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才少年的父亲谈教子新“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17:06   广州日报大洋网
天才梦的坚持与妥协
天才梦的坚持与妥协

   教子“新”经:  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灵感”,做父亲的应该给孩子创造合适的土壤和足够的刺激,天才不是教出来的,是自己长出来的。

  大男人:刘牛,外企IT经理,38岁

  小男人:刘启耘,9岁

  周六下午两点,刘启耘和父亲刘牛准时出现在二沙岛舒曼钢琴学校的教室里,这是父子两年来每周六的必修课,儿子学琴,父亲旁听。在老师的眼里,刘启耘是学生,在刘牛的眼里,儿子是演奏者,而他则是最安静的观众。是的,观众,如果也有人像我那样见过刘牛站在台下看着儿子弹琴时那专注得近乎痴迷的目光,会真的明白他为何是一名“观众”而不仅仅是“听众”。而我就是在那让人不忍打扰的目光中,明白了一位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从小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刘牛有一个比同龄人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父亲的教育方式让他很早便体会到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乐趣,现在,他也在为儿子创造着这样一种生长的土壤。最初是铁了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天才儿童,于是,同时给他报了溜冰、画画、围棋、足球等6个学习班。繁重的学习压得五六岁的刘启耘喘不过气来,他反抗或敷衍,刘牛劝说无效则诉诸“武力”,那时的父子关系剑拔弩张。好在刘牛并不是个一味固执的父亲,在看了五六十本教育学书籍和三四十本天才传记后,刘牛不再对孩子的学习步步紧逼,而是筛选了他最感兴趣的钢琴和车模系统学习。刘启耘7岁那年,他对儿子发誓说以后再也不打他,上一辈人奉为金科玉律的“不打不成才”被刘牛轻易推翻,在他看来,天才不是靠外在的奖励或惩罚就能造就的,自己发觉其中的乐趣最重要。

  换了一个角度再来看儿子,刘牛发现自己慢慢学会欣赏他身上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和个性:得了钢琴比赛大奖的儿子,车模玩得比父亲棒的儿子,每次练琴后会在笔记本上用“爽”或“不爽”记录下练琴心得的儿子,懂得理财和喜欢看书的儿子……刘牛说是儿子让自己变得年轻,他一方面希望他能早日长成一个天才,一方面又觉得他永远只是一个孩子,当他亲儿子的时候,他说,“小孩身上有一种像奶油蛋糕般香甜的味道,让父母总会忍不住想亲近”,多么柔软的语言,正如那颗深爱着孩子的柔软的心。

  父亲问卷

  1.作为父亲,在与孩子相处或教育问题上最担心的是什么?

  刘:害怕孩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2.您最希望孩子最具备的一个美德是什么?

  刘:3+X,3代表独立思考、学会待人、学会理财,X代表未知的潜能。

  3.父亲这个角色给您最大的乐趣和遗憾分别是什么?

  刘:看着孩子以超乎想象的方式成长是乐趣。遗憾是有时不能控制脾气。

  4.关于人生,你最想让孩子懂得的一个道理是什么?

  刘:学会真诚地待人,所有的人生问题都能自己解决。

  5.您是一个好爸爸吗?给自己打多少分?

  儿子刘启耘代答:是的。95分。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 中考论坛 中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