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师总结中考语文词语考查答题五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13:54   城市快报

  三、利用基本义体会感情色彩

  文章中词语的感情色彩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现文中人物的感情;二是表达作者的感情倾向。解题的关键是:特别要注意该词语在具体语境里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例如:理解“胡老爹方才这一巴掌打得亲切”中“亲切”的感情色彩,“亲切”一词本义是褒义的赞美之情。而《范进中举》中的胡老爹平时在范进面前是耀武扬威、毫无顾忌的,范进中举后,他却胆战心惊起来,所以,乡人们说“胡老爹”这一巴掌打得“亲切”意在讽刺他已经在讨好范进了,进一步讽刺了胡屠户这种趋炎附势的嘴脸,语境义由褒义变成贬义。

  例4.画线词语在句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本题中“满腔热情”是本义,属于褒义词;“高傲”使感情色彩变成褒义,在这里表示“自豪”;“溺爱”也变成褒义表示深深喜爱的程度。只有“标致”一词,虽然本义是姿态、形象美丽的意思,但在句中是反语的修辞方法,褒义变成贬义用法,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B项。

  四、利用基本义体会语体色彩

  词语的语体色彩一般是指用于口头交际,如:爸爸、麻利、合计;还是用于书面写作,如:父亲、敏捷、磋商。答题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语体色彩使用的一般原则是:口语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多用于口头交际;书面语庄重、文雅,多用于书面或严肃场合。

  例5.下列画线词语的语体色彩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

  B.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

  C.那只粗糙的手再也顾不得悠闲地捋下巴上的那撮白胡子了,转而一个劲儿地摸着赤脚片儿。

  D.大家的心一下子跌到了无底深渊。

  就一般规律来说,书面语就是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语,但是这种记录不是“实录”,而是有所选择和加工,是比真实的口语精确、严密和规范的语言形式。在这道题中瞻仰、武器、深渊三个词显然都是书面词语,分别表达了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只有“赤脚片儿”是典型的口语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非常富有生活气息,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C项。

  五、利用基本义分析语言逻辑

  中考对语言逻辑是否合理考核,主要有两种题型,一个是词语搭配的合理性,一个是关联词语使用的合理性。

  例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六七十岁的老人尚且这样认真地学习电脑,______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呢?

  (2)“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______的任务。

  (3)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近市工商局清查并_____了一批假冒伪劣商品。

  A.况且 艰苦 销毁

  B.何况 艰苦 烧毁

  C.何况 艰巨 销毁

  D.况且 艰巨 烧毁

  这道题从词语搭配是否合理的角度来分析,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将词语分别带入题中就可以发现“艰巨”能与“任务”搭配,而“艰苦”则不能。因此,可去掉A、B两个选择项。对“假冒伪劣商品”显然应该是“销毁”而不是“烧毁”。所以,正确答案为C。

  在判断关联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合理时,绝大部分同学都是凭语感顺读然后推测答案,答题的准确率并不高。怎样通过理性分析,提高这类题目的答题准确率呢?只要同学们能够在整体阅读文句的基础上,再具体探寻各个语句含义之间的层次关联即可。

  例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这道题目涉及了“况且”、“何况”、“而且”三个连词的具体用法。分析各句含义之间的关联,“况且”表示一种直陈的语气,有进一步申述的意思,它与②句的意思相符。“何况”的用法是表示甲如此,乙则更不必说了,这与①句的意思相符。“而且”常用来表示一般的递进,即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这与③句的意思相符。所以,答案为D项。

  上述五种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自己对词语正确理解的准确率。只要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能不断地运用这些解题思路指导自己,“词语考点”的准确得分也一定会随之水到渠成。

  (完)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考 语文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