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广州某寄宿制中学从几年前开始,要求学生们花零用钱时要自己记账。几年下来,学生们养成了买瓶水都要做预算的习惯。那些买零食的钱比伙食费还多的学生,都自觉改变了习惯,懂得节约,懂得生活了。
报道说,学校还准备引入金融知识开一些理财课。笔者认为,养成这些好习惯的意义远不止学会理财,这是德育,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素质的教育,是重塑民族精神的基础工作。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世界上先进文化的共有内容之一。随着近年来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逐步普及,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调高空调设定,随手关灯成为很多国家的时尚。笔者曾随一个高中生科技大赛的代表团赴美国采访,导游的华人朋友反复叮嘱中国学生,拧开盖的瓶装水一定要拿在手里喝完,并解释说这事关民族自尊。在美国,半瓶子水随处乱扔是不文明的。
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已进入了第二代,父母们节衣缩食,也要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20年前,西方媒体很不理解中国家长花上一半工资给上中学的儿子买一双“耐克”运动鞋,而现在国外一些奢侈品生产商已开始瞄上了中国独生子女。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不容易理解父母的辛劳,不懂得感恩,缺少责任意识。所以,节俭教育家庭不能缺位。
有德育专家指出,独生子女的教育应包括节俭,注意营造家庭内部平等的氛围,给孩子买东西时要告诉他这是生活学习必需的。孩子长大一点,家里的开销要让孩子知道,添置大件可以让孩子去了解行情。接近成年就要让孩子懂得靠父母的钱上学要怀有愧疚之心,要尽早争取自立。家境差的学生不要在意谁穿的是名牌,谁的手机换得勤;家境优越的学生更要明白在物质上追逐时尚是肤浅的,挥霍父母的钱并不光彩。教育上曾有一句口号叫做“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现在还要加上一句“再富不能先富孩子”。
国家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国民整体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内容,不仅仅是读写算能力,更不仅是吹拉弹唱,而是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独立自强的意识与能力。这些年我们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出现了功利的倾向,而在勤俭节约这些重要的基础方面反倒有所缺失。若干年前对比中日孩子素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曾引起社会震动,引发讨论。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文中提出的很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仍然需要家长、学校、社会高度重视,改进教育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下一代的素质。宝泉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