政策,做到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考场更好地将形式和内容相统一。

  四、死记硬背,缺乏练习

  面试就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考生在考场上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将自己的想法、内容通过两个形式准确地表现出来,一个是举止仪表,一个是语言表达。很多考生在备考时不能深刻理解练习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记一些真题,背一些解析,肚子里有“货”就可以了,等上了考场自然就能发挥出来,但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平时没有模拟训练的考生往往在考试中一紧张就会出现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情况,有的考生还将会将问题漫无边际地展开、缺少逻辑性和条理性,甚至由于思维和语言脱节出现东拉西扯的现象。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广大考生在备考阶段掌握好学习方法,边看边记,边练边听,尽量为自己设置考试情境,多做几次实战模拟,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敢于说话,善于说话。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